潜艇兵可怕的水下生活 潜艇是怎么在水下呼吸

2024-04-29

1. 潜艇兵可怕的水下生活 潜艇是怎么在水下呼吸

潜艇长时间待在水下,如何保证船员呼吸?方法还真不少

潜艇兵可怕的水下生活 潜艇是怎么在水下呼吸

2. 请问,潜艇中艇员呼吸的空气从何而来?

众所周知,地球的7/10是海洋,海洋中有很多未知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因此,人类渴望神秘的海洋,渴望探索它的奥秘。

20世纪80年代,一部名为《大西洋底来的人》的电影风靡全球,因为它承载了探索水下世界的梦想。

但是梦想很充实,现实很骨感。因为氧气是限制人们深入海底的重要因素。



自然界中的氧含量大约是五分之一。如果空气中的含氧量降到六分之一,人就会感到气短,缺氧,这是大家常说的;一旦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到十分之一,人就会行动不便,看起来不正常;当它降到二十分之一时,人们会休克直至死亡。

海水中也含有氧气,但氧气溶解在海水中,以溶解氧的形式被海洋生物吸收。我们人类没有那个功能,所以不能在海里呼吸。

从010年到1010年,二战期间U潜艇里有几个到十几个人。中国的宋级潜艇是60人的常规潜艇和118人的库尔斯克核潜艇。无论几十人还是几百人,潜艇空气中所含的氧气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长期维持这么多人的需氧量。

潜艇的职责是潜水,不可能浮到水面呼吸新鲜空气,不仅不安全,而且无法正常执行任务。

但由于要求士兵长时间在水下,(通常每月轮换一次,最长时间不超过三个月。)核潜艇的设计就是为了产氧。



无论哪个国家的潜艇,氧气都会按照人类生存所需的最佳比例不断补充。美国核潜艇舱室氧气浓度标准在20%-22%之间。

那么潜艇里的氧气是怎么来的?
在核潜艇上,获取氧气的主要设备是电解水制氧装置,其基本原理很多人都很熟悉。然后,电离分解法将水(H2O)分解成氢(H)和氧(O),再将产生的氧通过全船的通风系统系统地输送到舱内各个工作室,让潜艇内的人可以自由呼吸,而内部的氢则储存在一个特殊的地方。
因为电解水制氧的方法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常规潜艇能量有限,所以电解制氧的方法对他们来说太奢侈了,用不上。所以这种装置一般不用于常规潜艇产氧。

俗话说,不能孤注一掷。在潜艇上制造氧气至关重要,更不用说依靠一个来源了。所以大多数核潜艇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补充或者制造氧气,以防万一。



这些辅助制氧设备包括氧气再生药板、氧烛和高压氧气瓶等。

氧气再生药板由涂有过氧化钠的薄板组成。必要时会引起化学反应。在此期间,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每盒药板可以供40人使用1.5小时左右。

氧烛是由亚氯酸钠等化学物质制成的应急制氧产品,常被称为压缩氧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就像我们早年用过的蜡烛一样。紧急情况下,只要点燃,纯氧就会陆续释放。一根小一点的氧蜡烛,45个人用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较大的尺寸可以供100人使用一小时。一般情况下,搭载200艘潜艇就够了,因为它的作用就像我们点亮应急灯一样,是临时应急。在几个小时内,可以采取各种措施。 



核潜艇如何解决氧气问题?
常规潜艇携带的能量有限,在水下航行完全依靠电力。具体工作原理是用柴油使发动机工作,不断给电池充电,保持潜艇航行。通过发电来产生氧气也是非常不现实的。所以常规潜艇的氧气是靠潜艇上的化学物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释放氧气的。考虑到潜艇的体积,化学品的运载能力是有限的,在水下呆的时间比核潜艇短得多,一般只有4到7天。
使用AIP系统(“独立于空气推进装置”)的常规动力潜艇通常可以使用通气管在潜望镜深度下航行,同时补充氧气和压缩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