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为什么对峙?

2024-05-10

1. 中印为什么对峙?

中印因为洞朗问题对峙。
长达两个月的中印对峙,以印度撤军宣告结束。
在对峙过程中,双方民众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方面,印度民众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抵制中国的活动,如临大敌;一方面,中国民众对这场对峙淡然处之,心态平和轻松,甚至一些主战言论在叙述上也显得轻描淡写。
这是因为双方对于威胁的感知程度不同。
1、从历史上来讲,1962年战争的惨败,给印度留下了极为难堪的历史回忆,并无意识地形成了某种对中国的恐惧。
虽然上世纪80年代英迪拉·甘地想借蓄谋的对华战争重新建立某种民族自信,但1987年3月一次小型冲突中的再次惨败(解放军以2个排的兵力击溃印军1个连),让英迪拉放弃了她的冒险计划。
据英国学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的说法,当时印军打算使用一个师的兵力来“清除”桑多洛河谷地带的中国军队,但有两次均在最后一分钟撤消了攻击令。
虽然此后印度依然在边境地带和中国龃龉不断,但心理上对中国的恐惧记忆并没有消失。
反观中国,由于历史上缺少双边关系中的失败经验,社会大众顺理成章地代入了某种胜利者的姿态,对中国顺利解决争端抱有信心。
2、从地缘上讲,洞朗地区距西里古里走廊仅90公里,而西里古里走廊是连接东印度七邦的重要通道。一旦这个宽度只有20公里的狭长地段被掐断,那么东印度将会成为印度的飞地。
考虑到印度糟糕的社会整合程度,这无疑意味着印度的分裂。
当年印度策动东巴基斯坦(孟加拉)独立,印度断然不希望这样的场景反身到自己身上,因此对于洞朗地区也格外的上心。
但对中国大多数民众而言,洞朗只是遥远边境的一块蛮荒之地,纵然爱国主义驱动着寸土必争的情感,但洞朗并不是足够影响生活的深刻存在。
3、是“中国因素”对印度造成压力的现实考量。中国因素泛指中国崛起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在印度的想象中,强大的中国会压缩印度的战略空间,随着两国国力的拉大,印度应对中国的战略选择将会越来越少。
基于这样的认知,印度有必要在完全处于下风之前,进行一些必要的冒险活动,以积累自己的战略利益。
而对中国民众而言,纵使印度是南亚次大陆一个体量庞大的邻居,但悬殊的国力差距,让国人更多以一种俯瞰的角度来审视印度。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和平解决洞朗问题,于中国而言本身就是一场外交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国民的平和心态是大国崛起中值得称赞的一个积极现象。

中印为什么对峙?

2. 中印冲突,中国为什么保持克制?


3. 中印冲突的战争结果

中印作为亚洲及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保持中印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对维持亚洲及世界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平解决两国边界问题是中印关系发展关键。然而中印边界问题仍然困扰两国战略合作向实质性方向迈进,同时也制约中印关系的纵深发展。2008年1月,辛格总理在访问中国后不久,就到包括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视察,抛出推动印度东北边境地区开发的一揽子计划。11月8日,印度外长慕克吉又在中国达旺地区(印度称为“阿鲁纳恰尔邦”)访问时老调重弹,再次宣称印度对达旺拥有主权。印度强化对中印边界争议地区“事实占领”和“事实开发”的做法,不利于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不利于两国在安全领域增加的互信。2008年美印核协议签署和美印太空合作等第三方因素,如果不在中印战略对话层次增信释疑,可能也会阻碍中美关系提升的高度。不论是东线的麦克马洪线,还是西线的约翰逊线,都不具有法律依据,从来没有得到过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承认。在中印边界谈判中,中国政府本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原则,在边界协定中,中国间接承认了印度对锡金的主权,为解决边界争端做出了重大让步。锡金王国是1975年被印度并吞的,北京一直拒绝接受这一既成事实。这次签署的边界协定规定,中印两国重新开放自中印边境战争以后一直封闭的一个锡金边界口岸,另外还准备在中印边境再开放一个口岸。在中印边界协定中,锡金被视作印度的一个邦,喜马拉雅山麓的纳图拉口岸定为边防和海关检查关口。印度在边界谈判中顽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仅对中国在东线合理的领土要求置之不理,甚至还妄图在西线阿克赛钦瓜分一片土地。鉴于印度的强硬立场,解决中印边界争端任重而道远。1962年11月21日24日,中印边境中国边防部队接到了毛泽东签署的命令。总参谋部用特急电报下发到各部队。电文如下:西藏军区前指、军 区、丁指、康指、新疆军区并成都、兰州、北京军区:为进一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中央决定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为了促成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 ,我军决定于11月22日零时起,主动停火,并于12月1日开始,主动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的内侧20公里地区。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泽东的命令,在中印边界 全线停火。1962年12月1日,中国军队主动后撤。到1962年3月1日全部后撤到1959年9月7日的实际控制线20公里以内。这是中国政府出于保持中印友好关系的愿望,再一次用实际行动 表示中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而不是通过武力来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诚意。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将在反击战中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进行擦拭维修,将缴获的其他 军用物资进行整理包装,于12月中旬交还给印度。对被俘人员,一律不杀、不打、不骂、不侮辱、不没收私人财物。生活上给予优待,受伤者给予治疗。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不同于国内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也不同于抗美援朝战争。中印战争的五个基本特点:第一,这场战争是由印度企图以武力解决边界争端引起的,是政治军事仗.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和平谈判解决边界争端,而印度尼赫鲁政府则坚持扩张主义立场,执意以武力实现其领土要求.这就决定了这场战争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军事,政治,外交斗争融为一体,交织进行.军事斗争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治,外交斗争.这个特点,不仅制约着这场战争的形式,进程和结局,而且影响着双方的战略指导.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边界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即使在印军蓄意挑衅,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官兵的严重事态下,仍克制忍耐,这就在政治,外交斗争和道义上处于主动地位.只是在印军完全拒绝和平解决边界争端,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情况下,中国边防部队才后发制人,实施反击.而在首战告捷后,中国政府却发表声明,申明大义,仍坚持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印度政府蛮横拒绝和平谈判,再度发起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再次被迫反击并取得反击作战的决定性胜利,为进一步开展政治,外交斗争赢得了主动,得到了世界人民广泛的同情和支持.这场边境局部战争,决定了军事斗争必须服从政治,外交斗争,三者要紧密结合.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决定军事行动的打,停,进,撤;军事上的胜利,又为政治,外交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而争取以打促谈,以打促和及相对的和平稳定.第二,这场战争,中印双方力量对比虽互有优长,但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大于印度,中国军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高于印度军队.这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敌强我弱的情况是不尽相同的.印度军队,原属英国殖民主义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德,意,日法西斯军队作过战,号称打遍欧,亚的劲旅.其参战部队主力印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73页.军第四师系王牌部队.印军技术水平好,后方运输线短,后备兵团机动快,补给便利.但印军又是资产阶级的雇佣军队,带有浓厚的封建和殖民主义色彩,沿袭英军的基本制度,进行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士气较低,内部矛盾重重.且战术思想比较保守,害怕近战,夜战.而中国边防部队,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久经考验的人民军队,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严格的组织纪律,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战略战术机动灵活.指挥有方,多数部队具有高原地区作战经验,而且系正义之师,得道多助.这个特点为中国的胜利奠定了客观基础.第三,这场战争,是在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地区的特殊环境下进行的.该区属于世界屋脊的一部分,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经济落后.东段作战地区,山高谷窄,路险林密,气候多变.西段作战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主要山峰在6000米以上,地表裸露,终年积雪,严重缺氧,气候酷寒.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严重影响着军队作战行动,部队集结,机动,指挥和协同困难,战场容量较小,容易发生非战斗减员,武器技术性能难以正常发挥,后勤补给十分艰难.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夺取作战胜利的关键.第四,这场战争,是在地处祖国西部边疆主要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进行的,群众工作,民族和宗教政策,对战争有重大影响.只有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取得边疆各族人民群众和爱国僧侣的支持,才能取得战争胜利.西藏,新疆边防部队正是在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经过长期艰苦和卓有成效的民族工作,紧密团结边疆少数民族的基础上,取得战争胜利的.第五,这场战争,中国边防部队的后勤补给基本来源于内地,路线长,道路少,运输手段落后,难度大.这对战役规模和持续时间有极大制约.而印度军队后勤补给基地距战场较近,交通方便,利于持久作战.这些特点,规定着战争的复杂性,影响着战争的规模,进程和结局.这些特点,是双方指导战争的客观基础,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在这方面,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深诸这场战争的特点,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运筹谋划,作出一系列符合战争实际的决策,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战区指挥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战场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发扬军事民主,作出了正确的部署,进行了周密的战役指挥;参战部队扬长避短,依靠政治优势,吃苦耐劳,英勇善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从而在中印边境这一战争的舞台上,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谱写了新的光辉篇章.第六,这场战争震慑了印度军队和政府,为国家谋求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和相处。

中印冲突的战争结果

4. 中印对峙,印度吃亏了吗

印度没吃亏 中国吃亏了(耽误修路进度)

这张图看明白了吧!路是修到中国和不丹的边境的,路一旦修成以后,不丹的农产品工业产品就很方便的运到中国,由于是邻国中国为了拉拢不丹我想会是很少的关税甚至0关税,这样虽然不丹在领土上就那么大点地方,但是有一个购买力很强的14亿人口大国市场,不丹人肯定会有很大好处。(有人会反驳印度人口也不少呀!是的,是不少,可是他们真没中国人的购买力强,印度很多人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那么中国人有几个不知道明天干什么的,上班、上班、还是上班,印度人很多没工作的,没钱怎么买东西?)尝到中国甜头的不丹人会选择和谁好大家用脚趾头都能明白吧!除非是脑残,不丹和中国穿一条裤子了,西面有巴基斯坦老铁,东面有个不丹老铁,北面是我天朝,印度多害怕,要不然没事他越界作甚,吃饱了没事儿干呀!因为印度看明白的这个了,所以我发表出来,希望让不丹老铁看到,在洞朗地区上和中国站在一起,逼印度撤兵。中国人绝不支持扩张,是我们的地盘我们寸土不让,不是我们的我们一寸不要。大家看明白了吗?我们的政府多么的机智伟大,不打越界的印军就是不想把事情搞大,一旦印度军队被消灭了,那里成了战场,印度就一直今天打一枪,明天打一炮的,也不大规模和中国打,拖住中国修路,然后做一些破坏中国和不丹友好的事情宣传,让不丹有反中国情绪  望采纳
【重磅】就在今天下午两点半,印度军队撤出中国领土! 外交部消息,28日下午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3问:据了解,8月28日下午,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的印度边防人员及装备已经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印军越界事件已得到解决。请介绍有关情况。
答: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锡金段已定边界进入中国洞朗地区。中国通过外交渠道多次向印方提出交涉,向国际社会说明事实真相,阐明中方严正立场和明确要求,敦促印方立即将越界边防部队撤回边界印方一侧。同时,中国军队采取有力应对措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合法权益。
8月28日下午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中方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
中国政府重视发展同印度的睦邻友好关系。希望印方切实遵守历史界约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与中方一道,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5. 经济学家如何看2017年中印冲突对中国的引响

其实吧,你要是站在印度角度看,这可真不算挑战,而是自保
1,印军非法入境,对峙原因是中国在动朗地区修路(修的这些路其实可以看作战备公路),一旦中印开打,中国的机械化大军往动朗地区一开,不用开火,就放那,印度整个东北邦和首都的联系就被咱们掐断了,动朗地区是印度的命门,如果你是印度你怕不怕
2,印度其实每天都会越界,与我们对峙也是常有,要知道中印争议区是全球最大的争议区!只不过这次在敏感地区闹大了
对付三哥不足为虑,别听新网上那些标题党写的东西,开打?短期内不存在的

经济学家如何看2017年中印冲突对中国的引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