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

2024-05-09

1. 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

上官婉儿是上非常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这在中国上是独一无二的。上官婉儿是陕州人,祖父上官仪是唐太宗时代的名臣,后来因忤逆武则天而被杀,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随母亲一道没入后宫,算是带罪执役的犯官家属,受到无情的冷落及役使。困境中出人才,上官婉儿随着宫中女官读书识字,十四岁的她就受到武则天的亲自召见,对她的下笔千言赞不绝口,将她留在身边,担任一些文书佐理工作,逐渐参予撰拟诏书,参决奏章,慢慢地百官奏牍都由她先行过目,并加拟签,武则天只要在上面批一个字就颁行天下,成了除武则天以外最具权柄的女人,这时她还只是个19岁的小姑娘。当年她母亲怀她的时候梦见神人送来一杆大秤,占梦的说这预示着上官婉儿将掌握大权衡量天下大事,那时她家是罪臣孤子,谁也不信,想不到竟然成真,武则天掌政前后二十五年,上官婉儿始终追随在她的身边,据说上官婉儿额头上的一道创伤还是她与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眉目调情时,武则天醋劲大发,一剑砍伤的。后来武则天把自己的侄子武三思配给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这年已经三十五岁,上官婉儿最爱的还是唐宗室诸王中的李逸,而李逸却爱着武则天的业女武玄霜,最爱上官婉儿的又是长孙泰,长孙泰的妹妹恰好是李逸的妻子,这几人都是朋友知交。真是尴尬人与尴尬事呀。唐中宗即位后政权掌握在韦后的手中。中宗一生颠沛流离,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养成了一副前怕狼、后怕虎的柔弱性格,而她的皇后韦后则一心想学婆婆武则天的样子,勾结女儿安乐公主,妄图把持朝纲。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武三思的妻子上官婉儿和武攸暨的妻子太平公主为了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对抗韦后和安乐公主。这本是有利的政治联盟,一个男人却使它迅速瓦解。这个男人就是一只绣花枕头式的美少年崔,由于上官婉儿的丈夫武三思生性鄙俗,整天沾花意草,于是孤零零的上官婉儿就把她的一缕痴情完全寄托偶然相识的崔身上,自那天同在御书房办事干下了风流事件后,天天难舍难分,上官婉儿时时把崔召进宫中,就被长期在宫中出入的太平公主瞧见,太平公主在宫中年纪虽略大一些,但徐娘虽老,风韵犹存,她又生成有母亲的风流性格,当时见崔玉一般的美男子,心中早已有意,便打发宫女瞒过上宫婉儿把他召进寝宫,太平公主欲念是十分大的,虽还同时爱几位王子,但每天都要与崔私会几次,终于被上官婉儿看出问题。一气之下投入到韦后的势力图中,并把武三思也拉了过来,为韦后立下大功。由于有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的加入,韦后势力大增,把唐中宗的权柄完全架空,太子李重俊实在看不过去,于是率兵攻入武三思府第,杀武三思及武崇训父子。然后进入宫禁,准备再杀韦后、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临危不乱。指挥禁卫军凭险固守,再飞檄武三思旧部入宫保驾、平定了太子的兵变,这件事情之后不久,韦后母女就毒杀了唐中宗,以温王重茂为少帝,韦皇后母女把持朝政,伊然就是武则天与太平公主当年状况的重现。太平公主一面与她们虚以委蛇,一方面以一代公主的身份牵制、滞缓她们势力的发展,一方面暗中帮助她的侄儿李隆基。李隆基本就一直在姚崇、宋理等名相的扶助下,羽翼半丰,现再得太平公主的支持。一场兵变,诛杀了韦后母女和上官婉儿,即位为唐玄宗。上官婉儿死了,她的文学成就却流传下来,她的诗文创作一洗江左萎靡之风,力革南朝以来四六骈俪的章法,挣脱六朝余风,使文风为之大变。与其说开古文复兴气运的是韩愈、柳宗元,无宁说是上官婉儿已经早为盛唐的文学面貌绘出了清晰的蓝图。她的诗对唐诗的辉煌发展也有极大的启导作用。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儿的才华,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张说为她写:“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上官婉儿)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兹录一首她游骊山时写的诗以资佐征:三秦季月景龙年,可乘观风出灞川;遥看电掣金马跃,国瞩霜原玉作田。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岁岁年年常扈驿,长长久久乐承平。这诗写出她衷心的愿望,希望安享太平,岁岁年年不再有腥风血雨的杀伐场面,然而她久居要津,尤其是武则天时期她帮武则天尊崇武氏,排抑皇家,李唐皇家是不会轻易放过她的。 
   

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

2. 上官婉儿是中国第一个女宰相吗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 也是唯一一位女宰相, 被喻为天下第一女官
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孙女。麟德元年(664),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在掖廷为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仪凤二年(677),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着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698)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以后,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又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二年,武三思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并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景龙元年(707)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于其府第,并诛其亲党十余人,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而搜捕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韦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韦后和中宗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太子兵败被杀。
  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作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中宗派人又在上官婉儿居地穿池筑岩,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当时,宫禁宽疏,允许宫内官员任意出入。上官婉儿遂与一些宫官在宫外购筑宅第,经常同一些不三不四的纨子弟和巿井无赖鬼混其间,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职。中书侍郎崔湜就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为相的。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弹劾,以罪被贬外州司马;也因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
  景龙四年(710),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阴附太平公主。六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韦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决政务。七月,临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将士冲入宫中,杀韦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刘幽求拿着遗诏在李隆基处为其说项,但李隆基不许,杀上官婉儿于旗下。开元初年,唐玄宗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作序。此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3. 中国女宰相: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个怎么样的人?

 关于上官婉儿,神龙年间的宫乱、景龙年间的政乱、史官笔下言之凿凿的 *** ,各种说法,各种版本的电影电视剧乃至话剧的持续演绎,婉儿的形象定格在美女、才女加 *** ,可谓毁誉参半。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究竟是怎样的呢?
  《武则天秘史》中,婉儿艳若桃李、才思敏捷,却有调谑张昌宗的戏份,在同名剧中,她既是唐中宗的昭容,掌制诰,权倾一时,又是武三思的情妇,还曾包养过小白脸崔。
  读史之人,通常视正史为信史,然则对于婉儿,信史似不怎么可信了,五代后晋平章事刘d,奉命修撰《唐书》(《旧唐书》)200卷,其中涉及上官婉儿的传记,赫然出现奉承权贵、 *** 宫闱的负面渲染。
  如婉儿既与武三思 *** ,每下制敕,多因事推尊武后而排抑皇家,婉儿又通于吏部侍郎崔,引知政事。尝充使开商山新路,功未半而中宗崩,婉儿草遗制,曲叙其功而加褒赏。蹊跷的是,刘d的史料依据从何而来?
  官方修史,离不开档案学,而古代所谓的档案,无非前朝诏书、臣子奏折、文人笔记、民间掌故、墓志铭文,等等。但在唐代当时的档案中却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记载。
  唯独《景龙文馆记》里有一句而(上官婉儿)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若刘d以此通字臆测婉儿与人私通,就难免造谣之嫌了。普通的一个字,有时候可以毁人,有时候也可以诲人。
  武则天眼里的婉儿:首先是仇人之孙女,籍没的奴婢,其次是可爱的少女,可用的人才,再次是信任的诏命,倚重的臂膀。从677年开始到704年结束,婉儿在武则天身边侍奉了28年之久,若婉儿没有过人的品德与节操,焉能得到武则天长期的垂青?
  与婉儿几乎同时代的陈藏器所撰的《本草拾遗》(收录于段公路的《北户录》),其中有关于红梅妆的记载,还是比较可信的,说:天后每对宰臣,令昭容卧于案裙下,记所奏事。
  一日宰相对事,昭容窃窥,上(高宗)觉。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许拔。昭容遽为乞拔刀子诗。后为花子,以掩痕也。皇帝怒甚是个什么概念?杀掉一个奴婢简直如同碾死一只蚂蚁,但为何婉儿只受轻微的黥刑?若非武后从中斡旋,实难想像
  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中,张说、武平、宋之问等人,对婉儿的评价很高很正面,如张说撰写的《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云: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嘉猷令范,代罕得闻,庶姬后学,鸣呼何仰。
  独使温柔之教,渐於生人,风雅之声,流於来叶。非夫玄黄毓粹,贞明助思,众妙扶识,群灵挟志,诞异人之资,授兴王之瑞,其孰能臻斯懿乎?未曾提及婉儿的任何负面信息。
  张说还百般神话婉儿:沛国夫人之方娠也,梦巨人俾之大秤,曰:‘以是秤量天下。’及昭容既生弥月,夫人弄之曰:‘秤量天下,岂在子手?’孩遂哑哑应之曰:‘是’。
  当崔三十八岁拜相,张说也没有因此诋毁崔背后的大后台婉儿,只是说:文与位固可致,其年不可及也。如果崔真是婉儿包养的小白脸,张说恐不会引己相类,自甘沉沦。
  上官婉儿在唐隆政变中与韦后、安乐公主一同被杀后,唐睿宗在即位后的一份诏书里表明了自己对韦后、安乐公主当然也包括婉儿的态度。他说亲有迁幽之义,无戮辱之典。仓卒之时,乱兵所及,致不以礼,深用怃然,宜矜罪戾,且慰泉壤。
  一个犯有谋逆大罪、十恶不赦的女人,被帝王怃然且慰,并以正二品的礼仪招魂下葬,足见唐睿宗是同情婉儿之枉死的。张说在题序最后说:镇国太平公主,道高帝妹,才重天人,昔尝共游东辟,同宴北渚,倏来忽往,物在人亡。悯雕管之残言,悲素扇之空箧,上闻天子,求椒掖之故事;有命史臣,叙兰台之新集,凡若干卷列之如左。
  这是太平公主对于婉儿的看法,由于她们昔日曾同行共处,所以公主悲悯婉儿的死亡,痛惜其才情的流逝,故以保存宫廷故事为名,请求玄宗将其著作收为文集。也就是说,婉儿的文集并非唐玄宗施恩,而是太平公主在婉儿死后不久提出编纂的,时在太平被杀之前,可见婉儿平素的为人是重情重义的。
  到了唐宪宗元和年间,江都主簿刘肃主编《唐新语》,也给予了婉儿非常正面的评价,如赞其主持修文之事,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对其负面的事儿只字不提。
  晚唐文学家吕温亦曾写诗赞美婉儿: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唐代人上上下下都不提婉儿的那些丑事?若非婉儿原本清白,还会有其他的解释吗?
   

中国女宰相: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个怎么样的人?

4. 中国女宰相: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怎么样的人?

  中国女宰相: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怎么样的人? 
    关于上官婉儿,神龙年间的宫乱、景龙年间的政乱、史官笔下言之凿凿的 *** ,各种说法,各种版本的电影电视剧乃至话剧的持续演绎,婉儿的形象定格在美女、才女加 *** ,可谓毁誉参半。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究竟是怎样的呢?
    《武则天秘史》中,婉儿艳若桃李、才思敏捷,却有调谑张昌宗的戏份,在同名剧中,她既是唐中宗的昭容,掌制诰,权倾一时,又是武三思的情妇,还曾包养过“小白脸”崔湜。
    读史之人,通常视正史为“信史”,然则对于婉儿,信史似不怎么可信了,五代后晋平章事刘昫,奉命修撰《唐书》(《旧唐书》)200卷,其中涉及上官婉儿的传记,赫然出现“奉承权贵、 *** 宫闱”的负面渲染。
    如“婉儿既与武三思 *** ,每下制敕,多因事推尊武后而排抑皇家”,“婉儿又通于吏部侍郎崔湜,引知政事。湜尝充使开商山新路,功未半而中宗崩,婉儿草遗制,曲叙其功而加褒赏”。蹊跷的是,刘昫的史料依据从何而来?
    官方修史,离不开档案学,而古代所谓的档案,无非前朝诏书、臣子奏折、文人笔记、民间掌故、墓志铭文,等等。但在唐代当时的“档案”中却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记载。
    唯独《景龙文馆记》里有一句“而(上官婉儿)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若刘昫以此“通”字臆测婉儿与人私通,就难免造谣之嫌了。普通的一个字,有时候可以毁人,有时候也可以诲人。
    武则天眼里的婉儿:首先是仇人之孙女,籍没的奴婢,其次是可爱的少女,可用的人才,再次是信任的诏命,倚重的臂膀。从677年开始到704年结束,婉儿在武则天身边侍奉了28年之久,若婉儿没有过人的品德与节操,焉能得到武则天长期的垂青?
    与婉儿几乎同时代的陈藏器所撰的《本草拾遗》(收录于段公路的《北户录》),其中有关于红梅妆的记载,还是比较可信的,说:“天后每对宰臣,令昭容卧于案裙下,记所奏事。
    一日宰相对事,昭容窃窥,上(高宗)觉。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许拔。昭容遽为乞拔刀子诗。后为花子,以掩痕也”。皇帝“怒甚”是个什么概念?杀掉一个奴婢简直如同碾死一只蚂蚁,但为何婉儿只受轻微的黥刑?若非武后从中斡旋,实难想像
    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中,张说、武平、宋之问等人,对婉儿的评价很高很正面,如张说撰写的《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云:“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嘉猷令范,代罕得闻,庶姬后学,鸣呼何仰”。
    “独使温柔之教,渐于生人,风雅之声,流于来叶。非夫玄黄毓粹,贞明助思,众妙扶识,群灵挟志,诞异人之资,授兴王之瑞,其孰能臻斯懿乎?”未曾提及婉儿的任何负面信息。
    张说还百般神话婉儿:“沛国夫人之方娠也,梦巨人俾之大秤,曰:‘以是秤量天下。’及昭容既生弥月,夫人弄之曰:‘秤量天下,岂在子手?’孩遂哑哑应之曰:‘是’。”
    当崔湜三十八岁拜相,张说也没有因此诋毁崔湜背后的大后台婉儿,只是说:“文与位固可致,其年不可及也。”如果崔湜真是婉儿包养的“小白脸”,张说恐不会引己相类,自甘沉沦。
    上官婉儿在唐隆政变中与韦后、安乐公主一同被杀后,唐睿宗在即位后的一份诏书里表明了自己对韦后、安乐公主当然也包括婉儿的态度。他说“亲有迁幽之义,无戮辱之典。仓卒之时,乱兵所及,致不以礼,深用怃然,宜矜罪戾,且慰泉壤。”
    一个犯有谋逆大罪、十恶不赦的女人,被帝王“怃然”“且慰”,并以正二品的礼仪招魂下葬,足见唐睿宗是同情婉儿之枉死的。张说在题序最后说:“镇国太平公主,道高帝妹,才重天人,昔尝共游东辟,同宴北渚,倏来忽往,物在人亡。悯雕管之残言,悲素扇之空箧,上闻天子,求椒掖之故事;有命史臣,叙兰台之新集,凡若干卷列之如左。”
    这是太平公主对于婉儿的看法,由于她们昔日曾同行共处,所以公主悲悯婉儿的死亡,痛惜其才情的流逝,故以保存宫廷故事为名,请求玄宗将其著作收为文集。也就是说,婉儿的文集并非唐玄宗施恩,而是太平公主在婉儿死后不久提出编纂的,时在太平被杀之前,可见婉儿平素的为人是重情重义的。
    到了唐宪宗元和年间,江都主簿刘肃主编《唐新语》,也给予了婉儿非常正面的评价,如赞其主持修文之事,“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对其负面的事儿只字不提。
   
    晚唐文学家吕温亦曾写诗赞美婉儿:“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唐代人上上下下都不提婉儿的那些丑事?若非婉儿原本清白,还会有其他的解释吗?
   

5. 中国女宰相: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怎么样的人?

  导读 :关于上官婉儿,神龙年间的宫乱、景龙年间的政乱、史官笔下言之凿凿的 *** ,各种说法,各种版本的电影电视剧乃至话剧的持续演绎,婉儿的形象定格在美女、才女加 *** ,可谓毁誉参半。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究竟是怎样的呢?
  《武则天秘史》中,婉儿艳若桃李、才思敏捷,却有调谑张昌宗的戏份,在同名剧中,她既是唐中宗的昭容,掌制诰,权倾一时,又是武三思的情妇,还曾包养过小白脸崔。
  读史之人,通常视正史为信史,然则对于婉儿,信史似不怎么可信了,五代后晋平章事刘d,奉命修撰《唐书》(《旧唐书》)200卷,其中涉及上官婉儿的传记,赫然出现奉承权贵、 *** 宫闱的负面渲染。
  如婉儿既与武三思 *** ,每下制敕,多因事推尊武后而排抑皇家,婉儿又通于吏部侍郎崔,引知政事。尝充使开商山新路,功未半而中宗崩,婉儿草遗制,曲叙其功而加褒赏。蹊跷的是,刘d的史料依据从何而来?
  官方修史,离不开档案学,而古代所谓的档案,无非前朝诏书、臣子奏折、文人笔记、民间掌故、墓志铭文,等等。但在唐代当时的档案中却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记载。
  唯独《景龙文馆记》里有一句而(上官婉儿)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若刘d以此通字臆测婉儿与人私通,就难免造谣之嫌了。普通的一个字,有时候可以毁人,有时候也可以诲人。
  
  武则天眼里的婉儿:首先是仇人之孙女,籍没的奴婢,其次是可爱的少女,可用的人才,再次是信任的诏命,倚重的臂膀。从677年开始到704年结束,婉儿在武则天身边侍奉了28年之久,若婉儿没有过人的品德与节操,焉能得到武则天长期的垂青?
  与婉儿几乎同时代的陈藏器所撰的《本草拾遗》(收录于段公路的《北户录》),其中有关于红梅妆的记载,还是比较可信的,说:天后每对宰臣,令昭容卧于案裙下,记所奏事。
  一日宰相对事,昭容窃窥,上(高宗)觉。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许拔。昭容遽为乞拔刀子诗。后为花子,以掩痕也。皇帝怒甚是个什么概念?杀掉一个奴婢简直如同碾死一只蚂蚁,但为何婉儿只受轻微的黥刑?若非武后从中斡旋,实难想像
  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中,张说、武平、宋之问等人,对婉儿的评价很高很正面,如张说撰写的《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云: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嘉猷令范,代罕得闻,庶姬后学,鸣呼何仰。
  独使温柔之教,渐於生人,风雅之声,流於来叶。非夫玄黄毓粹,贞明助思,众妙扶识,群灵挟志,诞异人之资,授兴王之瑞,其孰能臻斯懿乎?未曾提及婉儿的任何负面信息。
  张说还百般神话婉儿:沛国夫人之方娠也,梦巨人俾之大秤,曰:‘以是秤量天下。’及昭容既生弥月,夫人弄之曰:‘秤量天下,岂在子手?’孩遂哑哑应之曰:‘是’。
  当崔三十八岁拜相,张说也没有因此诋毁崔背后的大后台婉儿,只是说:文与位固可致,其年不可及也。如果崔真是婉儿包养的小白脸,张说恐不会引己相类,自甘沉沦。
  上官婉儿在唐隆政变中与韦后、安乐公主一同被杀后,唐睿宗在即位后的一份诏书里表明了自己对韦后、安乐公主当然也包括婉儿的态度。他说亲有迁幽之义,无戮辱之典。仓卒之时,乱兵所及,致不以礼,深用怃然,宜矜罪戾,且慰泉壤。
  一个犯有谋逆大罪、十恶不赦的女人,被帝王怃然且慰,并以正二品的礼仪招魂下葬,足见唐睿宗是同情婉儿之枉死的。张说在题序最后说:镇国太平公主,道高帝妹,才重天人,昔尝共游东辟,同宴北渚,倏来忽往,物在人亡。悯雕管之残言,悲素扇之空箧,上闻天子,求椒掖之故事;有命史臣,叙兰台之新集,凡若干卷列之如左。
  
  这是太平公主对于婉儿的看法,由于她们昔日曾同行共处,所以公主悲悯婉儿的死亡,痛惜其才情的流逝,故以保存宫廷故事为名,请求玄宗将其著作收为文集。也就是说,婉儿的文集并非唐玄宗施恩,而是太平公主在婉儿死后不久提出编纂的,时在太平被杀之前,可见婉儿平素的为人是重情重义的。
  到了唐宪宗元和年间,江都主簿刘肃主编《唐新语》,也给予了婉儿非常正面的评价,如赞其主持修文之事,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对其负面的事儿只字不提。
  晚唐文学家吕温亦曾写诗赞美婉儿: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唐代人上上下下都不提婉儿的那些丑事?若非婉儿原本清白,还会有其他的解释吗?

中国女宰相: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怎么样的人?

6. 历史上第一个女丞相是上官婉儿吗?

中国历史上第1个女宰相就是上官婉儿,很多人觉得她的官职并不是宰相,但是在真正的操作上,她已经是有宰相的权利了。

上官婉儿从小命就不好,因为他的爷爷犯了事全家遭灭门了,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可是就是因为这一次突变,家族的历史发生了改变,而上官婉儿和他的母亲被当成了奴隶。一个从小长大的小姐突然经历这样的变故,真的是非常的可怜。

当武则天看到这么可爱的小姑娘,而且也特别的聪明,已经长到了10多岁,觉得她是一个好苗子,所以就把她收到了自己的账下。等武则天登基之后,因为身边的确缺少人才,而且大多数都是不怎么信任的。于是调教好了上官婉儿,毕竟两个都是女人,做事起来会比较信任一下,而且上官婉儿也非常的有能力,做事也非常处理得当,干净利落,武则天就是喜欢这样的人才。所以上官婉儿一直深得武则天的信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1个女宰相,武则天当上皇帝是非常不容易,上官婉儿当下宰相也是非常不容易,都是天下的主宰。
她的官职是制浩,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皇帝起草文件,同时她这个官也可以管理所有的大臣,其实就已经和宰相差不多了,就是没有宰相这个名字而已。可是上官婉儿并不在乎这些,只要拥拥有了权力,什么都是好说。当上官婉儿登上自己想要的权力宝座之后,却变得很淫乱。
上官婉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而且也特别的有文采,能够写上一个好诗,就冲这一点,上官婉儿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是,就是因为她的私生活实在是太困难了,很多人都是讨厌这一点,所以后人对她褒贬不一。

7. 第一位女宰相是上官婉儿吗?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 也是唯一一位女宰相, 被喻为天下第一女官
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孙女。麟德元年(664),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在掖廷为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仪凤二年(677),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着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698)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以后,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又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二年,武三思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并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景龙元年(707)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于其府第,并诛其亲党十余人,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而搜捕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韦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韦后和中宗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太子兵败被杀。
  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作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中宗派人又在上官婉儿居地穿池筑岩,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当时,宫禁宽疏,允许宫内官员任意出入。上官婉儿遂与一些宫官在宫外购筑宅第,经常同一些不三不四的纨子弟和巿井无赖鬼混其间,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职。中书侍郎崔湜就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为相的。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弹劾,以罪被贬外州司马;也因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
  景龙四年(710),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阴附太平公主。六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韦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决政务。七月,临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将士冲入宫中,杀韦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刘幽求拿着遗诏在李隆基处为其说项,但李隆基不许,杀上官婉儿于旗下。开元初年,唐玄宗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作序。此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第一位女宰相是上官婉儿吗?

8. “巾帼首相”上官婉儿是怎么死的

  上官婉儿,男性化复姓的上官,和柔媚的女性化的婉儿的组合, 不只是个符号,几乎“昭示”了名字主人的性格和命运。
  她生在盛唐,却在襁褓之时便沐浴了腥风血雨。她的爱恨悬浮于一个巨大的政治背景之上,苦难成就了一个非凡的女性。
  她是罪臣孤儿,祖父和父亲都被武则天杀害。但她效命于这个“教母”般的女皇长达27年。14岁成为武氏“秘书”,19岁时百官奏牍都由她先行过目,并加拟签,武则天只要在上面批个字就颁行天下,成了除武则天以外最具权柄的女人。追随武氏25年,她成了事实上的“巾帼首相”;武氏之后中宗即位,婉儿封昭容,位同宰相、爵同诸王,仍然秉国权衡,参与朝政。她在幕后操纵着整个王朝,直到被李隆基诛杀,甚至可以说她曾用非凡的政治智慧“称量天下”。
  她是唐代大文人上官仪的孙女,她和祖父对唐初诗律的形成及发展有很大影响,她用非凡的文学智慧又“称量”了当时的文坛。
  李隆基杀了这个非凡的女人后的第二年,便忙不迭地让自己的臣子张说收集上官婉儿的诗文,辑成二十卷,如此才“安”了这个大唐天子的心。他敬佩这个“曾经的敌人”。
  婉儿一生的灵魂与肉体之爱错综复杂,她利用男人对她的爱,用超绝的控制能力控制了那些身居要位的男人,从大唐皇帝中宗李显,到廷臣执事武三思、崔湜等,她总让自己在他们的生活中显得无比重要。
  史书和民间传说中都有这种“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故事,无非是因为婉儿在历史上的地位太独特太突出。她如此出类拔萃,以至于没有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再度出现。她的才高如云,她在权力场中的纵横捭阖,在危机四伏的宫廷争斗中保持着艰难的“平衡”,她的卑鄙与高贵、张扬和谦退,放浪与真诚共集于一身的极为复杂而多层次的个性,让她如美钻一般,闪烁着多彩的光辉。
  文学家张说为上官婉儿20卷的文集题序说:“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上官婉儿)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这样的赞美,据我看来是空前绝后的,因为上官婉儿,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刚直肯谏”  上官仪  婉儿的祖父上官仪,这与婉儿初一谋面便永诀泉下的亲人,婉儿的文学天分该是对他的传承。婉儿骨子里存在的某些品质该是来自这个“刚直肯谏”的文臣。
  “上官仪,字游韶,陕州陕人。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太宗每属文,遣仪视稿,私宴未尝不预。高宗即位,为秘书少监,进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狱死。仪工诗,其词绮错婉媚,人多效之,谓为上官体。集三十卷,今编诗一卷。”
  公元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秋天,上官仪考中进士,时年19岁,成为唐朝宫廷中最年轻的侍臣,担任皇家图书馆校正及教授生徒的直学士。唐太宗写文做诗,上官仪为其修改。宴会群臣,上官仪作陪。他曾参与编修《晋书》,为弘文馆十八学士之一。
  高宗李治即位,上官仪升为秘书少监,后又升迁为西台侍郎,官至三品。
  有一次,上官仪的一个表姐穿一件“贴绣铺翠”的上衣,来到一个盛大的社交场合。上官仪当着众人的面,认真地对表姐说,请把这件衣服送我,今后不要用翠羽这样贵重的东西装饰衣服。这位贵妇因为是朝中宗室的至亲,很不在意:这一点点羽毛能值几个钱?上官仪正色言道:“你穿了这种贵重衣料,皇亲国戚会见样学样,那样长安城中翠羽必然价钱飞涨,商人受利益驱动将大量捕杀翠鸟。作为唐室要员眷属,这个头儿不能带。”表姐心服口服,立即改正。权力游戏牺牲品
  公元664年寒冬,当权男人高宗李治和当权女人皇后武则天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禀性刚烈、敢于直谏的上官仪力主废武后,懦弱的高宗首鼠两端。而当消息“走漏”,武皇后河东狮吼,“李惧内”马上说“这是上官仪叫朕做的”。
  上官仪深知自己被卷入一场权力游戏,游戏结局已定,他只能是弃子,高宗的懦弱该是意料中的事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直臣的责任已尽,他遗憾的是再也不能报效国家。
  他留恋自己的家,也为诀别刚出生的小孙女上官婉儿而难过。他本想看着她成长为一个才华出众的美少女,含饴弄孙的晚年生活本该无比欢乐。
  “宫廷游戏”还在继续,并且向着黑暗的结局行进,许敬宗出场了。他贵为宰相,是武后的宠臣,人格却十分低下。为钱财把女儿远嫁给南蛮夷首领,为了同儿子争美女上书皇帝把儿子许昂流放岭外。上官仪评价他:既然是个人,就该有人品,要求更高一点,该有仙品。但偏有堕落成犬品的,许敬宗就是这种人。
  不数日,武则天指使许敬宗诬告上官仪,说上官仪与被幽禁的已废太子李忠共谋造反。上官仪在李忠还是陈王时曾任过陈王府的咨仪参军,李忠被废为庶人之后,上官仪“想当然”同李忠一样对武皇后心怀不满。上官一族被满门抄斩,不满周岁的婉儿与母亲郑氏被赶进掖庭宫充为宫婢。
  临刑前许敬宗还要再放一支“冷箭”。他对上官仪说:上官兄,听说阴司里有好几个诗品很高的等你赴诗宴。我和天后都写不出好诗,没有被邀,真是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