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悟空传》?

2024-05-09

1. 如何评价《悟空传》?

先附上一张电影院拍的照片在网络文学刚刚兴起的年代,那一年还不流行一千多章的修仙网游文,作者们还愿意一字一句仔细构筑自己想象中的世界。《悟空传》虽然脱胎于《西游记》,却是一部完全不同于西游的作品,里面的人物有血有肉逆命而行,有人在执念中觉醒,也有人在执着中葬身。今何在说:我只是写出了《西游记》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在大量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当下,当年曾经红极一时击中万千少年的《悟空传》也进入改编流程。今天,距离小说开始连载已有18年,电影终于上映。在我心中,《悟空传》这个小说非常难拍,不光是它本身就有一大批粉丝,构成了既定的印象。更大的难度是这部小说采用“意识流”的叙事手法,叙事跳跃,意境丰富,语言热血澎湃。对于不喜欢这部作品的人来说,还可以解释为——中二。要拍好故事的外形,很难。要说清故事的内核,难上加难。另一方面,小说作者今何在参与编剧,和周星驰联合执导《西游降魔篇》的郭子健担任导演,又似乎让人放心了一点。郭子健无疑是导演的上佳人选。《悟空传》的创作本来就深受《大话西游》的影响。而拍摄《大话西游》的周星驰和郭子健一起在多年后导演了一部《西游降魔篇》,这部电影放大了西游的黑暗、悟空的乖劣。当然,最终改编得如何,还得看电影。电影一上映,我就迫不及待的前去鉴定。结果,不尽人意。故事是这样的: 上天有天机仪,掌握万物命运。女娲补天石孕育出一巨人,他不服天命,却被认定为妖魔,众神绞杀,他幻化成的花果山也毁于一旦。石心化作猕猴,心有不甘誓要与天为敌。这是电影的开头也算气势磅礴。故事正式开始,一群神仙候选人在天机塾开始修仙,按照出身尊卑分了班,理所当然的我们的主角们都是修仙班的学生。电影的前半部分简直像极了言情修仙剧的套路。天机塾的老大上圣天尊是一枚高冷严厉的存在,必要时候带点古板。发型也能看出她的高高在上。上圣天尊有一个女儿叫做阿紫(倪妮饰),由于是仙二代她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导致思想比较外放而文艺。有时候也会很自我的说一句:我看晚霞时不干任何事。她毫无意外的恋上了吊儿郎当的外来人口孙悟空(彭于晏饰),而孙悟空天生反骨,来修仙就是想给天庭好看。苦的是阿紫青梅竹马的二郎神杨戬(余文乐饰),平时样子很酷,一心只系阿紫,标配级备胎男二。还有一个天蓬(欧豪饰),一直跟随天尊左右,心里却也有一个温柔的存在——被贬入凡尘的阿月(郑爽饰)。就算被打入凡尘,阿月依然出尘脱俗啊,就皮肤也比周围的人白两圈。在整个《西游记》就是最没存在感的卷帘(乔杉饰),在这里的作用是耍宝并且搞搞科学发明。同学当中还有个相当嚣张的仙二代巨灵(杨迪饰),行事非常夸张、猥琐,但实力只是在被主角团一招灭掉的程度。在一场天庭斗争中,主角团不幸掉落已成废墟的花果山,发现此地被妖云所扰,无法进行建设,失去法力的主角们决定一起努力打败妖云。一边想办法对付妖云,一边谈情说爱。比较致命的是男女主角还差点cp感。这对稍微好点。不得不说这一段非常中二又狗血,徒留备胎杨戬暗自神伤,只能和老人家来段亲情梗。 中二的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天神早已给花果山画定下毁灭的天命,瞬间,村民皆死,花果山沦为废墟。 主角团各自站队,分崩离析。而这将是悟空反抗天命的开始。他本是带着复仇之心而来。不得不承认几个演员的形象和演绎都算过关,余文乐的孤独,欧豪的冷峻,彭于晏的热血,都不会到减分的程度。作为反派的俞飞鸿气场也有。但是却始终无法掩盖角色塑造的纸片化,单薄化。我对这部电影最大的不满不是来源于角色的单薄,甚至不完全是来源于前半部分缓慢的节奏,狗血无力的剧情。当悟空石心被夺,拥有了真正对抗天命的力量时,他果断选择大杀四方。他反抗以天尊为首的专制,一路杀到底。一直在天尊左右的天蓬心有牵挂,选择反抗。而杨戬也意识到了所谓仙之“心怀天地”是十足的谎言,他也选择倒戈相向,剑指天尊。电影到了后面,似乎有些《悟空传》的意思了,那个桀骜的悟空,为了自由、尊严反抗专制的精神又重新回来。有那么几秒,我也感觉很燃。只是这突如其来的燃点才让我更感不满。前面节奏拖沓的狗血、言情、中二,换来后面急转弯的“高燃”,头轻哪能脚重,这个“燃”叔实在吃不下去。再加上本来对抗天地变成了对抗天尊,格局小了太多。原著中悟空的悲壮化为了电影中符号化的抗争,实在让人感觉食之无味。唯一讽刺的是悟空们击败的上圣天尊,被上面定为扰乱天庭的妖魔,原来你们一直在死命反抗的专制,瞬间可以变为维持天庭统治的牺牲品。最惨的还是杨戬,好不容易翻身做男二,却是万年备胎最后还变成反派。电影中的悟空和小说中一样选择反抗到底,代表着反叛少年永远不灭的一颗赤子之心。可是这颗赤子之心却还不如最后的字幕来得热血沸腾。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大闹天宫、反抗天地的悟空,最终还是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离曾经热血沸腾的自己越来越远。所以不是我对热血麻木,而是电影《悟空传》根本缺乏打动我的力量。总的而言,这是一部特效精美、制作过关、演员及格却也很难打动人的电影。或许它最大的作用,是会让所有失望的人再度回去翻看小说《悟空传》,那中二又热血的青春才真正跃然纸上。当然,如果你只想看特效看明星看言情并且不喜欢原著,这部电影还是可以一看的。有其他要求的话,还是算了。

如何评价《悟空传》?

2. 怎样评价《悟空传》?

确实,虽然不是烂片,但看完电影后,除了特效和BGM,什么也没记住。所以值得肯定的是,本作的特效相当炫酷,很难相信这特效制作是来自一部国产电影。原声配乐也看出在用心,电影的主题旋律在全片此起彼伏,令人印象深刻。电影的问题,大多来自编剧与导演。预告片中,悟空逆反天命的热血之感,在正片中没了大半,人设特性不鲜明,关键台词多半是喊口号喊出来的。看来还是文戏铺垫不够到位。

3. 如何评价《悟空传》?

悟空传,反应了很现实的问题。
我们偶尔也会想起曾经的自己—那个齐天大圣,当时的自己,自由,喜欢反抗,可是现在呢,被现实压弯了腰,为了金钱而不得不妥协。人到中年,我们什么都明白了,却不得不学习猪八戒,开始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一步步地朝着目标走去,可却也离理想越来越远,

如何评价《悟空传》?

4. 如何评价《悟空传》?

《悟空传》观后:平民重姓名权贵重规则

周末看了电影《悟空传》,和直观印象中的《西游记》没任何关系,甚至和《悟空传》小说原著本身关系也不大,建议电影名称可以直接改为《猴精强拆天机仪》,这样会让观众对编剧不过分苛责,尤其编剧还是原著作者。
这里我不对剧情做评述,我只是对其中一个点很感兴趣,在现实中也是这样的,那就是:平民更看重姓名而权贵则更看重规则。
以前我只是注意到北大保安非常在意别人的名字,三个经典问题:
你是谁?你从哪来?你到哪去?
除了北大保安,这次我看到底层平民更在意自己的名字,在影片开头,毛手毛脚出镜的猴子无数次想表明自己的身份,但无数次被别人打断,在无数个别人无数次明确表示根本就不在意他的名字的时候,他依然坚持说完:
从今往后一万年,你们都会记住我的名字,老子的名字叫——孙!悟!空!
然后在影片的结尾,又来了一次,不过这次没人打断他了,所以他在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又多加了一个头衔:
从今往后一万年,你们都会记住我的名字,老子的名字叫——齐!天!大!圣!孙!悟!空!
你看,孙悟空从始至终最重视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名字。
在原著《西游记》中,我觉得全书最重要、最动人的一段,便是菩提老祖给时候起名字的时候:

菩提赐名,自此孙悟空才算是被这个世界所接纳,才有了后续的一切。注重姓名是所有平民的共识,《水浒传》里各路英雄也都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姓名,第二十七回,武松出场:
“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
你看,是不是和孙悟空的自我介绍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在世界任何国家,对名字的重视似乎是国际惯例,在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中夺走了别人的名字就可以支配别人,汤婆婆把千寻带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强令千寻改名,而小白龙则是让千寻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
名字在现实中有多么重要?比如现在为人所诟病的网络暴力,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语言暴力,不仅是一言不合就开撕,有时候甚至很正能量的事情也能引起撕扯,比如前端时间杭州蓝色钱江因火灾林先生痛失亲人,悲痛之余宣布成立公益基金,致力于提升中国高层住宅防火减灾水平,但依然有网友各种质疑各种谩骂,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网络戾气这么重,该如何整治?其实方法很简单,发言实名制就可以了,举个例子,单位里两个副级干部为争夺正位斗法,私下里都是各种挖坑陷害、网络发帖、匿名举报,恨不得对方早点死掉,但是在单位的时候表面上却又是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亲密无间。
这就是名字的重要性,当别人不知道你名字的时候你敢为所欲为,当别人不知道你名字的时候你又想名扬天下。
但是权贵却是更看重规则。
在山东,给孩子取名字是要有名有姓有辈分,名字还要有特殊的、吉祥的寓意,《悟空传》里孙悟空也是有名有姓的,但是你看其他的神仙,上圣天尊名字是啥交代了吗?上圣天尊的闺女叫啥,阿紫,连个姓都没有,其他的也是,巨灵是身形的特点、天篷是星宿的名称、卷帘则直接是一个职务,没一个是正经的有名有姓的,只有杨戬是有名有姓的正经名字,可是他不是纯种神仙,他爹是凡人。
对权贵来说,规则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是其次。至于名字?我叫什么重要吗,你叫我上圣天尊才重要,至于我真实姓名叫张三还是李四,这都是无所谓的。你叫我书记、市长、省长才重要,至于我叫什么名字,你管得着吗,就算你知道了你敢当面叫吗?还不是乖乖称呼职务,最多加个姓:李市长、王书记……
别说姓名不重要了,对权贵来说,命也不重要,谁的命都不重要,自己亲闺女的也不行,上圣天尊曾两次对自己亲闺女说:
如果是上苍的安排,我随时都会杀了你。
权贵掌握规则才是最重要的。
在《西游记》中有明显的描述:

看出问题来没有,等唐僧师徒都取完经由八大金刚送走了,菩萨都缴了佛祖法旨了,这时候菩萨又说唐僧师徒这九九八十一难还差一难,如果是按照办事规程,不应该是先检验是否满足条件才传经吗,如果办事规程中没有非要满足九九八十一难这一项,佛祖如此神通广大,都没说这茬,要么是不甚要紧,要么就没这规定,观音菩萨这咔咔一顿白活,岂不是红口白牙的摆了唐僧师徒一道吗?
你看观音菩萨给唐僧师徒加的一难的位置,不早不晚,刚好是在通天河,这通天河曾经是灵感大王吃童男童女的地方,而灵感大王,实际是观音池里养的金鱼,有一天乘着改革的东风来到了这里,霸占了一头千年老鼋的洞府,摆摊设点开始吃人。
孙悟空赶到南海求救时,观音则是闻知消息,一大早就钻到竹林里编织篮子,头没梳、鞋没穿,甚至仅穿着内衣就急急跟着孙悟空到通天河上空除妖:

让人奇怪的是,观音并没有捉住金鱼就走,而是站在河的上空反复念一句咒语:“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整整念了七遍!
等她将金鱼精收走,孙悟空赶到老鼋洞府一看,那些水怪鱼精,尸体尽将死烂!就好像中了巨毒一样,不仅一个没跑脱,而且连尸体都腐烂了,这是西游中小妖们死得最惨的一次。
观音又新增一难,而且还放在通天河,是不是公报私仇,不得不让人多想。规则是权贵定的,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说你够格了,就给你传经,说你不够格,就直接从飞机上给你踹到通天河里,管你是金蝉子还是御弟哥哥,这就是权贵对规则的把控和玩弄。
而在《悟空传》里上圣天尊一直都说花果山是一个不祥之地、极恶之地,一直要除之而后快,但又在女儿一次次的逼迫之下拿不出丝毫的理由,最后看到原由了,上圣天尊打着最高统治者上苍的旗号,一心要把花果山平掉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自身需要获得石心以巩固权力。
为了一己私利而玩弄规则,这就是权贵。
美国打伊拉克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的导火索是美国宣称伊拉克开发并拥有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现在伊拉克重建都快结束了,也没看见美国搜出什么像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甚至像样的化学试剂也没看见啊。
赤裸裸的玩弄规则啊。
那么为什么平民注重名字而权贵则更注重规则呢。
是权贵对自己的名字不重视吗?
当然不是。
权贵对名字的重视程度远超平民,以孙悟空为例,当他踏平天庭之后,对自己的自我介绍从孙悟空改成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多了一个名头封号,武松的自我介绍也是都头武松,别人称呼孙悟空的时候也都是大圣,只有至亲的师傅喊悟空,八戒喊猴哥,而上圣天尊则只剩一个名头封号了,封号才是最高的重视,像古代,皇帝都是自称孤、朕、寡人,而大臣则是称呼皇上、圣上,从来没听有人敢叫嬴政、刘彻的吧。
那为什么平民那么重视自己的名字呢?那是因为平民没有封号,名字已经是最高的在意的东西了,而对于权贵来讲,名字是很重要,有时候甚至全国都得避讳皇帝的名字。
尤其是秦汉以后,避讳尤其严格,有的还写进了法律:吕后名雉,凡遇到“雉”字,就用“野鸡”二字代替;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便把“恒山”改成“常山”;汉武帝叫刘彻,当时有个名士叫蒯彻,就得改叫“蒯通”;汉光帝名叫刘秀,把“秀才”一词改叫“茂才”;汉明帝叫刘庄,甚至把《庄子》改为《严子》;唐太宗叫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构,为避“构”而牵及够,媾,购,遘等五十多个字。在清朝,康熙皇帝就把与他共字的所有文献全部改掉,雍正一上台便命令他的兄弟把他们同名的“胤”改掉,而乾隆上台却并没有要求他的兄弟改名。
别说名字了,有时候甚至是外形都要格外重视,比如最近维尼熊的形象都被下架了……
你看,平民重视名字是靠一怒冲冠,甚至不惜血溅五步,就像孙悟空;而权贵的重视则是从规则的层面,就像上圣天尊,甚至有时候还可以出本全国人手一本全球销量第二的书,再搞个“两个凡事”之类的规则……
抗战中期,美国新闻记者组团前往延安,他们被红色根据地的精神气质所鼓舞,回来后,他们对宋美龄感慨中国居然还有这样一群积极上进,健康廉洁的人存在,他们的名字在红色根据地很响亮。
宋美龄最后说了一句话:“我承认,也许你们说的都是真的,但是,那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尝到真正权力的滋味。”
现在尝到了。
所以……
现在是叫“人民的名义”了。
重视规则和重视名字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但玩法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欢迎关注公众号:景辰(iJingChen)

5. 悟空传得到的最高评价?

之前看过这样一句话,评价的是今何在的《悟空传》,觉得很是恰当,“《悟空传》教我们学会勇敢,即使知道前路万难,还是要试着反抗,去耐受非议与寂寞。”这也是众多书评中,我认为评价最高的一句,直直戳中人心。

悟空传讲的是一个理想破灭的故事。它讲毁灭,讲失去,讲所有的美好都寸寸成灰,讲无望的挣扎,讲歇斯底里的挣脱,讲青春,讲梦想,讲所有,正在逝去或已经逝去总之都会逝去的年华里,老去的心。悟空传有一点落寞,有一点迷茫,有一种喋血的疯狂。

而这些也许只有在某些特定的年纪,站在某个特定的路口,才会若有所思。但是最终,我们在书中还是读到了勇敢,冒世间之大不韪,也要反抗,要自由!读完后觉得又压抑又痛快,它充斥着一种被逼着的勇敢,还有无奈的悲壮,很像人生。

对我而言,看过之后十分难受,因为心里有个地方裂开了。虽然我也觉得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年轻气盛的中二作者的无病呻吟,带着极强的主观色彩。但同时又觉得,他说的是对的。但似乎又不全对,至于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在固有的认知遭到这本书极大冲击之后,我已分辨不出来。

悟空传得到的最高评价?

6. 悟空传得到的最高评价?

之前看过这样一句话,评价的是今何在的《悟空传》,觉得很是恰当,“《悟空传》教我们学会勇敢,即使知道前路万难,还是要试着反抗,去耐受非议与寂寞。”这也是众多书评中,我认为评价最高的一句,直直戳中人心。

悟空传讲的是一个理想破灭的故事。它讲毁灭,讲失去,讲所有的美好都寸寸成灰,讲无望的挣扎,讲歇斯底里的挣脱,讲青春,讲梦想,讲所有,正在逝去或已经逝去总之都会逝去的年华里,老去的心。悟空传有一点落寞,有一点迷茫,有一种喋血的疯狂。

而这些也许只有在某些特定的年纪,站在某个特定的路口,才会若有所思。但是最终,我们在书中还是读到了勇敢,冒世间之大不韪,也要反抗,要自由!读完后觉得又压抑又痛快,它充斥着一种被逼着的勇敢,还有无奈的悲壮,很像人生。

对我而言,看过之后十分难受,因为心里有个地方裂开了。虽然我也觉得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年轻气盛的中二作者的无病呻吟,带着极强的主观色彩。但同时又觉得,他说的是对的。但似乎又不全对,至于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在固有的认知遭到这本书极大冲击之后,我已分辨不出来。

7. 你怎么评价《悟空传》?

这么说吧,从小我就崇拜孙悟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当成男神吧。小时候我经常看西游记,看孙悟空上天入地,看孙悟空勇斗妖魔,我崇拜他的七十二变化,羡慕他一万二千里的筋斗云,也幻想过遇到一位菩提祖师,学那长生不老的本领。他是英雄,我仰望他。后来看了悟空传,看到方寸山那只小猴子的无奈和挣扎,看到他反问自己为什么总逃不脱泥泞的取经之路和冰冷的天宫。原来英雄也并是无所不能。原来长生不老就意味着要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所关心的,说喜欢的逐渐逝去,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我更喜欢悟空了,他有办不到的,可他宁愿死去也不想成为虚无的佛。这本书我是初三的时候看的,当时学校补课,父母先回了老家,我一个人待这边,每天中午选出一段看看,然后睡午觉,起床后接着补课,算是陪我度过了一个人在家的日子吧。这本书算不上世界名著,或许几十年后就会被历史的洪流毫不留情的淹没,但在时间的巨轮面前,普普通通的我也只不过是毫不起眼的一小点。这本书给普通的我不少的唏嘘和感慨。

你怎么评价《悟空传》?

8. 悟空传得到的最高评价?

我始终无法忘记,中学时看完这本同学借给我的书,心中那种有什么东西炸裂开来的感觉。
本来只是为了消遣而已,结果看完该书,隐约觉得,
看到了我一直害怕失去的东西终将逝去的可悲场景。
为了不让绝望的感觉扩大,始终不忍看第二遍。

当时的我,和周围的人,处于叛逆的年纪,会不免嘲笑大人的庸碌、虚伪与逆来顺受。
但是成年以后,想起从前的那本书,想起曾经的心情,
惊觉被嘲笑的大人,很多都曾经是怀有理想、单纯的小孩,
惊觉冷眼旁观他们的我,恐怕有一天也不免看人脸色做事,仅为了挣一口饭吃。
须得要经历痛苦的改变,才能意识到,唐僧的理想,是多么可贵又遥远;我以为的麻木,实际上是经历了怎样的挣扎。

可能是因为那本书需要过些年才懂,再版的时候我只是感叹一番,却没有买新版来再看一次的想法。
会看这本书的年龄,不太看得懂这本书,看得懂这本书的年龄,已经无心去看。
这恐怕和今何在本人说的“奔流不复回”,是一样的道理。

如今提起这本书,我会想到:
在一生的道路上,因为有了警醒,即使知道前路万难,还是要试着去反抗,去耐受非议与寂寞;
即使不被理解,也要保有心目中最初的梦想,不要在不知不觉间成为最不想成为的那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