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品牌分析

2024-05-24

1. 康师傅品牌分析

【摘 要】康师傅集团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及糕饼。从1992年开始康师傅便以一种可靠、热情的形象深入消费者心中。目前康师傅的三大品项产品,都已经在中国食品市场占有显著的市场地位。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2/view-4589107.htm
  【关键词】康师傅;品牌营销;品牌管理 
  1.引言 
  1.1 品牌的定义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他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 
  1.2 康师傅品牌的由来及成就 
  “康师傅”的老板是台商顶新集团董事魏应州及其兄弟。“康师傅”是1992年顶新为进军大陆而设的品牌。在90年代初,速食食品在大陆并不受欢迎,魏应州为标榜其速食面不含防腐剂和人工色素,所以改名“康师傅”,以显示是健康食品。“康”代表健康,又是扬声,念起来响亮;“师傅”是内地最普遍的尊称,既是专业、好手艺的代名词,同时又显得非常亲切。 
  康师傅从创立至今,获得了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形象。 
  2.品牌发展情况 
  2.1 康师傅集团总体发展情况 
  康师傅集团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及糕饼。它从1992年开始生产方便面,并自1996年起扩大业务至糕饼及饮品;目前康师傅的三大品项产品,都已经在中国食品市场占有显著的市场地位。长久以来,康师傅不断完善遍布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令新产品更加快速、有效地登陆市场,使得其产品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截至2011年12月底,康师傅共拥有555个营业所及91个仓库以服务6,188家经销商及86,755家直营零售商。 
  2.2 康师傅方便面品牌的发展情况 
  康师傅方便面的品牌个性是:实在、可靠、亲切、热忱。所以,其方便面的味道、包装、销售形式都紧紧围绕这一宗旨展开。 
  康师傅方便面的品牌策略规划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康师傅方便面主要推广它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因为这是它的主力面味,能够被广泛的顾客所接受,并致力于将这一面味打造成经典口味。 
  在第二阶段,康师傅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十分有利的低位之后,开始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推广。例如,在不同的地区推出不同口味的方便面——康师傅鲜虾鱼板面主要在沿海地区进行推广,康师傅香辣牛肉面主要在四川、湖南等地区进行推广。 
  2.3 康师傅茶饮料--果汁品牌的发展情况 
  康师傅在1996年投入茶饮料的生产,最早推出的是柠檬茶和菊花茶,1997年~1998年,康师傅又相继推出了冰红茶、绿茶和乌龙茶。但最终取得成功并占据主要销量的是冰红茶好绿茶,至今,绿茶已经成为康师傅销量最大的品种。现在,康师傅还在不断推出新的茶饮料,例如茉莉茶、铁观音、大麦茶,但绿茶的销量仍排在第一位。 
  康师傅果汁饮品有橙汁饮品、水晶葡萄、酸枣汁、酸梅汁等,销量排在第一位的是橙汁饮品。 
  2.4 康师傅饼干品牌的发展情况 
  康师傅第三大类产品便是康师傅的夹心饼干。夹心饼干以22.1%的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二位。销量最好的是康师傅3+2夹心饼干。 
  3.品牌要素分析 
  3.1 品牌要素的定义 
  品牌要素是指那些用以识别和区分品牌的标志性设计。主要包括:名称、标识、象征物、广告语、包装等。 
  3.2 康师傅的品牌要素分析 
  3.2.1 康师傅的名称分析 
  “康师傅”中“康”代表健康,又是扬声,念起来响亮;“师傅”是内地最普遍的尊称,既是专业、好手艺的代名词,同时又显得非常亲切。 
  3.2.2 康师傅的标志分析 
  相信大家都对那个胖胖的厨师形象印象深刻。康师傅企业标志是以可爱的动画人物作为整个标志的核心,可爱的厨师,甜蜜的笑,伸开双臂拥抱未来。整个卡通动漫人物活灵活现,橙、绿、白颜色的搭配让整个标志更具人性化,墨绿色艺术字体加上绿色的环保标志,起到了相互搭配的效果。 
  3.2.3 康师傅的广告语分析 
  康师傅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色,所以,广告语也各不相同。 
  康师傅冰红茶的广告语为“冰力十足,无可替代!”突出显示了冰红茶清凉爽口,口味独特的特点。 
  康师傅茉莉清茶的广告语是“花清香,茶新味”突出显示了茉莉清茶的清香淡雅,口感新鲜的特点。 
  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康师傅能够紧紧抓住每一产品的特点与定位,为其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广告语,这也为康师傅加分很多。 
  3.2.4 康师傅的包装分析 
  在包装方面,由于康师傅的主要产品是食品,所以大多采用比较鲜艳的颜色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并引起顾客的食欲。 
  品牌要素的设计不同于品牌营销活动,却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联想的重要途径,是创建强势品牌的重要基础。 
  4.品牌营销及品牌管理分析 
  4.1 品牌营销的定义 
  品牌营销的本质是以打造品牌为第一目的,通过品牌的价值提升来推动产品的营销和产品线的拓展,进而确立企业品牌及产品在顾客心理上的至高位置。 
  4.2 运用品牌营销创建品牌及品牌定位 
  在品牌创建初期,康师傅主要运用的是品牌创建的产品策略。因为在当时,大陆的速食品还不是很多,种类也比较少,康师傅首先要做的是让顾客接受自己所生产的方便面。那么,康师傅必须把握好自己产品的质量及口感,所以,在创建初期以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康师傅的广告词一直是“香喷喷,好吃看得见!”让顾客觉得既好吃又实惠,而这就是康师傅的产品定位,进而给顾客一种好吃又实惠的品牌形象。 
  4.3 品牌的宣传策划 
  康师傅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对产品进行了有力的宣传,为其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加了不少分。除了直观的电视广告、营销宣传以外,康师傅还通过举办活动、赞助节目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例如,1995年9月,康师傅向河北省蓟县、宝坻、西青等重灾区捐助6000箱康师傅方便面,价值30万人民币。 
  4.4 品牌的持续维持 
  康师傅在确定了自己在方便面方面的品牌地位之后,对自己产品的质量更加重视。为了保持住自己美味实惠的品牌形象,康师傅将广告词改为“就是这个味!”来维护自己产品的经典地位。与此同时,康师傅开始着手茶饮品的开发与宣传。 
  4.5 品牌的不断创新 
  在康师傅品牌不断成熟之后,为了不让品牌从此由成熟走向衰落,康师傅必选不断的推陈出新,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经营模式还是服务创新。例如,康师傅方便面不断推出新口味、新吃法的方便面,使顾客在满足味觉的同时有了更愉悦的心理感受;康师傅在茶饮品果汁饮品方便不断推出新口味的产品,并且对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品牌。 
  5.结论 
  康师傅一直在努力维持自己在即食品市场建立的优良品牌,中间也有过品牌危机,例如2009年的康师傅“水源门”事件使康师傅多多少少受到了威胁,但康师傅在公众树立的健康、实惠的形象一时间很难被击倒。 
  一个品牌要想常年伫立在市场主导者的位置,无论在营销还是在管理方面都要比其他企业做的更多、更精细。要始终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科学合理的制定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陈苏.顶新集团(康师傅)企业史研究[D].南京大学,2011. 
  [2]曾朝晖.康师傅,如何成为行业标杆?[J].中国高新区,2007(05). 
  [3]嵇万青.康师傅品牌广东推广创新策略[J].市场观察,2008(01). 
  [4]艾西.康师傅:依托强势媒体,打造强势品牌[J].经营者,2008(02). 
  [5]王新业.康师傅vs统一:乾坤大挪移[J].经营者,2007(08). 
  作者简介:张思思(1988-),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康师傅品牌分析

2. 统一方便面与康师傅历年的销量对比与分析

康师傅方便面在中国已经是妇孺皆知,其市场占有率已近半壁江山;几年后,康师傅推出的茶饮料,又引领时代潮流,首开饮料市场“茶”之先河。据说,康师傅的缔造者魏氏兄弟两闯大陆,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是谁鼓起了他们再闯大陆的勇气,策划出“康师傅”而一炮走红?又是谁引领康师傅进入饮料市场,开创“茶”之新品? 


今年5月,《商界名家》记者与亚洲管理大师白崇贤的一次交谈中,白大师首次袒露了他12年前在台湾为魏氏兄弟策划“康师傅”,尔后担任康师傅顾问又为其战胜竞争对手的全过程。他声称他就是康师傅的师傅…… 


两闯大陆的魏氏兄弟找到了我 


那时,我在王永庆台塑集团旗下的台育企管顾问公司当董事长。康师傅还没有出世,康师傅的缔造者魏氏兄弟经营着从父亲魏德和手里接过来的“鼎新油坊”。1988年,大陆向台湾开放,一直想将父亲的“鼎新油坊”做大做强的魏氏兄弟,推荐兄弟中的老么魏应行到大陆考察市场。魏应行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因为他家的企业是油坊,办企业的思路总离不开食用油,在考察中,他总是把眼睛盯着食用油市场。他发现大陆市场几乎全是散装油,上等食用油在大陆市场是个空白。于是,决定在大陆开发“顶新清香油”。 


1989年,魏家与北京农工联合公司合资成立了北京顶好清油公司。 


接着在中央电视台进行广告轰炸。然而因大陆的老百姓习惯了廉价的散装油,对十几块钱的瓶装“清香油”难以接受,使得魏氏的油品销售失败,接着,魏氏兄弟,又开始试推“康菜蛋酥卷”和一种蓖麻油,结果又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和瓶装油一样,高估市场。从1989年至1991年,魏应行从台湾带到大陆的1.5亿元台币,一大半都打了水漂,他不敢再往前走了,他准备打道回府。 


那天,他在北京至深圳的火车上,肚子饿得咕咕叫,于是从旅行袋里掏出一包方便面充饥。这时好几个乘客问他:“这方便面在哪儿买的?”然后用一种好奇的目光盯着他手里的方便面。这一“问”一“盯”,使他脑子里灵光一闪:方便面有市场,为何不生产方便面呢? 


回台后,魏应行把在列车上的“发现”,很快变成了现实,四兄弟开始改行做方便面。当时,在台湾,方便面是统一集团的天下,而魏氏的企业小而无名,生产出来的方便面无人问津。怎么办呢?创业一败再败的魏氏兄弟,找到了我,向我讨教创业方略。我见四兄弟个个血气方刚,正是人生创业的最好年龄,于是,我很愿意帮“四兄弟”一把,便建议他们到大陆去闯。 


魏应洲却摇着头说:“两次闯大陆,我们都失败了,我们想还是先从台湾做起。” 


我问:“在台湾你们能做什么?” 


四兄弟都望着无言可对。我告诉他们:“台湾的食品业已经有了味全和统一,水泥业有“台湾”,塑化业有台塑,金融保险业有国泰人寿,所有行业的市场几乎都被强势企业占领了,无论在台湾创办什么企业,其市场空间都是很有限的,再说,小河难养出大鱼,要做大,就得到大陆去发展,那里市场宽阔,起点是平等的。”他们听我这么一说,觉得有道理,但两次在大陆实践的失败,又使他们心有余悸。 


我看出了四兄弟的心思,又继续对他们讲:“你们在大陆的失败不是创业本身的失败,也不是产品的失败,而是策划的失败。”我这里强调“策划”,是想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既推销自己,又点醒处于企业迷雾中的魏氏兄弟。第一个目的达到了,魏氏兄弟是明白了企业失误的病根,在于没有策划好;第二个目的没有达到,几天之后,当魏氏兄弟决定挑选策划大师为顶新做策划方案时,并没有直接选择我,而是采取市场化操作,在台湾媒体上登出招标启事,征求“顶新方便面”进入大陆的策划方案,公开向社会竞标,我只能是竞标者之一。 


我的方案一举“中标” 


在接触魏氏兄弟之前,我已经为东南亚近500家企业进行过策划、咨询。我对这次竞争夺标非常自信,并认真地写好了“顶新”的策划方案。在策划方案里,首先对顶新进入大陆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我认为,顶新进入大陆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天时——中国政府需要大量引进台资,并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良好的政治气候,大大地降低了关系成本;地利——大陆生活水平在提高,而大陆生产的方便面包装简陋,食之无味,而顶新的方便面若能以大容量,精选调料和精美适用的包装进入大陆市场,加上台湾的产品对大陆人很有吸引力,势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人和——创业就靠一口气,而兄弟四人“团结一心,共谋大业”所凝成的一股盛气容易取得突破性的成功。进行可行性分析后,我又对顶新的战略布置进行了设计:先在北方建立根据地(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市场大于南方)打开突破口,再通过京广线向南方挺进(由北方人来影响南方人的食品爱好),然后向东、西部辐射(由南、北方人爱吃方便面来使东、西部人产生从众心理也跟着吃),最后占领整个中国。在企业形象设计上,我强调产品命名最好避开“顶新”,因为“顶新”在台湾没有名气,也不要用“顶益”,“顶益”在大陆遭遇两次失败。应该用一个通俗易记的与老百姓接近的名称,因为方便面是大众产品,名称也应该大众化。后来他们用了“康师傅”做产品名,其理由是:大陆北方老百姓喜欢把一些比自己水平高的人都叫师傅;在南方的工商企业,一般称年纪大的人叫师傅,是一种“尊称”。 “师傅” 既通俗又专业还能受人尊敬。每个师傅都有姓,姓什么呢?最后他们用了健康的“康”字,因为“顶新”的方便面不含防腐剂和人工色素,以此塑造“讲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专家”形象,随着,广告词也呼之欲出:“香喷喷,好吃看得见。” 


经过绩效比较,魏氏兄弟觉得我的策划方案确实棋高一着,最后决定选择我的策划方案。 


康师傅在大陆一炮打响 


1991年,天津科技开发区招商,魏氏兄弟带着我的策划方案来到大陆,将北京的顶好清油公司转移到天津开发区,注册了顶益食品公司,开始转向生产“康师傅方便面”,这次,魏氏兄弟几乎把所有的家当都押进去生产适合大陆消费者口味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从此,中国的方便面提高了一个档次。 


“康师傅”上市后,接着进行广告轰炸,广告画面一改过去用真人做广告的老套套,别出心裁地采用一个比较易记忆的厨师模样的动画人物做广告。当“康师傅”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一出现,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很快掀起一股抢购狂潮,这股狂潮又很快传染了批发商,一度出现顶益门前排长队、批发商提着一袋袋现金来订货的场面。于是,顶益利用批发商的预付款,很快购进一批国外先进设备扩大生产,以此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招聘员工快速培训,仅一年之内在天津上了三条生产线,迅速占领北方市场。 


就在康师傅投放大陆市场的第15天,统一也跟踪康师傅来到大陆投放统一方便面。在台湾财大气粗又处于方便面霸主地位的“统一”举起“降价”的武器,对康师傅进行阻击,将与康师傅同样包装、同样内容、同样价格(3元一包)的统一方便面,降为2.8元一包,与康师傅竞争。 


统一降了价,康师傅降不降价?魏应洲又找我商量。我的回答是:“不能降价!”魏应洲问我:“为什么不能降价?”我说:“康师傅是第一品牌,如果学统一降价,你的消费者就会找你退钱,因为他吃了很多3元一包的康师傅,现在降成2.5元,或降成2.7元,他就觉得以前吃亏了。降价,这不是第一名牌的人应该做的事。再说,拼价格,康师傅不是统一的对手,统一是老品牌,资金雄厚,生产规模大,康师傅若在价格上与统一抗衡,无疑是以卵击石。” 


“那怎么办?”魏应洲非常着急地望着我。我斩钉截铁地说:“一点不能降价,反倒要升价!统一卖2.8元,我康师傅要卖3.2元。原价3元和2.8元太接近,应该把它拉开一个档次,升到3.2元,这样消费者心里会想,好就是好,不好的才会降价,卖不出去才会降价,康师傅不仅不降,反而还在升价,康师傅就比统一好。” 


我建议他们把“康师傅”的价格抬高后,对市场又进行了调查,我发现当时大陆只能卖两种方便面,一种是进口的“高价面”,在机场饭店有售,价高难推广,另一种是低价袋装方便面,口味差。为满足大陆另一部分贪便宜的消费者,我又建议魏氏兄弟推出一种简易的纸包装方便面,售价1.8元。你2.8元,我1.8元,比你还便宜,这样消费者要吃便宜的,有1.8元,要吃贵一点的,有3.2元,另外,我还建议魏氏兄弟推出一种5元钱的牛肉面。高、中、低三个档次的康师傅同时打进市场。由此,统一阻击康师傅的结果是,康师傅不但没有萎缩后退,而且市场占有率更大了。事后,不少商家的老总问我:“白教授,你帮康师傅反击统一成功,采取的是什么战术?”我说:“这叫‘商品价格的有效组合。’其原理是:如果产品价格都是高价位,就失去了低价位的顾客,如果都是低价位,就失去了高价位的顾客,只有高、中、低三种价位有效组合,才能赢得众多顾客。” 


康师傅价格的有效组合成功,我把它看成是局部的成功,因为产品的运输渠道不畅,也会影响销售额的增长。 


当时康师傅在大陆的工厂都设在北方,产品要往南推进,运输是关键。为此,我又为康师傅献出一策——搭配术。我建议魏氏兄弟与铁路局合作,为铁路局提供500个车皮,这500个车皮由顶益来制作,**交给铁路局挂靠。康师傅方便面就摆在这500个车皮里,这个车次挂5个车皮,那个车次挂10个车皮,这样,就可顺利地将康师傅分销到大陆的东南西北各省市,然后,通知各地经销商来提货。如车皮到了武汉站,康师傅就通知武汉站的经销商来提货。提货的方式,我建议他们采取配销系统,这个配销系统也就是产品组合销售,比如康师傅今天最畅销的是牛肉面,于是,一箱牛肉面搭配一箱其它的方便面。如果经销商只要牛肉方便面,不要其它的方便面,那么一箱牛肉面贴价50元。 


这种“搭配术”的实质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的并不是硬性推销滞销产品,而是做做幌子而已。我了解经销商的心理,你越是求他买,他越是不买,你越是不卖给他,他越是想买。应用我的搭配术,康师傅在经销过程中不仅营业额在加大,而且利润也在加大。也就是说,康师傅还没有卖到终端消费者手里的时候,顶益已经从经销商手里赚了一大笔。 


我的策划终于有了好的回报。只花了两年时间,康师傅就在大陆市场打开了缺口,并在天津完成了三条生产线,巩固了康师傅在北方的根据地,也是康师傅挺进大陆的第一个根据地。第一个根据地的成熟,为迅速扩大战果,打下了强实的基础,于是,我立即建议魏氏兄弟在大起点上完成战略部署,将“康师傅”在天津的成功模式向全国铺开,建立若干个根据地。魏氏兄弟采纳了我的建议,1993又在广州成立了第二家生产基地,形成一北一南的战略格局。不久,又在杭州和重庆建起了两家康师傅方便面生产基地,随后,在武汉也发展了一家康师傅方便面生产基地。这样,东西南北中五个根据地就在全国形成了。为了方便整体上的配送,魏氏兄弟甚至考虑到了每500公里设一个方便面生产基地,到1996年生产基地已在全国发展到10个,生产线发展到110条,每年销售额近百亿元。 


为康师傅指引第二战场 


有了钱怎么办?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仅要会挣钱,而且还要会用钱。康师傅在大陆实现扩大后,手里很快集聚了一笔巨资。于是,我又帮助魏氏兄弟玩起了资本游戏——国际化运转。我建议魏氏兄弟杀回台湾——用康师傅在大陆赚的钱收购台湾的味全。味全是台湾食品业的龙头老大,以前康师傅在味全的眼中是瞧不上眼的小老弟,现在小老弟在大陆发了财,变成了大哥大,而味全却日渐衰落。味全听说魏氏兄弟要收购它,便狮子大开口,要价“300亿(台币)”,康师傅一甩手就是“300亿”。其实,我建议康师傅杀回台湾收购味全是算过账的,这“300亿”对大陆的康师傅不但没有任何损失,而且还有更大的利益可得。因为,康师傅把味全买了之后,处理他的房地产,就可得300亿,这块地皮在台北市区办厂没有太高的值价,当房地产卖掉还是值钱的。卖掉之后,再把300亿拿到大陆,买其它的厂房,投资饮料业进行康师傅的品牌延伸——打造顶新第二艘航母,300亿就可以增涨到3000亿。 


1996年“康师傅”推出柠檬茶和菊花茶。1997、1998年又推出冰红茶、绿茶和乌龙茶。2002年又推出“鲜的每日C”果汁饮品。如今“康师傅”饮品已处于中国包装茶饮料市场的领导地位,包装茶的销量及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分别达50.6%和52.3%,成为饮料业的领跑者。 


康师傅的成功,我是为它做了些策划,现在回想起来,那只是一种思路,真正使康师傅走向成功的还是魏氏兄弟自己。“兵法”的价值不在于拥有,而在于应用

3. 康师傅方便面成功的原因

怎么说呢

第一,他们切入大陆市场的时候开始有“红烧牛肉面”做排头兵,这个是十分贴近中国人的口味
第二,他们有很好的生产线,最基本的圆面并
第三,管理好了销售的渠道
第四,口感不错

康师傅方便面成功的原因

4. 康师傅为什么能够引领中国的方便面市场

康师傅方便面在中国已经是妇孺皆知,其市场占有率已近半壁江山;几年后,康师傅推出的茶饮料,又引领时代潮流,首开饮料市场“茶”之先河。据说,康师傅的缔造者魏氏兄弟两闯大陆,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是谁鼓起了他们再闯大陆的勇气,策划出“康师傅”而一炮走红?又是谁引领康师傅进入饮料市场,开创“茶”之新品? 


今年5月,《商界名家》记者与亚洲管理大师白崇贤的一次交谈中,白大师首次袒露了他12年前在台湾为魏氏兄弟策划“康师傅”,尔后担任康师傅顾问又为其战胜竞争对手的全过程。他声称他就是康师傅的师傅…… 


两闯大陆的魏氏兄弟找到了我 


那时,我在王永庆台塑集团旗下的台育企管顾问公司当董事长。康师傅还没有出世,康师傅的缔造者魏氏兄弟经营着从父亲魏德和手里接过来的“鼎新油坊”。1988年,大陆向台湾开放,一直想将父亲的“鼎新油坊”做大做强的魏氏兄弟,推荐兄弟中的老么魏应行到大陆考察市场。魏应行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因为他家的企业是油坊,办企业的思路总离不开食用油,在考察中,他总是把眼睛盯着食用油市场。他发现大陆市场几乎全是散装油,上等食用油在大陆市场是个空白。于是,决定在大陆开发“顶新清香油”。 


1989年,魏家与北京农工联合公司合资成立了北京顶好清油公司。 


接着在中央电视台进行广告轰炸。然而因大陆的老百姓习惯了廉价的散装油,对十几块钱的瓶装“清香油”难以接受,使得魏氏的油品销售失败,接着,魏氏兄弟,又开始试推“康菜蛋酥卷”和一种蓖麻油,结果又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和瓶装油一样,高估市场。从1989年至1991年,魏应行从台湾带到大陆的1.5亿元台币,一大半都打了水漂,他不敢再往前走了,他准备打道回府。 


那天,他在北京至深圳的火车上,肚子饿得咕咕叫,于是从旅行袋里掏出一包方便面充饥。这时好几个乘客问他:“这方便面在哪儿买的?”然后用一种好奇的目光盯着他手里的方便面。这一“问”一“盯”,使他脑子里灵光一闪:方便面有市场,为何不生产方便面呢? 


回台后,魏应行把在列车上的“发现”,很快变成了现实,四兄弟开始改行做方便面。当时,在台湾,方便面是统一集团的天下,而魏氏的企业小而无名,生产出来的方便面无人问津。怎么办呢?创业一败再败的魏氏兄弟,找到了我,向我讨教创业方略。我见四兄弟个个血气方刚,正是人生创业的最好年龄,于是,我很愿意帮“四兄弟”一把,便建议他们到大陆去闯。 


魏应洲却摇着头说:“两次闯大陆,我们都失败了,我们想还是先从台湾做起。” 


我问:“在台湾你们能做什么?” 


四兄弟都望着无言可对。我告诉他们:“台湾的食品业已经有了味全和统一,水泥业有“台湾”,塑化业有台塑,金融保险业有国泰人寿,所有行业的市场几乎都被强势企业占领了,无论在台湾创办什么企业,其市场空间都是很有限的,再说,小河难养出大鱼,要做大,就得到大陆去发展,那里市场宽阔,起点是平等的。”他们听我这么一说,觉得有道理,但两次在大陆实践的失败,又使他们心有余悸。 


我看出了四兄弟的心思,又继续对他们讲:“你们在大陆的失败不是创业本身的失败,也不是产品的失败,而是策划的失败。”我这里强调“策划”,是想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既推销自己,又点醒处于企业迷雾中的魏氏兄弟。第一个目的达到了,魏氏兄弟是明白了企业失误的病根,在于没有策划好;第二个目的没有达到,几天之后,当魏氏兄弟决定挑选策划大师为顶新做策划方案时,并没有直接选择我,而是采取市场化操作,在台湾媒体上登出招标启事,征求“顶新方便面”进入大陆的策划方案,公开向社会竞标,我只能是竞标者之一。 


我的方案一举“中标” 


在接触魏氏兄弟之前,我已经为东南亚近500家企业进行过策划、咨询。我对这次竞争夺标非常自信,并认真地写好了“顶新”的策划方案。在策划方案里,首先对顶新进入大陆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我认为,顶新进入大陆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天时——中国政府需要大量引进台资,并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良好的政治气候,大大地降低了关系成本;地利——大陆生活水平在提高,而大陆生产的方便面包装简陋,食之无味,而顶新的方便面若能以大容量,精选调料和精美适用的包装进入大陆市场,加上台湾的产品对大陆人很有吸引力,势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人和——创业就靠一口气,而兄弟四人“团结一心,共谋大业”所凝成的一股盛气容易取得突破性的成功。进行可行性分析后,我又对顶新的战略布置进行了设计:先在北方建立根据地(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市场大于南方)打开突破口,再通过京广线向南方挺进(由北方人来影响南方人的食品爱好),然后向东、西部辐射(由南、北方人爱吃方便面来使东、西部人产生从众心理也跟着吃),最后占领整个中国。在企业形象设计上,我强调产品命名最好避开“顶新”,因为“顶新”在台湾没有名气,也不要用“顶益”,“顶益”在大陆遭遇两次失败。应该用一个通俗易记的与老百姓接近的名称,因为方便面是大众产品,名称也应该大众化。后来他们用了“康师傅”做产品名,其理由是:大陆北方老百姓喜欢把一些比自己水平高的人都叫师傅;在南方的工商企业,一般称年纪大的人叫师傅,是一种“尊称”。 “师傅” 既通俗又专业还能受人尊敬。每个师傅都有姓,姓什么呢?最后他们用了健康的“康”字,因为“顶新”的方便面不含防腐剂和人工色素,以此塑造“讲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专家”形象,随着,广告词也呼之欲出:“香喷喷,好吃看得见。” 


经过绩效比较,魏氏兄弟觉得我的策划方案确实棋高一着,最后决定选择我的策划方案。 


康师傅在大陆一炮打响 


1991年,天津科技开发区招商,魏氏兄弟带着我的策划方案来到大陆,将北京的顶好清油公司转移到天津开发区,注册了顶益食品公司,开始转向生产“康师傅方便面”,这次,魏氏兄弟几乎把所有的家当都押进去生产适合大陆消费者口味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从此,中国的方便面提高了一个档次。 


“康师傅”上市后,接着进行广告轰炸,广告画面一改过去用真人做广告的老套套,别出心裁地采用一个比较易记忆的厨师模样的动画人物做广告。当“康师傅”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一出现,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很快掀起一股抢购狂潮,这股狂潮又很快传染了批发商,一度出现顶益门前排长队、批发商提着一袋袋现金来订货的场面。于是,顶益利用批发商的预付款,很快购进一批国外先进设备扩大生产,以此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招聘员工快速培训,仅一年之内在天津上了三条生产线,迅速占领北方市场。 


就在康师傅投放大陆市场的第15天,统一也跟踪康师傅来到大陆投放统一方便面。在台湾财大气粗又处于方便面霸主地位的“统一”举起“降价”的武器,对康师傅进行阻击,将与康师傅同样包装、同样内容、同样价格(3元一包)的统一方便面,降为2.8元一包,与康师傅竞争。 


统一降了价,康师傅降不降价?魏应洲又找我商量。我的回答是:“不能降价!”魏应洲问我:“为什么不能降价?”我说:“康师傅是第一品牌,如果学统一降价,你的消费者就会找你退钱,因为他吃了很多3元一包的康师傅,现在降成2.5元,或降成2.7元,他就觉得以前吃亏了。降价,这不是第一名牌的人应该做的事。再说,拼价格,康师傅不是统一的对手,统一是老品牌,资金雄厚,生产规模大,康师傅若在价格上与统一抗衡,无疑是以卵击石。” 


“那怎么办?”魏应洲非常着急地望着我。我斩钉截铁地说:“一点不能降价,反倒要升价!统一卖2.8元,我康师傅要卖3.2元。原价3元和2.8元太接近,应该把它拉开一个档次,升到3.2元,这样消费者心里会想,好就是好,不好的才会降价,卖不出去才会降价,康师傅不仅不降,反而还在升价,康师傅就比统一好。” 


我建议他们把“康师傅”的价格抬高后,对市场又进行了调查,我发现当时大陆只能卖两种方便面,一种是进口的“高价面”,在机场饭店有售,价高难推广,另一种是低价袋装方便面,口味差。为满足大陆另一部分贪便宜的消费者,我又建议魏氏兄弟推出一种简易的纸包装方便面,售价1.8元。你2.8元,我1.8元,比你还便宜,这样消费者要吃便宜的,有1.8元,要吃贵一点的,有3.2元,另外,我还建议魏氏兄弟推出一种5元钱的牛肉面。高、中、低三个档次的康师傅同时打进市场。由此,统一阻击康师傅的结果是,康师傅不但没有萎缩后退,而且市场占有率更大了。事后,不少商家的老总问我:“白教授,你帮康师傅反击统一成功,采取的是什么战术?”我说:“这叫‘商品价格的有效组合。’其原理是:如果产品价格都是高价位,就失去了低价位的顾客,如果都是低价位,就失去了高价位的顾客,只有高、中、低三种价位有效组合,才能赢得众多顾客。” 


康师傅价格的有效组合成功,我把它看成是局部的成功,因为产品的运输渠道不畅,也会影响销售额的增长。 


当时康师傅在大陆的工厂都设在北方,产品要往南推进,运输是关键。为此,我又为康师傅献出一策——搭配术。我建议魏氏兄弟与铁路局合作,为铁路局提供500个车皮,这500个车皮由顶益来制作,**交给铁路局挂靠。康师傅方便面就摆在这500个车皮里,这个车次挂5个车皮,那个车次挂10个车皮,这样,就可顺利地将康师傅分销到大陆的东南西北各省市,然后,通知各地经销商来提货。如车皮到了武汉站,康师傅就通知武汉站的经销商来提货。提货的方式,我建议他们采取配销系统,这个配销系统也就是产品组合销售,比如康师傅今天最畅销的是牛肉面,于是,一箱牛肉面搭配一箱其它的方便面。如果经销商只要牛肉方便面,不要其它的方便面,那么一箱牛肉面贴价50元。 


这种“搭配术”的实质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的并不是硬性推销滞销产品,而是做做幌子而已。我了解经销商的心理,你越是求他买,他越是不买,你越是不卖给他,他越是想买。应用我的搭配术,康师傅在经销过程中不仅营业额在加大,而且利润也在加大。也就是说,康师傅还没有卖到终端消费者手里的时候,顶益已经从经销商手里赚了一大笔。 


我的策划终于有了好的回报。只花了两年时间,康师傅就在大陆市场打开了缺口,并在天津完成了三条生产线,巩固了康师傅在北方的根据地,也是康师傅挺进大陆的第一个根据地。第一个根据地的成熟,为迅速扩大战果,打下了强实的基础,于是,我立即建议魏氏兄弟在大起点上完成战略部署,将“康师傅”在天津的成功模式向全国铺开,建立若干个根据地。魏氏兄弟采纳了我的建议,1993又在广州成立了第二家生产基地,形成一北一南的战略格局。不久,又在杭州和重庆建起了两家康师傅方便面生产基地,随后,在武汉也发展了一家康师傅方便面生产基地。这样,东西南北中五个根据地就在全国形成了。为了方便整体上的配送,魏氏兄弟甚至考虑到了每500公里设一个方便面生产基地,到1996年生产基地已在全国发展到10个,生产线发展到110条,每年销售额近百亿元。 


为康师傅指引第二战场 


有了钱怎么办?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仅要会挣钱,而且还要会用钱。康师傅在大陆实现扩大后,手里很快集聚了一笔巨资。于是,我又帮助魏氏兄弟玩起了资本游戏——国际化运转。我建议魏氏兄弟杀回台湾——用康师傅在大陆赚的钱收购台湾的味全。味全是台湾食品业的龙头老大,以前康师傅在味全的眼中是瞧不上眼的小老弟,现在小老弟在大陆发了财,变成了大哥大,而味全却日渐衰落。味全听说魏氏兄弟要收购它,便狮子大开口,要价“300亿(台币)”,康师傅一甩手就是“300亿”。其实,我建议康师傅杀回台湾收购味全是算过账的,这“300亿”对大陆的康师傅不但没有任何损失,而且还有更大的利益可得。因为,康师傅把味全买了之后,处理他的房地产,就可得300亿,这块地皮在台北市区办厂没有太高的值价,当房地产卖掉还是值钱的。卖掉之后,再把300亿拿到大陆,买其它的厂房,投资饮料业进行康师傅的品牌延伸——打造顶新第二艘航母,300亿就可以增涨到3000亿。 


1996年“康师傅”推出柠檬茶和菊花茶。1997、1998年又推出冰红茶、绿茶和乌龙茶。2002年又推出“鲜的每日C”果汁饮品。如今“康师傅”饮品已处于中国包装茶饮料市场的领导地位,包装茶的销量及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分别达50.6%和52.3%,成为饮料业的领跑者。 


康师傅的成功,我是为它做了些策划,现在回想起来,那只是一种思路,真正使康师傅走向成功的还是魏氏兄弟自己。“兵法”的价值不在于拥有,而在于应用

5. 康师傅方便面有哪些口味啊

原来康师傅方便面,一共出过200种口味,连“东坡红烧肉面”都有

康师傅方便面有哪些口味啊

6. 康师傅冰红茶总裁是谁人

1959年,魏家父亲魏德和在台湾彰化乡村办起了一家小油坊,起名“鼎新”。这个作坊式的小企业后由魏家的四兄弟和三姐妹继承,维持着中小企业的规模。 

   1989年,四兄弟中的老幺魏应行身负家人重托,从香港转道来到大陆。他在各省之间辗转考虑,足迹几乎踏遍全家。因为家庭企业是油坊,他自然而然地想到,要在大陆开发一种食用油。当时大陆市场几乎全是散装油,谈不上优质和品牌。魏应行决心开发“顶好清香油”,创立“来自台湾的食用油”形象。 

  许多人可能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条广告。当时正在大陆热播的台湾电视剧《星星知我心》女主角吴敬娴一句“用顶好清香油,顶有面子”在电视上反复播放,广告语深入人心。可惜名声虽好,买卖却不好,以大多数老百姓在80年代末的消费水平,还没达到“要面子”的程度。大家用惯了廉价的散装油,而十几块钱瓶的“清香油”质量虽好,价格却远远超过百姓的心理底线,滞销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最后甚至不得不全面回收。 

  后来康师傅又先后试推“康莱蛋酥卷”和另外一种蓖麻油,两种产品虽然广告都很出色,但同样犯下了高估市场的错误,一直未能获得理想的销售。至1991年的三年间,魏应行已赔掉了所携来的1.5亿台币的半数以上,几乎要打道回府。恰好在这时他嗅到了方便面的市场机会。 

  当年他经常乘坐火车,并食用从台湾带来的方便面。后来渐渐发现,一同搭车的人们对他的方便面常常十分好奇,经常有人围观甚至询问何处能买到。 康师傅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需求,决定主攻方便面市场。 

  由于过去在台湾,魏氏四兄弟在方便面这个领域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就像幼稚园的学生一半。因此在推出新产品事便小心翼翼,边做边学。当时为了了解大陆的口味,便通过试吃的方式来改进佐料配方。同时在定价方面,发现当时的大陆市场上只能买到两种方便面:一种是进口的“高价面”,在机场饭店等地有售,却因价格偏高而难于推广,另外一价格极其低廉的袋装面,价格虽然低廉,但口味非常的差。康师傅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最后把售价定在一点九八元。 

  1991年适逢天津科技开发区招标,康师傅便在区内注册了顶益食品公司,把所有家当押进去,准备投产味道很浓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这是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后确定的最适合大陆人的口味。 

  与此同时,康师傅的广告宣传已全面铺开。康师傅一改前两次用真人作广告的作法,顶益决定采用一个相对比较易记忆的动画人物,在称呼上,为适合北方人的思维方式,顶益决定用“师傅”这个词以显得较为专业,而姓氏则取用“健康”的“康”字,以塑造“讲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专家”形象。当时台湾对大陆观众还很有吸引力,为迎合观众心理,这位“康师傅”当是来自台湾!这配合红烧牛肉面口味浓、份量足的特点,广告词则设计为“香喷喷,好吃看的见”。 

  1991年的电视广告费用相当便宜,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插播条广告只需500元人民币,几乎等于不花钱做广告!康师傅决定展开“康师傅”的大规模广告攻势,选在中央电视台台湾电视剧前的黄金时段播出。当画面非常漂亮的“康师傅”广告一经推出,立刻打响,各地开始纷纷注目“康师傅”,掀起一股抢购狂潮。老百姓的热情即刻传染给批发商,甚至一度出现了顶益门前排长队,批发商提着一麻袋一麻袋钱要订货的场面。 

  为应付供不应求的热销局面,顶益不得不投入大量现金至流通领域,同时用提前收来的订金购入国外的先进机器设备,招收培训人员。1992年,第一碗面出笼。6个月内,顶益生产线上的工人即从300多人猛增到三四千,将生产线扩大至天津之外的多个城市,“康师傅”畅销全国。 

  “最重要的是我们抓住了先机,抢到了‘第一品牌’形象,”顶新集团副总裁李家群多年后曾说过,“若是换在今天,任何一个品牌也不可能做到这样。” 

  难得的时机和独到的营销策划造就了“康师傅”。从此,“康师傅”盘踞大陆方便面市场龙头位置达十余年之久。 

  多样化:拓展事业 

  自1992年“康师傅”方便面畅销以来,天津顶益的资本总额由初期的800万美元迅速增加到2亿美元,整个资产翻了25倍。至1995年,年营业额已由当年报0.27亿发展到24.5亿元。而此时集团的生产规模又供给不足,不得不在各地继续设厂,搭铺生产线。尽管到1996年,新成立的广州顶益、杭州顶益已分占了华南、华东市场,但天津顶益的营业额还是达到了23亿元。整个公司的业务几乎处在疯狂发展当中。 

  企业建立初期,内地生产配套设施尚不完备,康师傅当年就曾着手建立一个生产包装配件的“顶正”公司,除承担内部业务外,还对外承揽业务。自此公司开始多元化发展。 

  1996年,顶益开曼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与此相呼应的是,“康师傅”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品牌,1996年便投入了茶饮料的生产,当时推出的是柠檬茶和菊花茶,1997、1998年,康师傅又相继推出了冰红茶、绿茶和乌龙茶。随着2000年-2001年茶饮料市场的升温,如今,康师傅已处于中国包装茶饮料市场的领导地位,包装茶的销量及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已分别达到50.6%和52.3%。 

  统一2001年上市的“鲜橙多”销售火爆,娃哈哈、可口可乐公司也分别推出了自己的果汁饮料。面对这一新得果汁的战争,康师傅在原有的“康师傅”果汁饮料系列产品之外,今年年初新推出了果汁含量在20%-30%左右的“鲜の每日C”果汁饮品。“她将会成为今年果汁市场的一支明星产品。”康师傅饮品群企划本部的陈文蕾对此满怀信心。 

  1997年,康师傅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物流上。1998年,康师傅在上海正式成立了第一家乐购生活购物中心,目前已拥有15家营运店,2001年的营收达到了2.25亿美元。康师傅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正积极发展物流业,未来有可能进入便利超商的经营行列。但由于过去统一在台湾发展7-11曾连续亏损7年,康师傅会谨慎投资便利超市。 

  另外,康师傅还在1996年并购了德克士炸鸡连锁店,2001年已达到200家。2002年,德克士正朝着370家餐厅的目标迈进,营业额也要突破13亿元。 

   面对入世:稳坐钓鱼台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跨国巨头纷至沓来,康师傅是否能安坐钓鱼台?顶益副董事长滕鸿年认为顾客只就记住的前两名品牌来消费。方便面,消费者会想到康师傅、统一;纯净水,消费者会想到娃哈哈、乐百氏。对于跨国公司的冲击,以食品来讲全世界设点最多的是日清,全世界方便面生产线最多、销量最大的却是康师傅,在单一国家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韩国的农心,这些品牌都已经到中国集合完毕了,还有谁会来?再来就是小的了。营多方便面在印尼是老大,而在中国,4年前就不做方便面了。美厨来自新加坡,但去年在其最后的据点北京,也难发现其产品。但是康师傅也不会放任排名第三、第四的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康师傅虽然是第一品牌,但时刻在想着拉大与第二品牌的差距,又怎么会让第三、第四名来抢走康师傅第一的位子? 

  康师傅在巩固已有市场优势品牌的同时,也会主动与跨国公司较量。康师傅的德克士炸鸡在未来肯定要挑战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地位。目前中国每年有4000亿元的外食市场,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相加才刚刚达到2.2%,“还有多少商机可以被开发?”顶益副董事长滕鸿年说,“中国的市场实在太诱人了,只要你真用心就有比别人多的机会。”“同样的随着中国对流通服务方面政策的逐步放宽,象乐购这样的大买场在国内的许多城市或地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如天津塘沽,有35万人口,绝对可以成立4至5家大买场。” 

  人才:信心的源泉 

  康师傅从台湾一个狭小的市场中走出来,一旦来到内地这个巨大的市场,便发挥出巨大的力量。那么在国内市场越来越面临饱和的今天,更多的企业肯定是要走出去,如何找到一条通向成长和辉煌之路?关键是需要大批的人才,如果说康师傅有一支队伍,能够源源不断的向内地输送,使康师傅的业务蒸蒸日上,不如说是台湾食品行业多年来积累培养的人才,支撑着康师傅、统一等企业不断地开疆拓土。从这个角度来说,康师傅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 

  在谈到如何留人的问题,康师傅人力资源室刘精忠表示,康师傅不挡人的财路,但是我们也会自问,企业该做的做好了没有? 

  康师傅人力资源室协理吴之炜说,康师傅将启动“2002年留才工程”,在以往培训和调换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员工做好职涯规划,了解社会就业情况,让员工在扭转生涯的转折点商看得更清楚,你要的是什么?你准备好了么?哪里才是你真正的终途岛?对于工作进入瓶颈的员工,企业也会帮他调整,让员工在错位中成长。对于每个员工,康师傅都是同自己的孩子,都希望他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即使走错了方向,康师傅的大门永远都是打开的,希望他走到哪里都还能怀念康师傅。 

  种子从萌芽、破土到茁壮成长,是从大地中汲取营养和水分,当它长成参天大树时,便会以绿荫和累累硕果来回报这片土地。康师傅正是怀抱着这样一份“中国情”,矢志成为令国人骄傲的世界品牌,来回报这片哺育它成长的土地。(完)

7. 康师傅的历史

基本: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康师傅或康师傅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糕饼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经营。


历史沿革
顶新集团的前身是1958年创立于台湾彰化的鼎新油厂,1974年更名为顶新制油公司,以生产工业用蓖麻油为主。1978年,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魏氏兄弟看到大陆前景广阔的市场,于是决定到大陆考察投资,从此四兄弟便踏上了一条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集团创业初期,先后在北京、内蒙、济南等地区投资办厂,并推出了“顶好清香油”、“康莱蛋酥卷”等知名产品。但由于当时国内整体消费水平偏低,这些产品“叫好不叫座”,一度使公司在大陆的经营投资陷 入困境。选中了“天津经济开发区”作为“康师傅”第一个生产基地。

康师傅方便面
“康师傅”方便面在市场上的成功,更加坚定了顶新在大陆生根发展的决心,于是在天津经济开发区,制面一厂、制面二厂和调料厂相继落成投产,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此后又先后建成纸箱厂、PSP碗厂、包膜厂、塑料叉厂等配套服务厂商,形成了产业的垂直整和,为“康师傅”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康师傅”相继在广州、杭州、武汉、重庆、西安、沈阳等地设立生产基地,从方便食品事业发展到包括糕饼事业、饮品事业等多个事业领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如今,“康师傅”系列产品不仅行销国内,并行销至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西欧及俄罗斯等国家。“康师傅”纯净水、绿茶、乌龙茶、果汁饮料、八宝粥、 “3+2”夹心饼干、米饼等产品亦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


2012年3月29日下午,中国百事公司发表声明称,商务部已批准了康师傅与百事公司的战略联盟。业内评论,双方此次合作是“各取所需”。
2011年11月,康师傅发布公告,宣布与百事公司达成协议,建立战略联盟。
在双方的合作中,康师傅将获得百事在华的24家灌装厂资产,百事则获得康师傅旗下饮料业务子公司康师傅饮品控股5%股权,康师傅饮品控股则成为百事碳酸饮料的特许装瓶商,康师傅饮品控股还将获得百事旗下的纯果乐、佳得乐等非碳酸饮料业务的分销和生产,而康师傅饮品也将开始将其果汁产品在“纯果乐”产品之下进行联合经营,但是各自品牌不会发生变化。上述分销、生产方面的合作均于2050年底届满。


来自康师傅的信息显示,消费者今后还可以喝到康师傅生产的可乐。
2013年康师傅被兰州国际马拉松列为指定用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

康师傅的历史

8. 康师傅方便面市场分析?

从品牌集中度曲线来看,方便面市场的集中度非常之高,仅康师傅和统一两个品牌就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60%。康师傅在市场份额和忠诚度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很难有快速消费品的忠诚度能达到康师傅的76%这么高。统一是惟一一个有实力能与康师傅抗衡的品牌,但它的品牌忠诚度与康师傅的差距还是比较大。二者的产品线非常相似,不仅在方便面市场上,在茶饮料等其它市场上他们也是强劲的竞争对手。
总的来说,康师傅方便面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受众满意度也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