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创业的典型故事

2024-05-10

1. 艰苦创业的典型故事

      创业路上,口水是武器,汗水是代价,泪水是学费!看看那些创业路上的艰苦故事,感受他们不惧困难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艰苦创业的典型故事,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艰苦创业的典型故事一:         华南理工尿毒症大学生创业成功,捐款20万回馈母校
         记者采访蒲少涛当天,他从清远市来到广州中山一院进行例行检查、取药,脸色稍差,但精神不错。毕业后,蒲少涛因病工作无望才选择了创业,目前经营的天猫网店年营业额已经达到2000万元。
         “起初,创业是为了生存。”这位200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不仅在毕业后成功创业,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爱人,他们的宝宝也即将出生。
         一边治疗一边敲键盘
         2005年,蒲少涛从陕西农村考入华南理工大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国防生,踌躇满志之时,却在2006年年底查出患有尿毒症。
         蒲少涛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坚强面对病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为配合治疗,他一天只喝一口水,前前后后10余次血液透析治疗,每次都疼得全身直发抖,他从没喊过一声苦。
         出院后蒲少涛重返学校,坚持每天4次治疗。在学校提供的单人宿舍里,每天起床后、中午回到宿舍、下午下课后、晚上睡觉前,蒲少涛都要给自己做持续半个小时的透析治疗。给伤口换药、给房间消毒、按时打针吃药,他都一丝不苟地执行。
         蒲少涛也会有感觉绝望的时刻,那时他会一个人偷偷哭。“感觉自己像用药物维持的肉体,少做一次透析治疗就是慢性自杀”。
         未来看似黯淡,但蒲少涛并未自暴自弃,总是尽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由于身体原因,蒲少涛不得不放弃国防生资格,课余时间多了起来,他便自学钟爱的计算机编程。“我得学个一技之长。”蒲少涛开始为自己考虑,于是选修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还上网找教程学习。
         如果那时有人经过蒲少涛的宿舍,经常可以看到他一边做治疗,一边手敲键盘。“学编程的时候,感觉治疗的时间过得飞快。”蒲少涛笑着说,学习也转移了对治疗压力的注意力。
         有一次,听到老师说想找人将国防生网站改版,蒲少涛心头一热,便毛遂自荐。现在他做一个网站一个星期便能搞定,但当时由于技术不熟练,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把网站做出来。“硬着头皮把作品交上去”,老师却觉得新网站效果挺好。知道了蒲少涛网页设计的技能,老师们热情地介绍新的“客户”给他,在校期间,蒲少涛给学校十几个学院设计了网站,还接到些外校的单子。
         “兼职”帮蒲少涛赚取了一定的生活费,更重要的,是让他增添了生活的自信心。这时,蒲少涛对未来的期许是,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他从未想过创业,直到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
         工作无望只能创业
         2009年金融危机扫荡下,应届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就业季。尽管如此,凭借扎实的编程技术,有好几个不错的软件开发类岗位向蒲少涛抛出橄榄枝。是否要隐瞒病情?蒲少涛在心里挣扎过,最终还是选择诚实告知。
         一个公司打电话让他去报到,他将病情告知对方,并再三保证:身体不影响工作,以后病情与公司无任何关系。但对方还是回绝了他。
         “我理解企业的做法。”蒲少涛叹了一口气说,“但看到其他同学都在讨论找到的工作,心里还是挺失落的。”至此,蒲少涛断了找工作的念头。
         别人创业大多是出于兴趣,或追逐理想,但对蒲少涛而言,创业是被迫无奈的选择。
         恰在这时,学校老师给蒲少涛送来一个好消息:省里正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提供一笔启动资金。为此,蒲少涛拿到了1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
         毕业后,在与别人合租的民宅里,“光杆司令”蒲少涛开始了网站设计与维护的创业项目。由于缺少资金,他一直在犹豫是否招人,“人来了没项目怎么办呢”。但不迈出第一步,永远不能获得成功。最终,蒲少涛破釜沉舟般招了4名员工,搬进另一个140平方米的民宅。
         压力大,很多事情必须亲力亲为,蒲少涛的身体备受考验。有一天晚上10点钟,他给客户送展板,回来时已经没公交车了。那天天空下着大雨,他走了半个小时,腿都抽筋了。“经常为了几百元的订单熬夜”,蒲少涛很拼,因为他没有退路。
         一年多下来,去掉员工工资和各项投入,蒲少涛发现自己并没有赚到钱。
         2011年,听从哥哥的建议,蒲少涛把目光投向了电商,成为天猫最早做建材与家居产品网上定制与销售的商家。由于发展需要,他将创业战场从广州搬迁到了清远,注册成立了清新乐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存储仓库从最初的一两百平方米,扩大到1000多平方米,发展至今已成为一家专业的窗轨供应商。
         不断转型升级冲业绩
         随着同类型网店越来越多,价格战导致利润降低,不利于公司长久发展。蒲少涛从营销模式和服务质量突围,希望成就“独一无二”。
         公司在全国1000个城市布局了线下服务网络,“从广州找一个师傅开始,半年时间新疆、西藏都有了人,只要订单一下,师傅就上门进行窗帘的专业安装服务”。
         蒲少涛还开发了一套ERP系统,专门用于定制类订单管理。早期用普通的网店销售系统,客户每改一个意见,就需要人工对照表格进行定价改动,效率低且容易出错。改进系统后,大大减轻工作量,“之前得15个销售人员才能完成的工作,目前只需要10个人”。
         为了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公司还提出了“20元规则”:即顾客收货发现产品有不满意之处(如颜色有差别),公司会给予买家几元到20元的赔偿。因此,有的买家只是买了10元的产品,都有可能获得20元的赔偿。
         优质的产品与客户体验,蒲少涛的“致尚家居”旗舰店成为天猫窗帘配件销售第一品牌。从2012年开始,“致尚家居”已是天猫KA级商家。
         产品可以复制,服务可以模仿,公司要长久发展,转型升级、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蒲少涛把目光转向智能家居,尝试通过手机控制整个家居的带电产品,目前硬件设备正在测试。蒲少涛说:“如果可行,顾客回家前就可以通过手机APP先开好空调、放好洗澡水。”蒲少涛形容,“这就像给现在的产品装上大脑。”
         步入正轨不忘反哺
         公司走上正轨后,蒲少涛以更加实在的方式回报社会。在粤北的清远市,蒲少涛公司的员工大多数学历不高,许多都是高中毕业生,但平均月收入能拿到四五千元,有些勤奋的甚至能拿到上万元,“买房都不是难事”。每年公司会给员工安排体检,也设立奖金奖励优秀员工。
         另外,网店每一笔订单成交额的千分之一,将会捐助给贫困山区小孩供其上学;蒲少涛还想为陕西农村的农产品打通网上销售渠道,希望农民可以多挣一点钱。
         2015年5月19日,蒲少涛不声不响地给华南理工大学基金会账号汇款20万元,希望用于重病学生的帮扶。蒲少涛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学校和社会给了我巨大的关爱和帮助,现在我有了一定的能力,要将这份关爱和帮助传递下去。”
         由于尿毒症,蒲少涛非常容易疲惫,经常失眠。每3个月他就得到广州进行详细的复查,每个月要拿一次药。为了方便透析治疗,工作的方式也转变成上午公司上班,下午回家远程网络操控管理。
         目前,蒲少涛依然在等待合适的肾源。即便如此,蒲少涛依然对未来充满期许,“病好了以后还要继续进修学习,继续创业”。
         艰苦创业的典型故事二:         云南2007年高考状元放弃上海高薪工作回乡创业炒香辣蟹
         最近,昆明的地产圈和餐饮圈被一篇题为《一个上海交大毕业生的自白:我为什么回昆明炒香辣蟹?》的文章刷屏。文章讲述了开远2007年理科高考状元晏溪回昆明创业的故事。
         “高考状元炒螃蟹卖?!”“放弃上海的高薪工作回昆明创业?”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想法有点疯狂。而晏溪并不这么认为。他说,他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追求极致,爱玩爱生活
         “我是一个外向、冲动的人,头脑一热,想到什么就去做了。” 晏溪这么评价自己。
         他做过的疯狂事儿还挺多的。
         比如高考。2006年,晏溪以超过一本线80多分的的成绩被四川大学录取。而他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好,不顾家人朋友的劝阻复读了。2007年,晏溪以675的成绩成为当年我市的理科状元,被上海交大录取。
         比如骑行。大二的暑假,晏溪和大学室友决定从上海骑自行车去北京。虽然没有长时间骑行的经验,但是凭借着坚定的意志,晏溪和室友骑行了1500公里,历时11天,完成了之前的既定计划。
         比如跑步。大三那年,晏溪先后参加了上海马拉松和杭州马拉松,完成了对半程马拉松和全程马拉松的挑战。
         再比如工作。毕业后,晏溪进入上海的房地产公司工作。工作第一年,晏溪所在的团队连续3个多月没有休息一天,创造了多个销售奇迹:碧桂园十里银滩项目开盘销售35亿;恒大海上威尼斯项目开盘销售20亿。
         除了满腔热情,晏溪还有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坚持。他说,“其实就是开头难些,随后就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就像跑步一样,起步很难,但跨过线后发现跑得快跑得慢都总能跑完。”
         尝试创业,身累心喜悦
         在上海工作期间,晏溪尝遍了上海的美食。南翔小笼包、小杨生煎、蟹粉豆腐......但是,他却怀念起家乡的味道。为什么?这个云南吃货总结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不辣!
         晏溪开始自己做带有“辣味”的饭菜。江南水乡以蟹出名,晏溪第一次做的菜就是辣螃蟹。虽然喜欢清淡口味的上海人无法品味这股辣味,但他却因此爱上了做辣螃蟹,也萌生了做餐饮业的念头。
         在上海工作一年后,晏溪回到了昆明,仍然从事房地产销售业。但做餐饮的念头,一直挥之不去。工作期间,晏溪和结识了一名地产圈的朋友——广西人陈杰进,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向餐饮业进军!
         晏溪和陈杰进利用工作的业余时间,到云南各地州拜师学艺、寻找原料。螃蟹一开始就敲定了四季皆有、肉厚质嫩,适合炒制的缅甸蟹。为了让辣椒的香与辣融到鲜美的蟹肉中,调出让云南人满意的味道,他们采购了上百种辣椒,最后精选出了6种辣椒调料及4种辣椒组合;在熬制过程中不断对酱料进行改动,调出了原料和各种大料最佳比例的酱料。
         他们把厨房变成了实验室,在用掉了85斤螃蟹和上百斤配料,准备了1年多后,去年10月份,“蟹沧海·香辣蟹”应运而生。
         最初,晏溪和陈杰进采用的是顾客通过微信和电话订餐,他们在家中将炒螃蟹送到顾客家中的方式。虽然一个人炒一个人送,每天送出去的份数不多,但用秘制炒成的香辣酱一“出生”便被贴上了 “专属私房味道”的标签,受到了顾客的欢迎,回头客很多。
         渐渐地,爱吃“蟹沧海”的顾客越来越多,一人炒一人送已经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晏溪和陈杰进这才招募了工作人员,加快了扩张实体的线下体验店的步伐。
         2015年1月15日,位于春城路165号的“蟹沧海·香辣蟹”的线下体验店开业,以线下体验店为中心,辐射昆明,全城配送。
         现在,店里除了晏溪和陈杰进外,还有4名工作人员,炒螃蟹已经成为一个标准化流程。最新鲜的螃蟹、最好吃的作料,“蟹沧海”来势汹汹,甫一“出道”就被《都市时报》评为昆明名小吃20强之一。
         继续前行,做喜欢的事
         创业的过程中,晏溪还将新思维运用于其中。线下体验店开业后,他利用互联网的O2O(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前台的模式)模式,将《一个上海交大毕业生的自白:我为什么回昆明炒香辣蟹?》这篇文章在微信上发布,短短几天就达到了8000的阅读量,进一步提高了“蟹沧海”的知名度。
         家人一开始反对他做餐饮业,认为既辛苦又不体面;也有朋友对他的举动不理解,说他是“负能量”。“我是香辣蟹‘CEO’,我享受着每一份香辣蟹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晏溪说。
         合伙人陈杰进已经辞职管理“蟹沧海”,晏溪仍然在公司上班,过着白天公司、晚上店铺,没有休息日的生活。他觉得,为了自己的喜欢的事情,这点辛苦不算什么。高考状元只是他昔日的光环,他要做的,是一个为自己喜欢的事业不断拼搏的年轻人。
         问到他今后的打算,晏溪表示,首先把公司和“蟹沧海”的工作做好,后面也许还会有一些新尝试,但“只做自己喜欢的事”的这个理念不会变。就像“蟹沧海”这个名字,取自他喜欢的《笑傲江湖》,刀光剑影里的情仇荣辱,不如青山幽谷中传来的沧海一声笑。      

艰苦创业的典型故事

2. 艰苦创业典型事例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看看那些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坚定创业的决心。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艰苦创业典型事例,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艰苦创业典型事例一:         济南80后飞机销售董事长的创业故事 签1亿直升机大单
         这位80后创业者叫郭兆荣。2008年,还未毕业的郭兆荣开始创业路程,从成立网络公司到建筑公司,再到汽车销售公司,从未停止创业,而今已是济南凌音飞机销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现在已经渐成规模,并延伸至通用航空及航空航天领域。用他的话说:“创业就是折腾,人要有梦想,需要敢闯敢干”。确切的说他属于85后。
         2015年3月,凌音飞机接到湖北一企业的采购两架贝尔429直升机,经过多次谈判协商,最终签订1亿多元的直升机订单。就在本月初,凌音飞机举行了直升机融资租赁合作洽谈会,这是继签订两架小松鼠直升机后再一次签订的直升机订单。郭兆荣讲:“这次的直升机签订成功是在经过许多磨合后才最终签订的。这份订单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团队共同努力完成。前期需要金融租赁的考察批款以及直升机购机批文,后期需要直升机的运输、海关,还要办理直升机的三证等诸多手续。”
         针对凌音飞机推出的低首付、低利率购置直升机在市场上引起反应,尤其是两会后低空领域的改革及民用机场的建设陆续打开。早在2008年,郭兆荣便把开始关注通用航空市场,并尝试进入,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拉开了充分开发低空资源、促进通航发展的序幕。便开始了凌音飞机的开端,到现在目标一步一步的实现。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透露, 2015年低空领域的全国推广,必将引爆通用航空领域,已经发展5年的凌音飞机会再次迎来机遇!
         早在2012年凌音飞机便可代理销售诸多国际着名品牌直升机,其中贝尔直升机(bell)包含贝尔206l4、407、412、429、525系列直升机及二手直升机的销售。同时贝尔505直升机也将面向市场预定销售。而直升机的后期保养、维修、挂靠、飞行、飞行员等运营问题也能靠凌音飞机的齐翔通航来运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解决后顾之忧。
         艰苦创业典型事例二:         80后“云财雅思”教育培训校长黄安新的创业故事
         黄安新,一个来自江西的阳光大男孩儿,从云南财经大学一毕业就扎根市场自主创业。他是国家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早期受益者,在教育服务市场里摸爬滚打五六年,已经在行业内小有名气。
         大学毕业就创业
         黄安新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却偏偏对教育最有兴趣。抓住某机构在校园招聘兼职的机会,黄安新在大二时就成为了大学生拓展训练的校园代理。开朗的性格,富有号召力与感染力的授课风格让他很快成为人气教练,积累了最初的教学经验,也在心里暗自埋下了当培训师的职业“种子”。
         此后,黄安新自学考取了体验式中级培训师中级职称、团体心理培训师高级职称。为他的“培训师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1年,黄安新大学毕业,正值国家大力推行大学生创业,于是,他一个人去注册了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那时听说经开区的创业大厦有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就把公司开到了经开区。”回想起公司成立之初,黄安新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创业大厦给的条件非常好,50平米办公室,办公桌、电脑、饮水机都是免费配套的,网络也不用交费。”
         初尝创业的艰辛
         解决了基础配套的问题,黄安新轻装上阵,和同学一起开始做起企业培训,却遭受了市场的当头一棒。“很多企业做培训都会选择教育经验丰富的培训机构,尤其是给大企业做过培训的,对于我们这样的新培训机构,他们的眼光总是不信任的”。
         没有经验,是很多大学生创业项目共同面临的困难,但黄安新并不气馁,而是一家一家地问企业要不要培训,挨家挨户地推广自己的培训产品。“幸运的时候,别人和我多聊两句,大多数时候是被直接拒绝。”黄安新几乎跑遍了昆明大大小小的写字楼,却收获甚微。“跑几百家才有1家做培训。”黄安新说,但只要有1家做培训,黄安新就投入100%的热情和责任心去做好它。
         1年多的时光,黄安新逐步摸索企业经营的方向,积累了作为教育服务提供商的初期经验。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2012年,母校云南财经大学要找机构合作开办雅思培训,黄安新的企业成为云南财经大学的合作伙伴,双方共同创立了云财雅思品牌。从那时起,黄安新成为了一名年轻的校长,麾下有15名海归教师。
         通过引入现代西方的教学理念,加上强有力的师资力量支撑,黄安新的“云财雅思”迅速成为后起之秀。“我们的学生有拿雅思满分的,有被哈佛、伦敦政经、纽约大学等名校录取的。”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成果。接下来,黄安新还将把教育服务延伸到中学课程辅导,“我正在积极与母校临川一中、临川二中联系,希望接下来能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引入国内优质中学的教育资源,为云南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黄安新说。
         在黄安新的规划里,金凯瑞教育培训学校将提供“一站式”国际教育培训,即从3岁的幼教阶段到出国前的高中阶段,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英语教学服务。而对于“双创”时代的幸运儿,他希望自己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尽可能地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最贫困、最需要的地方,“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希望有我的一份力”。      

3. 创业者艰辛故事案例

  创业是一个成功的过程,成功也是一辈子的过程,看看那些创业者的  故事  ,感受他们的勇气,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  方法  。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创业者艰辛故事,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创业者艰辛故事一: 
     80后3D打印  创业故事  ,风投在国内3D打印的首笔投资项目
 
     这个80后小伙叫贺琦,一个自称创业界“纯屌丝”的青年创业者。
 
     创业两年,他获得乐博投资创始人、中国青年天使会会长杨宁500万元的风投,他和合伙人杨成也成了杨宁的徒弟。
 
     投资界人士都知道,这是风投机构2014年在国内3D打印领域的首笔投资。
 
     一起来看这个自称屌丝的80后小伙3D打印的创业故事
 
     撕掉工作签证回国创业
 
     1米82的高个,尚未脱去稚气的脸蛋,这是贺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殊不知,在被人认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3D行业,他已经摸爬滚打两年有余。
 
     “什么工作签证,什么绿卡,我们都不要了,回国!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2007年回国前,贺琦和4名室友趴在就读的加拿大某大学17楼宿舍阳台上,将工作签证撕得粉碎。
 
     “他们是不是疯了?”朋友笑他,在那时,不少人可是想尽办法移民加拿大,想享受那里的高福利政策。
 
     “我不想被现实束缚,总得拼一下,创造自己喜欢的生活。”贺琦说。
 
     回国后,在家还没待够一天,贺琦就被母亲“逮”去父亲的公司,当了一名包装工。随后,他一步步进入公司的核心部门事业部。“现在的公司管理有很大一部分是从父亲公司的事业部学起的。”在父亲公司三年,贺琦所在的事业部将销售额做到了1000多万元,占整个公司产值的三分之一。
 
     然而,陈旧的经营模式,让不满于现状的贺琦抓狂,“不能简单地做外贸,应该有自己的品牌。”2010年,在公司的经营思路上,贺琦与父亲第一次产生了冲突。
 
     “那时,天猫商城刚起步,我认为这是公司打品牌的最好时机,我家每年有400~500个新款式,随便挑一点到天猫上去卖,慢慢会有自己的品牌……”他将自己的商业计划书摆在父亲面前,没料到被全盘否定。
 
     在他父亲看来,做天猫不仅需要库存,还需要运营团队,就现状而言,一年有3000多万元赚,没必要分出精力去做经营之外的事。
 
     2013年,贺琦结婚了。他本可以过得舒坦、畅快。可就在这一年,他出人意料地辞职,创业!
 
     贺琦说,他骨子里不是一只“乖乖鸟”,而是展翅高飞的雄鹰。
 
     2012年  春节  ,他和父亲做了一次深入交谈,并将两份商业计划书摆在父亲面前,一份是单晶铜项目,一份是3D打印项目。
 
     这两个项目,贺琦在加拿大求学期间就接触过,其中,他的光纤激光器还申请过国家“3315”计划。
 
     因为单晶铜投资高、风险大,他最后选择了3D打印项目。
 
     结婚礼金做启动资金
 
     贺琦没有向父亲要一分钱,带着激情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
 
     他将结婚时所收的礼金和妻子的嫁妆全部拿出,凑了100万元,注册了公司———宁波乔克兄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乔克兄弟)。
 
     他的第一个合作伙伴是西安交大的几位博士。“他们做研发,产品由西安交大生产,双方品牌共享。”贺琦说,当初的合作形式是纯哥们合作。
 
     2013年年底,因为利益分割问题,双方停止了合作,贺琦的第一次创业历程戛然而止。他带着团队开始另外寻找合作伙伴。
 
     在朋友的介绍下,贺琦遇到了如今的合伙人杨成———万里学院的  毕业  生,他同样对3D打印充满了热情。
 
     “那时,我在代理杭州一家3D打印公司的销售业务,只要我们有需要,琦哥一定帮。”杨成说,贺琦直率的性格让他很欣赏。
 
     2014年年初,杨成索性关掉了自己的公司,全身心地投入到乔克兄弟中来。
 
     “公司组建初期,我们的团队10人就挤在几十平方米的办公室内。”如今,在鄞州商会乔克兄弟办公室已经拓展到100多平方米,他们还在一楼租了一个房间作为设备展示区。
 
     3D打印进军珠宝首饰领域
 
     “中国的3D打印很火热,但找不到一个出路。3D打印什么都能做,却又什么都做不了。”杨成说,就目前而言,低附加值的产业不适合3D打印,只有高附加值的产业才能支撑起市场。
 
     他们选择了珠宝这一高附加值、高利润的行业。
 
     因为,珠宝行业的制作方式仍沿用了失蜡铸造(失蜡铸造需要手工雕蜡模进行倒模铸造),可失蜡铸造法效率低、成本高、工艺复杂。一个普通  雕刻  师月薪至少6000元,一个雕刻部门需要3~5个雕刻师,光人工成本就需要十几万元,而完成一个蜡块雕版需要5个小时以上。
 
     “我们用3D打印两个小时能做7~8个雕版,而一台机器只需要8万元。”
 
     将产品卖入珠宝门店,打造门店、设计师、工厂三方合作的平台,真正做到珠宝首饰私人定制。
 
     贺琦估计,这一产值将达上亿元。
 
     在大赛中与杨宁结下师徒之情
 
     去年下半年,在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上,乔克兄弟受到了乐博投资创始人、中国青年天使会会长杨宁的关注。
 
     贺琦清楚地记得,当天,他们将设备摆在大赛门口的过道上,一个青年男士在他们的摊位前转了又转,当时他们并不知道对方是投资圈内的知名人士杨宁,只是互相留了号码。
 
     没想到,几天后,杨宁和他的合伙人竟然神秘地出现在乔克兄弟的会议室内。“我正在开会,没想到他竟会亲自到我们这样的小公司来考察。”
 
     “他根本没与我们聊项目,而是聊团队管理,为人处事各方面。”贺琦说。
 
     不久,杨宁决定向乔克兄弟投入500万元,并收了贺琦和杨成为徒弟,还为乔克兄弟提供了专司国际事务的律师。
 
     今年,杨宁还将推荐乔克兄弟参加CES(北美消费电子展,全球最大的电子展之一),介绍雷军等业界精英与他们认识。
 
     大学生创业大赛后,乔克兄弟的销量增了三四倍,但贺琦和他的团队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开始向珠宝细分市场进军,用一种新模式颠覆传统产业。
 
     此外,他们还与杭州某扫描公司合作,进军利润更高的齿科,用3D打印改变齿科的传统  商业模式  。
 
     杨宁在各个场合不止一次说过:“3D打印出现后,我与很多公司有过密切交流。乔克兄弟所做的跟大部分公司不同,他们专注于利用3D打印去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并以此来创造更多的可能,他们的  企业     文化   也有很强的凝聚力,我们有非常大的信心。”
      创业者艰辛故事二: 
     杭州米趣创始人毛靖翔,开着玛莎拉蒂招人才的创业精英
 
     毛靖翔,杭州米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浙江大学本科毕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沃顿商学院MBA,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国家“5050计划”最年轻成员,浙江省“__”史上最年轻的入围者,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30岁以下创业精英,2014世界杭商大会青年领军人物20强……
 
     漂亮的履历,超高的颜值,这个北京的小伙,把梦想扎根在杭州,想成为中国的埃隆-马斯克(特斯拉创始人)。
 
     16岁计划走  创业之路  ,大学时小打小闹奠定基础
 
     从小到大,毛靖翔的成绩一直很优异,一路保送,标准的“学霸”。
 
     “其实,我这个人懒,总想着‘投机取巧’。总想着用最少的力达到最大的效果。”毛靖翔笑着说。
 
     16岁,他就计划着将来一定要创业。“读书的时候,CCTV2套有个节目,马云、李彦宏都有在上面讲过自己的创业道路,那时候我就觉得,一个时代到来了,一定要抓住机遇。”
 
     高考的时候,毛靖翔选择了浙江大学,这和他之后选择杭州开始创业的理由是一样的。“这里有和北方不一样的文化,也有着更自由的创业环境,能尽情折腾。”
 
     同学们在打游戏时,他成立了教辅班正在校外发传单揽生源。“不影响专业学习的时候,我就往校外走,毕竟只有走出来才接地气,才知道大家需要什么,我能给什么。”毛靖翔说。
 
     他看到当时的紫金港校区附近没有小旅馆,就办了酒店式公寓;当禽流感爆发学校封闭,学生无处娱乐的时候,他创办了美食工坊。后来因为  出国  继续深造,他将小事业转手,如今,美食工坊成为浙大最大的餐饮连锁,酒店式公寓也变成6家店。
 
     租下一套两室一厅,成为梦开始的地方
 
     一开始,家人帮他规划的未来,是留在美国随便找家投行或者在国企里谋一份稳定职业。可他觉得,年轻就是资本,“再不疯狂就老了”。
 
     回国后,带着行李直奔杭州,四个同学一起租一套两室一厅,吃饭睡觉工作圈在里面,每天在房东留下的小黑板上展开头脑风暴。
 
     “创业是痛苦的,没有一帆风顺的,但是要学会享受过程。回头来看,记住的不是成绩,而是一点一滴辛苦的片段。”毛靖翔认真地说。
 
     作为家中的独子,毛靖翔的童年是养尊处优的。有一次,家人带他去乡下,他脚踩在泥地里,都会嫌脏。5岁那年,妈妈把他送到农村一个远房亲戚家,呆了3个月,体验生活。“这是真实版的《变形记》,回来之后还是有点改变的,苦啊累啊的,都不是什么事情了。”说起来,他现在还挺感谢妈妈的严厉。
 
     员工想创业我来投资,会议室里开会,都是站着
 
     如今,主打互联网  广告  和游戏的米趣公司已经走上正轨,市值达到20亿。
 
     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合作,离不开合理的机制,更离不开开放的企业文化。
 
     在米趣,毛靖翔鼓励所有员工自主创业。“员工有好的想法好的  创业项目  ,我会做早期投资,失败了,没关系,继续在公司里好好干活。”毛靖翔说,公司其实就是一个孵化器,投资就算打了水漂也是正常的事情。
 
     在米趣,会议室只有桌子,没有椅子。毛靖翔说,以前坐着开会,就会闲扯,最长的一次会开了4、5个小时,太浪费时间了。为了提高效率,他将会议室的椅子全部撤掉,“站着累,大家都不愿意多站一分钟,所以会把该说的话都说清楚就好,效率也高了。”
 
     毛靖翔在公司里,一再强调,不要失去“狼性”。每个创始人都会拿出2%-3%的原始股,放进对赌股权池。公司每年都会对合伙人进行业绩考核,没有达到目标的,股权会被稀释,做得更好的则拿到更多。“我不怕公司上市的时候,我变成小股东,我只怕我们几只狼放在羊群里面,会逐渐失去狼性。一个公司规模再大,失去了对创新和创业的热情,早晚都会倒。”他说,与其一味地压榨员工劳动力,不如与创业伙伴一起实现梦想。
 
     开着豪车当优步司机,不为赚钱只为寻找人才
 
     2014年,高新区(滨江)科技园盛传一个故事,有家公司的CEO开玛莎拉蒂当人民优步(uber)司机。说起这件事,毛靖翔笑了。他说,当人民优步司机就是为了招人才。
 
     当时公司需要用户界面设计方面的人才,中国美院的学生最合适。他就守株待兔,特地找美院学生拉活。“一上车就搭话,我就问人家的专业,有没有兴趣到我公司来,还给他讲我们的企业文化……”毛靖翔说,他当司机从来没有收过钱,就单纯想招人,没想到还真被他招到了。
 
     为了招聘,他也是蛮拼的。所有的社交软件,他都安装了。还让公司的男程序员在网络上佯装成美女,搭讪其他公司的男程序员,再把人才撬过来。
 
     现在,毛靖翔偶尔也会上一些节目,他说,自己不是那么高调的人,但是参加节目的一个好处,就是利于招聘。“上了一次节目,微博粉丝量就噌噌往上,打开私信,就是好几百封,都来不及回复。”
 
     毛靖翔有一句  口号  ,“我不是高富帅,但是我要让我的员工变成高富帅!”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很多员工都死心塌地跟着他。
 
     钻石小鲜肉有女朋友啦,40岁时他还要帮助其他人上市
 
     工作之外,他也只是一个27岁的小伙。喜欢音乐,不仅会写歌  唱歌  ,还会钢琴,萨克斯和吉他。学了十几年的美术,4岁获得过国际比赛金奖,作品在中国美术博物馆里展览。他还喜欢打  篮球  ,喜欢旅游。
 
     温和的男生都有一种宠物情结。毛靖翔有一只7个月大的灰色泰迪,名叫多米,常常跟着毛靖翔上班。
 
     很多人都关心,毛靖翔的个人生活,他倒是很实在:“我有一个谈了8年恋爱的女朋友,大学同学,感情一直很好。”
 
     他的目标是,30岁的时候,公司上市,一家公司在国内A股上市,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之后,我就结婚。”
 
     他说,40岁的时候,他要帮助其他人创业、上市。“帮助别人完成梦想,很有意义。”

创业者艰辛故事案例

4. 创业艰难的励志故事

      无论是谁,创业都是艰难的,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坚持住,那么创业艰难的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创业艰难的励志故事:一老板白手起家艰难创业路         说到私企老板,大多数人会认为他们过着高高在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其实,资金是一步步积累的,生活是一点点改善的,老板们劳动成果的取得,也是辛苦和汗水累积的。这是采访刘金柱时感受最深的一点。在晋城,只要做单位的制服,人们都会想到一个名字金柱服饰,晋城人不光喜欢金柱制服,更津津乐道这个企业的老板。刘金柱从白手起家到如今的小有成就,有不同版本在人们中间传说着,但是提起金柱服饰的创业史,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艰苦曲折。
         童年的贫苦
         刘金柱是河南桐柏人,5岁时父亲去世,10岁时母亲也离开人间,刘金柱从小与俩姐一哥相依为命。“我并没有像别人那样,守着穷苦,演绎传统的生活模式,尽管我的两个姐姐至今务农,但我们兄弟俩分别接受了高中、大学的教育,这些得感谢我穷苦的家庭中锻炼出的那种宁折不弯的性格。”刘金柱静静地吸了一口烟,若有所思地对说。
         没有父母的家庭那种穷困是可想而知的。好在他天资聪明,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每逢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买新的年画贴在自家墙上,他们家从没买过一张年画,因为只要有一分钱,兄弟姐妹们都要积攒起来用于生活和上学。可是他们家的墙上却贴满了他兄弟俩的奖状,这是他们家惟一值得骄傲的事情。
         也许是这些奖状的激励,也许是生活的磨炼,他从此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不论多苦、多穷,一定要走出一条不同于常人的生活模式,他要走属于自己的路,将来要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个决心和信念一直鞭策着他。
         1987年到1990年的高中生活很快过去,毕业那年他顺利考上高等学府,而且成绩在全县排名第七。
         登报自我推销
         大学毕业后,刘金柱邀了五六个同学南下广州闯市场,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他们各自只带足了单程路费抵达广州,来时就已经做好了不干出点名堂来决不回头的心理准备。初到广州的那一段日子,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让他们不知所措。随后的日子里,其他同学都相继打道回府,他是同来广州的同学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两年以后,他带着丰富的企业管理知识和超前的市场经营理念回到内地。
         1996年,刘金柱来到了山西晋城市,当时的晋城对于他来说是个陌生的城市。在这里他萌生了一个想法,他从晋城邮局向山西日报社发了一份传真,要求登个求职广告。他记得很清楚:是5月1日的报纸。那份求职广告刊登以后,找他的人特别多,在众多商家中他选择了壶关的一个保健品厂家。从此,他留在山西,开始对晋城的市场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以后的日子里,刘金柱在一汽车责任有限公司当了两年副总,他所接触的商家涉及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对商界也有了较深的认识。相继做过旅行社助理、服装厂部门经理、服饰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尽管刘金柱的职务在变、部门在变,所应对客户和市场也在变,但是自己鲜明的个性和早已练就的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本质精神始终未变。
         开始自己的事业
         随着对晋城乃至对山西服装市场的了解,刘金柱看中了一个能让自己大展拳脚的机会。今年年初,他带领一部分人员加盟了黑马责任有限公司专搞服装项目,创出了一个全新的服装品牌――dcl服饰。
         他投资100多万元购买了设备,许多具有丰富经验的技师知道他要做服装的消息后,主动找上门要求来他的厂里工作。人员的问题解决了以后,他开始对市场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当时晋城的制服和统一服装的销路很好,于是,他马上转行,开始和单位合作,生产加工统一的服装。刘金柱亲自抓生产、销售和经营。凭着在广州的销售经验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他的服装厂生产的产品受到订货单位的肯定和好评,订单源源不断地送上门来。
         他抓住了这个市场潜在的商机,开始进口更先进的设备。他将自己解放出来,专门研究一些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信息,以一个小的地级市的经营规模,生产出的产品远远超过了同行的水平。
         刘金柱说,这一路走来,虽说有过太多的辛酸,但毕竟锻炼了自己,对市场及管理等有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也在一天天促使自己试图开拓自己的事业。他说:“我不想做一个守摊子的人。人生充满选择,稍有迟疑,命运就可能改变方向。我想抓住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机会。”
         创业艰难的励志故事:从负债20万到身家百万的创业传奇         失掉幼师“饭碗”干起洗碗工
         孙秋苹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和那个时期的大多数人一样,她平凡而又普通。
         高中毕业后,她就到了一家企业幼儿园做幼师工作。但是1996年年末,这家企业却忽然通知她由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好,幼儿园解散了。
         当时毫无准备的她“蒙了”,生活一下变得空虚起来。而在她失业不久之后,丈夫也下岗了,家里顿时没有了经济来源,而孩子还在上学,为了生活,怎么办?只能另外找一份工作。
         她说,那个时候,感觉自己做了一场噩梦。但现在回想起过去她对那一段生活同样也心存感激,正是在洗碗中,给自己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1997年到2001年,孙秋苹在别人的帮助下在长春一家宾馆的日本料理店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涯,成了一名洗碗工,每个月只能拿到不到500元的收入。
         一年就当上前厅经理
         至今,她仍然能记得到料理店刷碗的第一天她所学到的第一句日语,“把洗完的盘子都拿过来。”在上班的第一天早上,厨师长——日本人金田三郎用日语给她分配着工作。
         当时,她从来没有接触过日语,听完后,根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金田三郎又用日语连续说了几次,但她仍没有任何反应,这让金田三郎非常恼火,随手就把一个炒菜的勺子扔进了洗手池中,非常生气地走了。
         事后,厨房中的同事告诉她,厨师长只是让她把盘子拿过来。通过这件事,她充分意识到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懂日语就无法工作下去,就在当天的下午,她学会一句简单的日语“下班了,您慢走。”在当日下班的时候,当她用这句生硬的日语与厨师长道别时,厨师长显得非常吃惊,随后就十分高兴地也用同样生硬的汉语告诉她,“你是一个很努力的中国人,一定会有发展的。”
         随后,她便很努力地学习日语,下班后的大部分时间她都用来学习日语。当厨师长知道后,便开始提拔她,并将一部分日本料理的技术传授给她。
         经过了短短的一个月后,她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对日本料理的敏感,被调入了后厨。在后厨的近一年的工作中,她基本上掌握了日本料理的做法,同时她的勤奋也被日本老板看中,在1998年提拔她成为料理店的前厅经理。
         到了2001年左右,这家料理店已经成为了长春小有名气的料理店,而孙秋苹的勤劳与管理经验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于是不断有其他的料理店请她过去工作,其中有的料理店竟开出了年毛利润5%的提成与一个月2000元的工资,当时她的工资和他们所开出的优厚条件有着几倍的差距,但她那时只有一个想法,“是这里培养了我,只能是店里不要我。”
         自己开店就遭遇非典
         到了2001年年末的时候,这家料理店的老板开始转行进行出国劳务,结束了在中国的料理店的生意,这样孙秋苹不得不再次失业了。
         但此时的她已经不同于5年前的那个失业的幼师,而是一个拥有丰富日本料理店经营管理经验的业内高手。
         于是她又来到了长春市的另一家日本料理店担任店长,但她的管理方法很难与家族式管理企业相融,于是一个多月后,她辞职离开了,随后,她又陆续试了几家,但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既然这样,为何不自己开一家店,自己做老板呢?她狠了狠心,自己干!说做就做,在经过短期的准备后,她向银行贷款20万元,又从亲戚朋友处借来了一些钱,终于在2002年10月5日,开设了一家规模约160平方米的日本料理店。
         她凭借着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对行业的熟悉,在开业仅仅一个月后,就把小店经营成为了长春市比较有名的日本料理店。按照她的设想用不了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把银行贷款还清。
         但也许是命运故意在考验她,开业刚刚几个月后,她就遇到了自己事业上最大危机——非典。
         “在那个时候,每天的顾客寥寥无几,即使周末的时候店里顾客也很少,一个月最少要赔3万多元。”现在她回忆起非典时期的状况,仍然深有感触。
         当时很多饭店基本都处于惨淡经营的状况中,有的甚至“不堪一击”就在此期间消失了。
         为了迅速扭转这种状况,她开始筹划为各个学校以及医院送日本盒饭。她的勤劳再次帮助了她,2003年上半年,有一个教授在她的店里订了一份盒饭,为了让这位教授能够吃上热乎乎的盒饭,她特意打车从同志街将盒饭送到了教授家。
         当时这位教授十分感动,并将她的盒饭向学校的同事宣传,而她打车送盒饭一事也成了业内人所熟知的故事。
         到现在,很多学院的老师和教授都是通过盒饭与她成为朋友的,并成为了她店里的常客。
         同时,“打车送盒饭”也使她赢得了信誉,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一些人依旧到她的店里吃饭,她终于挺过了那段困难时期。
         一个答案拉来一批客人
         2003年的6月份,孙秋苹在长长出一口气的同时,开始全力发展自己的日本料理店。而其中的一位日本客人更是给了她很大的启示。
         据她介绍,在2003年的6月份,店里来了一位日本老人,在此之前,这位日本老人曾去过长春市的几家料理店,但都觉得不甚理想。而当别人把孙秋苹的日本料理店介绍给这位日本老人的时候,老人刚开始也没把这个小店放在眼里,来到小店,就给孙秋苹来了一个“下马威”。
         “我给你出一道题,如果你能答上,我就在你这里用餐,日本的清酒多少温度最为适宜?”在日本,是以清酒来衡量料理店是否正宗的。
         “人体的温度最为适合37摄氏度。”当这位日本老人听到这个回答时非常兴奋,因为在他曾经到过的长春的另几家日本料理店的负责人都没有能够正确地回答出这个问题,而在品尝过她做的料理后,老人给了她一个最高也是最亲切的评价,“这是我们家乡(日本)的味道。”
         此后,老人每次来到长春都要到她的店里来品尝,并不断把她的料理店介绍给自己的朋友。有了这次经历,孙秋苹更是看到了服务细节所带来的益处,更是从服务细节来提升整个料理店的水平。
         在她的料理店中细节也是无处不在,打开牙签盒,16根牙签呈正方形整整齐齐的摆放,墙壁上的木制窗棂被擦得几乎没有一丝灰尘,孙秋苹说:“每天她都要戴上白手套对每个窗棂进行检查以确保清洁,日本人是非常注重就餐环境清洁的,可不能小看了这一点。”也就是通过这种服务,她的料理店迎来了更多的顾客。
         现在,孙秋苹当年创业时欠银行的20万贷款已经完全还清,并已经有了近100万元的个人资产。
         而她也有了更大的目标,要把自己的店铺在现有的基础上规模再扩大一倍,争取把店开到日本去。
         “大不了从头再来”
         记者:为什么要想到自己做料理店的生意呢?
         孙秋苹(以下简称“孙”):在我所工作过的料理店中,有很多服务人员都与老总有着亲属关系,根本说不得,命令不了。而我在工作方面,对员工素质要求很高,很多人会适应不了,所以很难和这些人进行合作,惟一的方法就是选择离开,自己开店。
         记者:既然您选择了自己开店,那么您对店员近似于苛刻的培训和管理,他们能够接受吗?
         孙:他们根本就不能接受,人是有惰性的,如果不催促就会懒惰下来。为了表示与我的管理方式的对抗,他们曾经联合起来进行“罢工”以示抗议。(笑)但我告诉他们,现在的严格要求,并不是为了我个人,你们现在是一个打工者,如果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学习,将来到任何地方也只能是一个打工者。如果你们能够过了我培训的一关,将来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能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于是,原来一个个普通的员工现在都很优秀。
         记者:在非典时期,您的料理店经营出现了问题,您有没有想过放弃这一行业呢?
         孙:当时的非典,确实给我带来了一个沉重的打击。我也曾想过,是不是我只能做一个打工者而不能做老板呢!但又一想,我的日语老师在70多岁还能考上汉语研究生第一名,一个70多岁的人,能够在经过几次失败后,仍然努力并得到了最后的成功,我比她要年轻得多,也比她更有时间,只要我努力,我应该能够成功,于是就咬着牙硬挺,大不了从头再来,事实证明,坚持下来,我成功了。
         记者:在商家经营中,很注重开店的位置,但您的店铺没有选择开在繁华街面,而是开在了一个小胡同里,您当初为何要选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开店呢?
         孙:我选择在这样的小胡同开日本料理店,并不是要节约成本,而是把每个月节省出来的6000元资金全部用来采购日本料理的原材料上,以此来保证日本料理原有的风味。用正宗的原料做正宗的料理,这也是我的料理店如此兴旺的原因之一。
         记者:您的店员都很出色,那您在店员的管理上有什么独特的经验吗?
         孙:在我的管理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工作时间就是工作时间”,自己与员工只能有一种店员与老板的关系,奖惩制度也极为严格。而在工作结束后,员工们可以提出自己在这一天中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大家在一起讨论。如果讲的有道理,就在下次工作中听从他的意见,这样就能把因工作中形成的老板与店员之间的矛盾化解,而员工的意见也得到了尊重,他们能够更加努力地工作。
         【创业感言】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在五年前的时候,就抱怨没有抓住十年前的那次财富机遇,五年后的今天,又开始抱怨没有抓住五年前的那次绝佳机会,相信再过五年,他们还会抱怨没有抓住今天的机会。其实,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机会,任何时候都有很好的机遇,关键是你能否察觉到它的存在,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做好它。只要你用心了,努力了,任何时候都不会迟的。”
         创业艰难的励志故事:赶集网ceo杨浩涌         冲动创业,跌撞成长
         把美国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Craigslist搬到中国去——这个想法是驱使杨浩涌当年回国创业的主要原因。当时的他,“对中国互联网一点儿也不懂”,但就认准了分类信息网站是个好东西。
         “我觉得它(Craigslist)有那么多人在用,就一定是有价值的。”他说,“许多伟大的产品都是这样,不论社交网站还是搜索引擎,在早期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商业模式,但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杨浩涌并没有想太多,一心抓紧时间回国,想抢在别人行动之前占领先机。回到北京后,他和一个兼职学生在两个月内完成了网站架构。2005年3月,网站上线。但不久后,全国突然涌现出1000多家分类信息网站。手里只有凑来的10万美元,杨浩涌不得不思考这笔钱应该花在哪里、怎么花。
         当时,国内大部分网站效仿Craigslist的做法,设立许多城市分站,提供多种服务类目,却似乎有点水土不服。杨浩涌决定先不在全国铺开,而是单点突破,集中资源拓展北京市场,并且只专注于租房、二手货和交友这三个品类。
         “创业早期还是专注点好,其他城市又够不到,没有那么多资金。”在他看来,要赢,就要拿自己的优点去打别人的弱点,全力攻占一个“山头”。当时全国的同类型网站中,只有赶集网专注北京市场。
         回顾这次“说走就走”的创业经历,杨浩涌坦言并不是精打细算的结果,初期也没有想过赚钱,只是想把运营做起来。“创业者就是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很多事如果一眼就能看得十分清楚,可能就不会只有这么少的人去做,也不可能最后做成的只有一两家。”在他看来,只要一个产品“有用”、“有需求”,最终一定能找到商业模式,实现商业价值。
         但最初的4年,杨浩涌和他的团队却是“苦熬”过来的——公司缺的不是干劲,而是资金。2008年赶集网融资时恰好遭遇金融危机,许多有意向的投资人放弃了投资,而终于拿到一份投资意向书的杨浩涌,却为这份合同足足等待了11个月,“这对任何创业公司来说都非常煎熬”。在收到资金前的3个月,公司账面上的钱已经用光,杨浩涌只好带领员工拼命做销售,接广告。最揭不开锅的时候,公司也没有裁员,而是鼓励员工回家休假,高管不拿薪水。
         熬过这段低谷,2012年的中国互联网迎来了团购这个大风口,赶集网也迎来了成长的高峰期,网站流量激增。到2012年,公司因为新业务需要从几百人一下扩张到近2000人。但对这次扩张,杨浩涌将它认定为“决策失误”。
         投身于团购泡沫中的赶集网,在主营业务还没有盈利的情况下,又匆匆新开一条战线。这对公司运营构成了极大的挑战。短短几个月内,国内的团购企业已经厮杀得十分惨烈,赶集网的团购业务在6个月后不得不叫停,裁掉大量员工。
         经历了这件事,杨浩涌发现从前公司太专注于技术,欠缺管理方面的经验。“任何一个创业公司在快速扩张的时候,不能只专注于业务本身,还应该关注团队建设,包括组织的流程,这也是我在中欧学到的。”他说,“团队要跟着创业者一起成长才行,如果有一个短板,整个公司就会受到影响。”
         朝内看,而非向外求
         现在的赶集网已经历数轮融资,不再会有当年资金断裂的窘迫,摆在杨浩涌面前的也不是“风口在哪,要去做什么”的问题。他似乎又回归到刚刚创业时的风格:专注。
         如今,赶集网的分类信息业务保持着150%的增长。杨浩涌认为,公司可以开拓的新业务很多,但更重要的是把本身的业务做大做强。“现在跟之前不同了,我们更多的不是去考虑应该介入什么新业务,而是如何将一家上千人的公司经营得更持久,让它发展得更长远。”
         在杨浩涌看来,自己已经站在了风口上,只要不出现重大失误,业务就会快速增长。然而,这个时代对互联网公司的要求更高,不但要有过硬的产品技术,更重要的是打造优秀的团队。
         “过去我们考虑的总是业绩能增长多少,要进入哪个行业,很少去看公司内部还有什么需要改变。现在我考虑得更多的是组织结构是否合理,效率是不是更高,团队的人才培养是不是可以更好,整个体系能否更加完善。”
         转变思路的杨浩涌在公司内部实施了许多新举措,比如对1000多人的直销和渠道团队提出新的要求——除了达到销售业绩之外,还需要向公司其他业务输出人才;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上,公司推行虚拟股,鼓励员工内部持股,公司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回购股票,或鼓励内部孵化项目去融资;产品研发部分采用HRBP制度,帮助每个团队梳理人才,制定激励机制,挖掘产品设计方面的“好苗子”。
         作为一家大公司,赶集网在组织架构上也有所调整:上百人规模的产品研发团队划分为若干“小分队”,每个小分队维持在五六个人的规模,最多不能超过10个人,其中安排一位项目负责人。一方面方便了考核,另外一方面保证了研发速度。
         “二三十个人一起写代码,就容易吃大锅饭;变成几个人的小团队,你做不好,其他人都能感觉到,更容易考评。”与此同时,绝大部分项目以一两周为周期推进,这在传统行业,包括传统软件行业都是难以想象的。杨浩涌举例说,在公司内超过一个月的项目往往是内部架构重组,代码重构或重大功能开发,高层必须过目;小的项目都会非常颗粒化,以保证推进速度。
         杨浩涌将大部分项目的决策权放给团队,自己只盯大项目的推动。“最终的KPI以及年终期权激励都跟项目结果挂钩。我不需要监督大家中间做了什么,结果好,就会得到激励。”
         俗话说,CEO的工作就是融钱、定方向和找人。对杨浩涌来说现在又多了一个任务——梳理流程。“‘大公司病’其实每个公司都有,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反省。”他说,“最近我们还在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之前公司快速发展期间,我们强调风险控制,流程的梳理要更规范化。现在回过头来,又必须强调授权。”
         比钱更重要的是过程
         虽然已经在这个领域打拼了10年,但杨浩涌认为,生活服务领域的机会其实才刚刚到来: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生活服务的提供者组织起来,更高效地向用户提供服务,这将是下一个大趋势,“生活服务是比电商更大的蓝海”。他指出,在许多成熟市场,生活服务领域的产值占GDP比重超过了70%,而在中国,这个数字第一次超过50%。
         如今,赶集网已经将越来越多的重心转向移动互联网,今年来自移动端的流量已经超过60%,而这个数字在去年只有30%。
         对于一些专注单一业务的垂直类网站,赶集网已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杨浩涌将这种“反向侵蚀”现象的原因归结于两点:一是不同的战场,二是降维攻击——赶集网在三四线城市的流量几乎都来自移动端,在获取用户成本上也比一些垂直类网站要低。
         “以招聘为例,它们每天的简历大概在2万到4万份左右,而我们每天新增十几万份简历。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关注基层劳动者的需求,把这些用户的体验做好,就有价值。”许多垂直类网站的商业模式是收取会员费,将许多用户挡在了门外。
         杨浩涌认为,分类信息网站的平台优势和各分类互补协同的规模效应更为明显,“对于用户来说,在赶集上找到工作,会产生一定的用户黏性,之后的租房、买房、生活服务等需求也会在上面解决。”在今年赶集网的整体营收中,有40%~50%来自招聘业务,招聘销售额全年预期达到7亿~8亿元。
         10年前涌现的1000多家分类信息网站,现在大都不见了踪影,杨浩涌却坚持了下来,原因就是一种享受过程的心态,“越做到后面,越不是钱的问题了”。
         “赚得再多,也就是一个房、一辆车,吃好一点,出去玩一玩。”他说,“目的在于过程。创业的过程中有各种问题,想办法解决。发现很多人在用它,觉得它有用,这就又回到了当时为什么回国创业的初衷。”

5. 现代名人艰辛创业故事

   
     随着社会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展现在社会发展中。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更多的展现在创新和创业发展的基础上。在这个创业社会中,有很多名人创业的故事在激励着我们前行。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一      “红牛之父”从年薪92元到身家650亿 
     在《2015年胡润百富榜》上,有位隐形而低调的富豪。他亲手建立华彬帝国,业务横跨体育文化、旅游休闲、功能饮料、国际贸易、房地产及物业管理等诸多领域。他就是华彬集团董事局主席严彬,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泰籍华人钜富。 
     提起严彬,很少有人知晓。不过,提起他创立的“红牛”饮料、北京华彬国际大厦、北京沃德兰乐园等,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这些专案的持有者。 从一个落魄异邦靠卖血求生的青年,到富甲一方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华商;从一个下乡插队的知青,到游走于中泰高层的巨贾;这个当初贫困潦倒的穷小子,是如何一步步修炼成身家百亿的“红牛之父”的? 
   
     害怕穷困,不得已到泰国寻出路 
     1954年,严彬出生于山东一个贫穷的家庭,16岁初中毕业,作为那个年代必须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他来到河南省林县插队。在这个与山西交界的极贫困地区,他干了整整一年,只得了92元钱。这一年里,他没见过几眼白面,天天吃的是红薯。 
     后来,太害怕穷困了,所以他选择去泰国寻找新的生路。 
     初到泰国,身上没钱,没饭吃,严彬曾卖血度日。所以,当找到一个肯收他打工的老板时,老板问他要多少工钱,他的回答很简单:管饭。与严彬一起在唐人街打工的学徒中,还有两个来自昆明的大陆人,他们三人都吃得特别多,而身为北方人的严彬比那两个南方人更能吃。老板娘不高兴了,说:北方佬吃得真多!于是,他只好每顿就吃一碗,然后自己拿工资去买米,煮熟后用酱油拌著吃。 
     打工期间,严彬特别勤快。别的学徒都是睡到8点钟才磨磨蹭蹭起床,而他5点钟就起来打扫院子,做好工前的准备工作。结果,不到两个月,他就被老板任命为经理。 
     正是因为这种常人做不到的毅力和坚持,严彬经过多年打拼,终于在30而立之时,于泰国创办了华彬集团,主要经营物业、旅游、国际贸易等业务。后来逐渐成为当地华侨中非常有实力的企业。 
     第一桶金来自房地产 
     严彬说:“每个成功人士的第一桶金都是最艰苦的,我真正的第一桶金是来自于的房地产,那一次的房地产赚了那一栋楼,现在这个大楼还在曼谷的市中心,虽然装修老一点,但是历史的见证。” 
     泰国曼谷的华彬大厦位于曼谷市中心素坤逸路6巷,商业地理位置相当于北京的西单,共有两幢大楼,租住着300余户公司。大厦左边8米处是五星级的索菲特酒店,右边10米处是四星级的王朝酒店,后面5米处是准五星级国际公寓奥米尼大厦,前面则是一座铁门紧闭的城堡式富豪私家花园别墅。 
     在大厦方圆200米的范围内,还分布着着名的万豪酒店和喜来登酒店等。与这些建筑相比,华彬大厦在泰国房地产界的档次并不高:房屋老化、设施陈旧、保安不严……但就在这座大厦内,严彬设立了曼谷的主体办事机构,包括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华彬公寓管理公司等机构。 
     豪赌“胡子工程”,市场敏感靠悟性 
     能够获得成功的人,往往骨子里都有着冒险精神,严彬虽然低调,然而他的每一次投资,都是一场豪赌,虽然这赌局经过了缜密规划。 
     1995年对于华彬来说是有着突破意义的年。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在北京买下了当时的一座烂尾楼,后来将其开发成北京CBD的顶级商务楼华彬国际大厦。 
     当时华彬大厦拖了12年之久,是个“胡子工程”,也是没人敢接的烫手山芋。当时严彬找一位商业银行行长贷款,这位行长不无揶揄的说:“这楼在长安街旁立了12年了,谁要是还能把它建起来,我就从楼上跳下去。”加之当时中国还未实行房改,房地产市场还无从说市场化、商品化,其运作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严彬却赌赢了。如今这里经常能看见各国政要、大公司董事长和名人出入。大厦门口也常年摆放著宾利和劳斯莱斯这样的高档车。泰国驻华使馆也曾位于大厦内。 
     市场敏感这个东西,严彬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市场敏感书里是没有的,关键是你是不是注意这个东西,是不是很冷静地去看待市场,企业到了一定程度,市场是第一位的。你不会做市场,不会看到你自己的消费人群,不会找出自己的市场空间,什么都是假的。” 
     严彬补充道:“1997年成功应对亚洲金融风暴就是例证。这点可以不惭愧地说,很多人都佩服我。从中国大陆来到泰国的人,能在金融风暴的前半年就把财产变成现金全调回大陆了,不敢想象呀。其他的企业都是拿美金在投,而且当时国家币值贬值近两倍,我反而是在赚钱,泰国的金融界提起这一点,都冲我伸大拇指。泰国华人也好,泰国企业也好,都没有这个敏锐度。这个还是要靠悟性。我每天晚睡早起,看很多报纸,中文的、英文的,动脑筋去琢磨。” 
     当然,严彬的投资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也曾遭过重大挫折。1994年的时候,华彬集团向昌平南口镇承租1000多亩土地,兴建沃德兰乐园,该乐园建成将成亚洲第一大的乐园。然而该专案最终却因未曾公开的原因而夭折,成为亚洲最大烂尾楼,随着2013年开始拆除,曾经的童话也终于梦碎,也成为严彬永远的痛。 
     耗费两亿做推广,“红牛”红遍中国 
     红牛功能饮料诞生在泰国,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发明这种饮料之初,正是泰国经济开始起步的阶段,这种以各种营养成分巧妙配合,能够提神醒脑、补充体力、口感好的饮料,很快就博得了人们的喜爱。经过长期不懈的辛勤耕耘,红牛先后在东南亚、中欧、澳大利亚等地逐步扎根,并且向四周各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不断扩大市场,目前已经成为行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品牌。在世界功能饮料行业中,“红牛”以销售总量和进入国家地区最多而闻名。其中,仅仅在泰国一地,年销售量就达到了10亿罐瓶. 
     1995年,严彬开始回国投资。当时他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红牛”饮料对社会人群的意义,遂将“红牛”引进中国,在深圳特区成立了中外合资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因此,严彬也被称为红牛进入中国的牵牛人。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年红牛进入中国市场时,卫生部曾就功能饮料的试验、审批等程式专门到国外进行了一段时期的考察。后来,经过卫生部审批,“红牛”才得以进入中国。由于当时中国还没有能量饮料的概念,因此有关部门将红牛饮料定义为特殊用途饮料。 
     当年“红牛”进入中国市场时,中国还没有能量饮料的概念,因此有关部门将“红牛”饮料定义为“特殊用途饮料”。红牛作为一个高价位、具有鲜明功能性的产品,第一年仅市场推广就耗费了两亿人民币。初期可以说走得很艰难,第二年后“红牛”才真正红遍大江南北。“累了困了喝红牛”的广告语被亿万消费者所熟知。 
     1998年10月,红牛建立北京生产基地,并将总部设立在北京,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是当时北京市最大的中外合资饮料企业之一。 
     严彬说:“企业到了一定程度,市场是第一位的。你不会做市场,不会看到你自己的消费人群,不会找出自己的市场空间,什么都是假的。” 
     后来,红牛成了全国声援申奥活动的著名企业之一,并举办了各种活动支援体育事业。当时红牛的口号是:为在改革开放中自强不息、蒸蒸日上的中国人民添力加劲。截止目前,红牛饮料仍占据着中国功能性饮料很大的市场份额。 
     站着睡觉的工作狂,用人不拘一格 
     有些公司为上市心机用尽,有些行业翘楚却坚持不上市,如华为、娃哈哈等,严彬和任正非、宗庆后一样,也拒绝上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严彬曾表示,“企业责任更多,有些人辛辛苦苦攒了一点钱,别去玩股票,好好干点实业的事都好。” 
     严彬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人。在2012年接受采访时严彬称自己是站着睡觉的,“我5点就起来,早起脑子才清楚,我属马的,马睡觉是站着睡”。“一年在全世界已飞了1300多个小时,共117天在飞机上,1分钟的成本是人民币40万。”而当年在建华彬国际大厦时,他一天能上下往返20次,检查每一层,看为什么出问题。 
     严彬用人不拘一格,好启用年轻人,往往能收到奇效。他认为“年轻经理人有朝气、视野广泛、善于学习,观察敏锐透彻、想象丰富新奇、勇于弃旧图新、善于随机应变”。 
     2003年,严彬决定任用当时年方33岁的方伟忠接任红牛中国区执行总裁,另一大将郭杰原本只是福建地区的一个代理商,也是偶然被严彬发现,就一步步提携成左膀右臂。而两人此后在华彬的表现也着实不同凡响。 
     为人低调,淡看繁华 
     经过20多年的时间,严彬已经使华彬集团成长为一个集体育文化产业、旅游休闲度假、功能饮料、国际贸易、房地产及物业经营管理、矿产资源等多种产业的跨国投资集团公司。该集团在新加坡、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瑞士等国都设立了分支机构。 
     将华彬集团做成这样一个庞大的企业,严彬本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在他低调行事风格的影响下,外界自然了解不多。据一位曾经在其集团内工作的员工透露,严彬的性格比较“强势”,多数时间喜欢住在华彬庄园的别墅内。 
     就连他的总裁郭杰讲述自己老板的经历时,言语间也会非常谨慎,谈到严彬的一些经历和背景,也总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尽管严彬也有自己的部落格,但除了对其“红牛”饮料发展策略的分析外,并无个人情况的介绍。 
     即便拥有巨大的财富,严彬仍然低调。其实只要他想,一个电话就可以去美国打高尔夫,法国农庄品红酒,韩国济州岛垂钓。但在严彬眼里,坐奢华的宾利、高档的私人飞机,和坐70年代的自行车无异,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有这样的胸襟,又有过人的气魄和才能,我们相信,严彬和他的华彬国际的故事将会继续演绎精彩。 
     二      她2次创业外卖只送面,如今馋师兄估值达2000万 
     “我们不止有情怀,还有秘密武器。” 
     这是馋师兄在位于成都软体园店的标语。 
     成都软体园天华路被成都人誉为“小吃一条街”,几百米的小街上云集了众多面馆、中餐和特色美食,有些江湖“险地”和兵家必争之地之意。 
     小小的店面格调满满,挤满了顾客。据创始人陈兰介绍,馋师兄是一家去年十月才正式上线的新兴餐饮公司,因为通过两年技术研发,解决了面条在煮熟后不能久放的难题。 
     馋师兄凭借这一独一无二的核心技术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就以“我们外卖只送面”的精准定位在软体园打开了知名度和市场。 
     这家店据说仅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立项、装修、开业。 
     “当时我们在极其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这家要转让的铺面,但是房东只给了我们不到一周的时间筹措资金,于是我们紧急启动了众筹计划,在短短三天内就超额三倍完成了众筹。”说起众筹的火爆,陈兰掩饰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 
     这便是馋师兄的第一家门店。 
     据陈兰讲,馋师兄的团队是由广告创意人、影视导演、资深餐饮行业运营管理人以及行政大厨跨界组成的专业团队,全职员工在20人左右。 
     目前馋师兄有生产部、品牌部、营运部,除了品质的保障,在自身品牌的塑造和推广上本身就具备别人没有的优势。 
     独门技艺,外卖只送面 
     在写字楼和白领人群较为密集的地区,外卖自然而然成为了刚需。 
     而陈兰正是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通过调研,她发现目前外卖基本上只有米饭的选择,但相当大一部分人喜欢吃面。包括之前北方的同事,宁愿吃两个馒头也不愿意吃盒饭。 
     面条和米饭一样,都是主食,是刚需。就世界范围来说,吃面食的人口比例大于米饭,中国地区不一样,比例不一,但就北上广深这样的以外来人口居多的大城市来说,比例比较均衡。 
     “外卖市场有多大,外面送面的需求便占有半壁江山。” 
     最后,她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有一款可以外卖的面条?她就此咨询了身边很多喜欢吃面的朋友,他们都表示很需要这样的一碗面。 
     于是,陈兰便开启了2年的研发之路,而这已经是陈兰的第二次创业了。 
     他们先期投入了100多万进行产品研发,包括建立中央厨房等基础设施。 
     当前,已经完成产品标准化,建成一个目标日承载量2000份的中央厨房。外卖上线100多天,老客户占比达到60%。 
     对于外卖送面,更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 
     当面送到你面前时不是已经坨了就是凉了,从而严重的影响了食面时的口感。 
     对此,陈兰苦心研究两年的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 
     “保证面条口感是我们的技术核心。” 
     她向i黑马解释到,面不坨其实是通过原材料选择、面条生产、产品制作等环节环相扣,最终综合呈现的结果。 
     馋师兄通过改变面条中面粉、鸡蛋等食材的配比绝不含任何违规新增剂,解决了面条煮熟后无法长时间存放、外卖影响口感等现实难题。 
     而对于送餐时的温度问题,馋师兄则是全程80度恒温。 
     当i黑马向陈兰询问今后会不会推出其他主食时,陈兰则摇摇头说到。 
     “‘外卖只送面’是馋师兄的品牌口号,要让大家一眼就能记住我们,我们想在面条这个细分领域结出一颗硕果” 
     似乎说到这里时,陈兰更加坚定了她的语气。 
     当然,这里也有在陈兰看来的一些难题。 
     “其实这是整个外卖市场的问题,比如:平台对商家的影响和制约,第三方配送客户体验的困扰,外卖平台前期烧钱形成消费者贪便宜的习惯等问题。” 
     而对于外卖平台烧钱的说法,陈兰认为,馋师兄只是在品牌的前期建设中会相对的投入基础建设,不存在烧钱的说法。 
     现在,各大平台也在不断合并和重组,我相信通过不断的调整,市场一定会趋于理性,回归商业的本质,平台烧钱也已慢慢在降温。 
     目前,馋师兄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已达2000万元。老客户复购率能够达到60%,消费10次以上的复够率能够达到11%。 
     馋师兄的下一步计划是在半年内开6-8家线 *** 验店。 
     而扩大配送范围也成为了其目标之内的计划。 
     “我们未来的发展模式是实体体验店即外卖配送点,未来我们将覆盖整个城市,实体店2-3公里范围的写字楼都可以覆盖我们的外卖。” 
     二次创业,“痛”并快乐着 
     馋师兄是陈兰的第二次创业。 
     作为一名女性创业者,她有着一颗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并且勇于尝试。 
     陈兰在创立馋师兄之前,是四川四知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从那时起到现在已有7年了。 
     而创立“馋师兄”正是我们前中所说的,她希望可以拯救写字楼里面“无面不欢”的这群人,同时,她更希望把成都的美食带向全国。 
     她说,每当取得一个阶段性成功或解决一个重大难题时是最开心的,而心情最低落时,往往是公司面临缺钱缺人才之时。 
     “最困难还是资金。”陈兰对i黑马说。 
     在她眼中看来,馋师兄的团队、方向、目标都很明确,而团队成员在各自的领域也都很专业很优秀,大家也都很拼。 
     一个想法变成现实,整个流程是需要不断优化的,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一定创新的公司,所以前期流程中的不断试错很重要。 
     创业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生活充满无限的精彩,当然也可能是惊吓,需要创业者有一颗顽强的心脏。 
     这是陈兰对于创业意义的理解,也是每一位创业者应当必备的。 
     创业是持续进行中的状态,是生活的常态。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现在有许多创业者无法平衡自己与家庭的问题。 
     对于陈兰这样一位女性创业者来说,更加难以平衡。 
     “家人的理解和支援是最重要的”。 
     在她看来,在创业的过程中,家庭生活只能见缝插针的参与,并且提高每次活动的质量,让相处的时光都尽量愉快。 
     在缺少陪伴家人的情况下,要跟他们多沟通多表达,争取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援。 
     “现在可能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馋师兄上,希望它能成为中国外卖面条的第一品牌”。 
     这是最后陈兰对i黑马说的一句话。从话中的字里行间透露著这位平凡女性的野心,同时也透露着她对馋师兄品牌的爱。 
     就像开篇所说,“我们不止有情怀,还有秘密武器”。 
     希望我们能在不久的将来都能收到这张美食“名片”。 
      >>>点选下页进入更多相关内容   

现代名人艰辛创业故事

6. 励志故事:创业路上的艰难辛酸

 励志故事:创业路上的艰难辛酸
                         面对人生,面对挫折,面对一无所有,我懂的了生活的辛酸与无奈。走在月光下,望着灯火阑珊,心中总有几分内疚,时光不在重回,岁月悠悠在夜空下流失,我们在等待什么,等待虚无彷徨,等待死亡的赐予,然而我们却在存在中求生,求所谓的苟且偷生。
    
          题记 
         风雨兴起,骤雨者也,旁观者有无所求,知我者之为求存已。刚之所刚,百炼则刚。人生最痛苦的不是牛郎与织女遥想望的凄凉,也不是花天酒地的喜悦,而是面对选择却别无选择。当我们华丽闪身的刹那间,除了掌声就是鲜花,谁知道英雄背后的累累伤痕。
         他是一位大山的农民之子,生活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他的成长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一种不可告知的秘密。小时候的调皮到被人称之为傻子的他,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自强不息,六岁那年,他因为不善于言表,被堂兄堂弟及其童年的伙伴遗弃,从此他告别了童年的快乐,走进了童年黑暗时期,一个人了承受寂寞与痛苦,十二年,他的委屈无人可知,他心中留的泪水唯有心知道,小学时期老师的嘲笑,同学的蹂躏欺压,他生活几乎进入了奔溃,进入沉默,进入一人面对孤单。沉默并未代表他放弃了,而是在默默的付出,从此寂寞让他喜欢上了文字,喜欢上了一个人静寂的创作。十二岁他步入初中就读,他的作文角色转化之快,孝顺与感恩结合,深受老师喜爱;中学期间,他并不是向其他孩子一样那么快乐,那么天真,而是多了几分成熟,多了几分执着,他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那就是文字,他的文科除了英语,基本排名全级前三名,不善于言语,不善于与人交流,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一人承担所谓的艰难。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其中学三年的文化扎实功底,九年文字的淳朴挚情,造就了他善于言辩的交际能力,十三岁代表本年级参加全县 语文 知识竞赛,以143.5分获得全县 语文 知识竞赛第二名,十四岁他以一篇“毒品,生命的呐喊,”获得全县中小学作文比赛二等奖,十四岁他以一篇“青春,我为你书写,”获得黑龙江省全国中小学作文比赛三等奖。一次征服,一次闪耀的荣誉打开了他文学之门。从此他向文学迈开坚信的步伐。
         十八岁,他步入师范学院中文系就读,喜爱文字的他,沉迷与文学,文化课他是理论的佼佼者,文学理论他是文学的经历者,诗歌欣赏是他情感的最高抒情,十八岁,他的心态已经成熟,生活的压迫是他懂得了,将来要活的更好,就必须努力。十八岁,大学时代最具色彩的年华,最具幸福的年华,然而他选择了付出,选择了无私,每天晚上不知劳累的奋笔疾驰,十八岁,发表诗歌“边防卫士”、“张扬的青春”、“灵魂的使者”等三十余篇;散文“青春路上有你,不孤单”、“爱,感谢你”等。成为全校有名的诗人,他善于做思想工作,善于演讲,大学一路走来,他硕果累累。
         十八岁十一月,他经老师介绍,进入市作协工作,工作的道路上,他用纯情的文字为自己及其单位赢得了多项荣誉,九月,特调入报社参加工作(属于公务员),他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深受领导及其同事的爱戴,2009年任命为编辑三组组长,2010年为了爱情,放弃了自己钟爱的职业,离开报社,2012年由于爱情,他一无所有,失去了事业及其爱情。2012年,他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的第二次创业做最后搏击,人生又一次陷入了沦陷,一无所有让他学会了不屈服,学会了坚强。他不是别人,他就是我,一个不会屈服的堂堂男儿。
         所谓的痛苦让我明白了所谓的现实,这就是我,年轻的心不会因为坎坷而低头,只要活着,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将会与创业进行到底。
         我们可以流泪,留下无言的泪水,我们可以倾诉,倾诉我们不为人知的痛苦,我们可以无言,把所有一个人承担,但我们不能选择抛弃,不能倒在起跑线上,用脆弱面对无所谓。生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不会风平浪静,一帆风顺。心态决定我们的'思路,思路决定我们前行的步伐。对待人与事关键取决态度,感恩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心态是事业长久的保障。              

7. 创业者的艰难故事

  创业要想创业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另外就是坚持到底。看看那些创业者的  故事  ,感受他们不惧艰难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创业者的艰难故事,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创业者的艰难故事一: 
     衣+创始人张默自述的励志  创业故事  和80后的人生感悟
 
     我是图像识别搜衣引擎 “衣+”创始人,获得了包括硅谷大佬、小米总裁林斌、Discuz!创始人戴志康、雄心资本王冠雄、张峰等知名投资人的投资。我也和CSDN、知乎等极客企业一起,是中关村极客咖啡的创始股东。
 
     "和解"傲慢与偏见
 
     每一个在你的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贴在我身上的标签与朝我投来的偏见向来不分伯仲。美女CEO、微软、IBM、程序员、北大、南洋理工、斯坦福、模特、极客……而那些围绕在耳边的声音也从未停止过:“高科技的东西女人能做好?这不可能!”“如果你是男人,我马上投你。”“女创业者都不理性,情绪化。”“如果我投你,两年不许恋爱!。”“你看起来不像女强人,怎么能带好团队?” “为什么你一个温柔的姑娘要创业?这很难。”
 
     你曾经一定有个梦想,心中有个比现在更美更好的自己,也一定像我一样曾经被打击破碎过。如何面对社会给予你的傲慢与偏见?
 
     曾经我学不好理科,也不是天才,很苦恼。“你们女生不擅长。”我不服气奥数班男生的骄傲,便和他们打赌,闭关修炼几个月后拿到了全国数理化所有的奥林匹克奖,并在相当长时间里每次统考都名列全市第一名。让那些目不斜视的数学王子、物理王子、化学王子大跌眼镜。这不代表任何什么,只是这段经历让我了解:只要用心,人生没有不可逾越的挑战,其实自己比想象中要强大。最不被看好不擅长的都做好了,还有什么能难倒你的呢?
 
     记得我导师的男女学生比例是10:1,微软研发机构里的比例是 17:1。占了少数名额却还可以写文字、做模特,这样才稀有么。时装行业女人有先天的优势不是吗。当女人天生的直觉、感性、视觉敏感、理想主义、好人缘和强大的理性结合在一起,当女人掌握技术力量的时候,她可能解决“没人能解决的问题”。
 
     一个新女性,勇敢追求欲望的女人不是性解放那么简单,也不是高喊女权,因为幸福和力量的源泉来自内心:拥抱内心自由,爱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做自己爱做的事,并且,拒绝不想做的事。姑娘我微不足道,来自祖国边陲小城,我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上大学每月生活费也只有600元,但是我从小就有个独立自主的个性,大一就开始最初的创业,到之后  留学  、求职、买房、创业...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赚的,每道关都是自己闯的,谈恋爱可以不谈钱只讲爱,只有我自己面对世界时也可以宠辱不惊。
 
     发现朋友圈中,斯坦福的衣着普通性格阳光,创办企业为的不是钱是改变世界,成功了拼命捐款出去,他们把这当作使命;哈佛的真正热爱读书尊重真理,他们读过的不是几本是几整座图书馆,真正的博学多才,心中想着的是帮助别人,回馈社会,慈悲天下;北大的无论多么世风日下,是中国最把忧国忧民当作责任的一群人。贵族也有分别,有的贵在身份,有的贵在骨髓。我无意宣扬这几所名校,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没有名校的标签,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
 
     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人生来自由而平等”这句话很贵很重, 是无数人争取来的。每种独一无二的美都应该被尊重和欣赏,而不只是好莱坞红毯一种标准,她们应该按照自己个性喜好去打扮自己。因此不应该由编辑导购来猜测迎合,而是该将选择权交给用户。基于编辑的门户网站,无论推荐得再好,也没法精准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求。于是搜索出现了,所有喜欢时装的人都有过这样的  经验  :你在一张照片里看到一个明星,穿着一件迷人的连衣裙,或一双美到必须拥有的鞋,但不知道设计师是谁,品牌是什么。你找遍了整个互联网也找不到一样的。你上Google输入了一个关键词,例如“碎花蕾丝裙”,得到了让你绝望的5000万条结果。这里最基本的问题是基于文字的搜索引擎在服装行业不起作用。拍照、买衣服,这就是女人的最大  爱好  吧。所以我和伙伴们做了这个小东西“衣+”。用这个以图搜衣App 可以通过“所见即所得”方式寻找身边喜欢的衣服,通过拍照或上传图片就可以搜索出相同或相似款的服饰,然后就是购买和社交分享了,还有好多达人分享的明星同款共翻阅挑选。收录了海内外100多家主流时尚电商商品。更专业的说法可以这么讲:通过新一代图像识别搜索和深度学习技术来挖掘移动互联网海量图像数据中潜在的商业信息。
 
     我们很快汇聚了曾经在名企名校和极客小伙伴们。“我辞职了,不领薪水来和你一起改变世界吧!”这是我收到的最动人的话了。我公司的帆帆,从巴克莱投行辞职,用一年半时间周游世界五十多个国家,雅思8分上了剑桥,钢琴十级,乐队指挥。她曾经在危地马拉做义工,萨尔瓦多街头做摇滚歌手,在肯尼亚支教,搭车从中国到英国。人人都有梦想,可大多数人只做梦,而她马上就去实现。
 
     每一个在你的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是有原因的。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宽容与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自省与成长。上帝派他们出现,是为了帮你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自己的成长、心性的磨炼、能力的提高,就是创业路上最好的礼物。有时候,上天没有给你想要的,不是因为你不配,而是你值得拥有更好的。
 
     "和解"梦想与现实
 
     冰冷里也有温暖,俗世里也有童话。
 
     创业不容易,可能99%的公司都会在残酷的社会中死掉。可能你的朋友不看好你,投资人挑战你,对手打压你,创始人要对所有人负责,所有人的问题你要解决,功劳是大家的,失误是自己的,最困难的时候你要倾尽所有,鼓励大家。很多童年时的美好和梦想都在现实中不断的被击碎,这个社会更残酷的现实是,有时它让你三观尽毁,逼你变成你最讨厌的那个人。创业的过程当你感受到以前没有感受到的新奇的时候,也会感受到原来没有感受过的痛苦的时候,你还觉得它是值得的吗?
 
     当你真正爱上某个事物,才开始学会怎样去爱这个世界。
 
     有一次,为了沿途的风景,我高兴地搭乘灰狗巴士从洛杉矶开往旧金山。在抵达终点的前十分钟,被小偷偷走了我的钱包,所有的现金、银行卡、驾照、ID都丢了。我只能滞留美国,周游,和投资人聊我的Idea…也因为这个不得不滞留,我了解了大大小小的创业公司,遇到扎克伯格、马斯克等大佬,和拉美、印度、犹太等创业小伙伴混在一起,也拿到了第一笔天使投资。
 
     最近不少投资界人士提醒创业者警惕ABCD轮死、IPO后死。就像生命一样,如果仅仅为了结局,我们可以从出生直接走到死亡。时光赠与它包裹住的礼物,我们不带遗憾地前往。或许,登山者死在山上,战士死在沙场,创业者死在路上,就是最好的结局。
 
     我创业以来不领薪水,坚决不乱花投资人钱,不稀罕头等舱和上流社会生活,但对优秀人才绝不吝啬。马航出事后,我出差乘坐最最便宜的马航,结果被拍砖“千万别乘马航了,投资人要吓哭了,应该给你买  保险  !”想想有道理,就再不买马航了,后来马航又出事了。
 
     大家都在吐槽北京雾霾的时候,只有我兴奋地说北京是个梦幻憧憬的城市,能回到北京吸雾霾,过前途未卜的生活,大抵对创业都是真爱吧。直到雾霾导致我咳嗽发烧,每天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雪上加霜的是,投资协议只差签字,却因为泡沫论等大环境变化投资人又选择观望,在这样的窘境中,因为坚信,我把我所有的钱都投了进来,而天使也挥着翅膀降临。转眼间北京阳光普照蓝天澄澈。
 
     黑客攻击,报道被对手删,被对手手机助手无理由下架,我们都遇到过。强大的对手和巨大的压力反而让我们更团结,彻夜解决问题。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失去信心或要离开,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我背负的是整个团队的期望和理想,也因此我必须抛弃曾经懦弱的自己并坚信这些无非是沿途的风景和小插曲,就像陈欧说的“暗箭是先行者的荣耀”。
 
     睡办公室、上线前几天每天凌晨4点把同事挨个送回家,也是寻常小事,我们是氪空间孵化器从上千的项目里选出来的提供免费服务十几个团队之一,在那里大家互相打气。有一次凌晨一点半我离开那里回家,发现还有成员全在的团队,于是又鸡血满满。
 
     我曾经出过车祸,在床上一个月几乎不能动,每天只有做梦,而后来这些梦几乎都实现了;曾经关键时刻脚踝骨折;曾经被骗子骗惨;曾经弹尽粮绝……每一次绝境都会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对梦想的渴望和行动。创业路上也是一样,遇到各种各样的事,险象环生的,毁掉三观的。
 
     曾经在澳洲乘直升飞机,在空中挨着我的舱门开了,险些掉下来;那一次云南山路雨崩,一个巨大石块如精确设计般砸到了我的车前面2米处。还有在普吉岛遇到地震和海啸,所有的人都抛下行李和一切向山上狂奔。是谁设计了死亡的局,是谁又在关键时刻阻止这一切的发生?我在那些时刻都是无比平和的,我知道了要学会接受,接受自己,接受无常,和生命的虚无。
 
     所有的挫折,都只是我们在创造过程中,不得不妥协的一些事罢了。你要先不顾一切地相信你想要的,然后再谈妥协。到最后,死亡也只是不得不妥协的最后一件事。
 
     “为什么不跃出去?”- 这是世界上最高蹦极跳61楼窗户上的标签。 你还记不记得你上一次挑战自己,跃入未知?你还记不记得你上一次不需要理由去做一件疯狂的事?你还记不记得你上一次让自己疯狂的去爱?然后你发现,也许恐惧不是真实的。
 
     我们的创业公司也一样,度过死亡谷,开始快速发展,成为了投资人追逐的对象。
 
     请记得你有一个梦想,抓住它,不要让自己后悔。哪怕曾经支离破碎,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微茫,用你全部的爱去追求,它一定会如你所愿。你拼命的努力,成全更好的自己。终有一天,你会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你会发现那个更美好更强大的自己,值得拥有所有的美好。
      创业者的艰难故事二: 
     杭州米趣创始人毛靖翔,开着玛莎拉蒂招人才的创业精英
 
     毛靖翔,杭州米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浙江大学本科  毕业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沃顿商学院MBA,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国家“5050计划”最年轻成员,浙江省“__”史上最年轻的入围者,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30岁以下创业精英,2014世界杭商大会青年领军人物20强……
 
     漂亮的履历,超高的颜值,这个北京的小伙,把梦想扎根在杭州,想成为中国的埃隆-马斯克(特斯拉创始人)。
 
     16岁计划走  创业之路  ,大学时小打小闹奠定基础
 
     从小到大,毛靖翔的成绩一直很优异,一路保送,标准的“学霸”。
 
     “其实,我这个人懒,总想着‘投机取巧’。总想着用最少的力达到最大的效果。”毛靖翔笑着说。
 
     16岁,他就计划着将来一定要创业。“读书的时候,CCTV2套有个节目,马云、李彦宏都有在上面讲过自己的创业道路,那时候我就觉得,一个时代到来了,一定要抓住机遇。”
 
     高考的时候,毛靖翔选择了浙江大学,这和他之后选择杭州开始创业的理由是一样的。“这里有和北方不一样的  文化  ,也有着更自由的创业环境,能尽情折腾。”
 
     同学们在打游戏时,他成立了教辅班正在校外发传单揽生源。“不影响专业学习的时候,我就往校外走,毕竟只有走出来才接地气,才知道大家需要什么,我能给什么。”毛靖翔说。
 
     他看到当时的紫金港校区附近没有小旅馆,就办了酒店式公寓;当禽流感爆发学校封闭,学生无处娱乐的时候,他创办了美食工坊。后来因为  出国  继续深造,他将小事业转手,如今,美食工坊成为浙大最大的餐饮连锁,酒店式公寓也变成6家店。
 
     租下一套两室一厅,成为梦开始的地方
 
     一开始,家人帮他规划的未来,是留在美国随便找家投行或者在国企里谋一份稳定职业。可他觉得,年轻就是资本,“再不疯狂就老了”。
 
     回国后,带着行李直奔杭州,四个同学一起租一套两室一厅,吃饭睡觉工作圈在里面,每天在房东留下的小黑板上展开头脑风暴。
 
     “创业是痛苦的,没有一帆风顺的,但是要学会享受过程。回头来看,记住的不是成绩,而是一点一滴辛苦的片段。”毛靖翔认真地说。
 
     作为家中的独子,毛靖翔的童年是养尊处优的。有一次,家人带他去乡下,他脚踩在泥地里,都会嫌脏。5岁那年,妈妈把他送到农村一个远房亲戚家,呆了3个月,体验生活。“这是真实版的《变形记》,回来之后还是有点改变的,苦啊累啊的,都不是什么事情了。”说起来,他现在还挺感谢妈妈的严厉。
 
     员工想创业我来投资,会议室里开会,都是站着
 
     如今,主打互联网  广告  和游戏的米趣公司已经走上正轨,市值达到20亿。
 
     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合作,离不开合理的机制,更离不开开放的  企业文化  。
 
     在米趣,毛靖翔鼓励所有员工自主创业。“员工有好的想法好的  创业项目  ,我会做早期投资,失败了,没关系,继续在公司里好好干活。”毛靖翔说,公司其实就是一个孵化器,投资就算打了水漂也是正常的事情。
 
     在米趣,会议室只有桌子,没有椅子。毛靖翔说,以前坐着开会,就会闲扯,最长的一次会开了4、5个小时,太浪费时间了。为了提高效率,他将会议室的椅子全部撤掉,“站着累,大家都不愿意多站一分钟,所以会把该说的话都说清楚就好,效率也高了。”
 
     毛靖翔在公司里,一再强调,不要失去“狼性”。每个创始人都会拿出2%-3%的原始股,放进对赌股权池。公司每年都会对合伙人进行业绩考核,没有达到目标的,股权会被稀释,做得更好的则拿到更多。“我不怕公司上市的时候,我变成小股东,我只怕我们几只狼放在羊群里面,会逐渐失去狼性。一个公司规模再大,失去了对创新和创业的热情,早晚都会倒。”他说,与其一味地压榨员工劳动力,不如与创业伙伴一起实现梦想。
 
     开着豪车当优步司机,不为赚钱只为寻找人才
 
     2014年,高新区(滨江)科技园盛传一个故事,有家公司的CEO开玛莎拉蒂当人民优步(uber)司机。说起这件事,毛靖翔笑了。他说,当人民优步司机就是为了招人才。
 
     当时公司需要用户界面设计方面的人才,中国美院的学生最合适。他就守株待兔,特地找美院学生拉活。“一上车就搭话,我就问人家的专业,有没有兴趣到我公司来,还给他讲我们的企业文化……”毛靖翔说,他当司机从来没有收过钱,就单纯想招人,没想到还真被他招到了。
 
     为了招聘,他也是蛮拼的。所有的社交软件,他都安装了。还让公司的男程序员在网络上佯装成美女,搭讪其他公司的男程序员,再把人才撬过来。
 
     现在,毛靖翔偶尔也会上一些节目,他说,自己不是那么高调的人,但是参加节目的一个好处,就是利于招聘。“上了一次节目,微博粉丝量就噌噌往上,打开私信,就是好几百封,都来不及回复。”
 
     毛靖翔有一句  口号  ,“我不是高富帅,但是我要让我的员工变成高富帅!”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很多员工都死心塌地跟着他。
 
     钻石小鲜肉有女朋友啦,40岁时他还要帮助其他人上市
 
     工作之外,他也只是一个27岁的小伙。喜欢音乐,不仅会写歌  唱歌  ,还会钢琴,萨克斯和吉他。学了十几年的美术,4岁获得过国际比赛金奖,作品在中国美术博物馆里展览。他还喜欢打  篮球  ,喜欢旅游。
 
     温和的男生都有一种宠物情结。毛靖翔有一只7个月大的灰色泰迪,名叫多米,常常跟着毛靖翔上班。
 
     很多人都关心,毛靖翔的个人生活,他倒是很实在:“我有一个谈了8年恋爱的女朋友,大学同学,感情一直很好。”
 
     他的目标是,30岁的时候,公司上市,一家公司在国内A股上市,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之后,我就结婚。”
 
     他说,40岁的时候,他要帮助其他人创业、上市。“帮助别人完成梦想,很有意义。”

创业者的艰难故事

8. 创业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