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未设经济增速目标,今年已是第4次!另外3次是这样写的

2024-05-14

1. 原来,未设经济增速目标,今年已是第4次!另外3次是这样写的

5月24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秘书长丛亮、副秘书长赵辰昕介绍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图片来源:中国网 郑亮
此次国新办发布会,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后,首次举行的涉及经济话题的高级别新闻发布会。在此次发布会上,出席的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也就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国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内容,和今年将推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进行了介绍。
今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多年来首次没有提出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引起全社会乃至全世界普遍关注。对此,在2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宁吉喆特别强调:“关于经济增长目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具体目标,这不是第一次。”他在会上介绍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年度增长预期目标,今年已经是第4次,前3次分别为2000年、2001年和2002年。
“不等于经济增长不重要”

图片来源:中国网 郑亮
“今年没有提出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主要是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宁吉喆解释,这次没有提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不等于经济增长不重要。要看到无论是保民生、保就业,还是脱贫攻坚,都要有经济增长的支撑,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因此,虽然没有直接提GDP的增长目标,但经济增长的内容已经融在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之中。如何实现今年的“小目标”?
“今年以来,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极不寻常,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冲击前所未有,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同时,危中有机,危去机来,国内疫情基本阻断后,我国经济运行恢复的势头是稳中向好。”他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做到“六个强化”:

一是强化就业民生 :对今年874万高校毕业生,实行企业扩招、研究生扩招、基层就业扩岗,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对2亿多农民工和几千万贫困地区劳动力实行公共就业服务城乡常住人口(包括农民工)常覆盖、全覆盖。
二是强化脱贫攻坚:重点是加大就业、产业、消费等扶贫力度,要以投资建设带动扶贫脱贫。
三是强化政策对冲:落实好更加积极有力的积极财政政策和更加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并与就业优先政策、鼓励消费政策、补短板的投资政策、结构性产业政策、差别化区域政策和市场取向的价格政策形成合力,有效地对冲疫情影响。
四是强化内需支撑 :依托14亿人口,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推动传统消费和新兴消费比翼齐飞;要用好6000亿预算内投资,3.75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几千亿抗疫特别国债,以及更多的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推动完成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目标,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100个左右的县和县级市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
五是强化企业帮扶:千方百计帮扶1亿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产复业,夯实保就业、稳增长的微观基础。
六是强化改革开放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推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全国政协委员:“非常务实的做法”
据央视新闻,基于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表示,不纠结于经济增长的具体指标,将更有利于引导各方面专注扩大内需、做好“六稳”、“六保”、供给侧改革、高质量发展等目标任务。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蓝逢辉表示,报告中提到,今年没有具体的增长目标。但是在报告中,从财税、金融、保险、能源等方面,给予了我们大中小企业非常多的改革措施和政策鼓励办法,这些措施就是保证保障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的有力举措。通过这些措施,我想没有(具体)经济目标,那经济目标也在我们所有企业、在中国所有大众的奋斗中去体现。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白重恩表示,第一次我们没有定一个增速的目标,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做法。我们把主要的量化目标聚焦到就业和价格上面,我们的就业定的一个目标是调查失业率不高于6%,然后价格是消费者价格指数不高于3.5%,我觉得这是非常务实的一个选择。原因就是现在在疫情的情况下,全球的经济也包括中国经济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不确定性之下,如果我们再人为地定一个经济增长的目标,可能到时候情况变化了以后,我们会非常地被动。在这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们能守住经济的基本盘就特别地重要。在守住基本盘方面,我们就强调了“保”和“稳”。我感受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工作重点是打好三大攻坚战,另外是以“六保”为着力点来做好“六稳”的工作。
另外三次《政府工作报告》怎么写的?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宁吉喆提到的另外三次《政府工作报告》,对经济发展,又是怎么提的呢?
2000年、2001年和2002年
《政府工作报告》部分摘录
2000年
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们面临问题的关键。只有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才有利于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减轻就业压力,促进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也才能增加财政收入,防范金融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扩大内需的方针,以及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2001年
“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十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为7%左右。这个速度虽然比“九五”实际达到的速度低一点,但仍然是一个较高的速度。
2002年
扩大和培育内需,促进经济较快增长
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是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推进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的重要条件。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是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形成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拉动。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保持必要的力度,同时采取其他配套的宏观经济政策。

原来,未设经济增速目标,今年已是第4次!另外3次是这样写的

2. 思考:如果第三季度工业总产值在第二季度100亿元的基础上增长10%……

解:由题意可得第三季度的总产值是第二季度的-------。
       第四季度的总产值是第-------季度的--------。
第三季度的总产值是:100*(1+10%)=110亿
第四季度的总产值是:110*(1-10%)=99亿
不同!

3. 思考:如果第三季度工业总产值在第二季度100亿元的基础上增长10%……

第二季度是100亿,,第三季度则是110亿,第四季度则是110-(110*10%)=99亿,所以第三季度是第二季度的110/100=110%

思考:如果第三季度工业总产值在第二季度100亿元的基础上增长10%……

4. 我国将用15年的时间实现gdp翻一番,这一增速预期目标,进入高收入阶段的特点

第一,中国的经济循环将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形成双循环互相支撑的新格局
第二,今后的15年以至于今后二三十年,中国将进入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双碳”目标的路径。黄奇帆指出,“双碳”目标的先后实现,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今后15年中国发展路径和战略的第三个不同点,是城市化路径的变化。城市化率到达75%、80%的天花板,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呈积聚的趋势会放慢,结构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饱和状态,大规模基建的势头会有转变;房地产业也会抵达天花板,逐年下降,到2030年后可能处于每年10亿平方米左右的生产量平衡。
第四个不同点是科技创新方面。黄奇帆说,今后十几年、几十年,中国的科技创新将更多地强调自主、自立、自强,特别是加大“核高基”领域(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科技创新的投入,补上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更要在世界科技前沿发挥作用。【摘要】
我国将用15年的时间实现gdp翻一番,这一增速预期目标,进入高收入阶段的特点【提问】
第一,中国的经济循环将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形成双循环互相支撑的新格局
第二,今后的15年以至于今后二三十年,中国将进入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双碳”目标的路径。黄奇帆指出,“双碳”目标的先后实现,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今后15年中国发展路径和战略的第三个不同点,是城市化路径的变化。城市化率到达75%、80%的天花板,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呈积聚的趋势会放慢,结构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饱和状态,大规模基建的势头会有转变;房地产业也会抵达天花板,逐年下降,到2030年后可能处于每年10亿平方米左右的生产量平衡。
第四个不同点是科技创新方面。黄奇帆说,今后十几年、几十年,中国的科技创新将更多地强调自主、自立、自强,特别是加大“核高基”领域(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科技创新的投入,补上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更要在世界科技前沿发挥作用。【回答】
您是否还有其他问题【回答】
如果没有,麻烦您给个赞哈感谢您【回答】

5. 首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年经济增速不设具体目标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5月22日)上午开幕,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次对全年经济增速不设具体目标。
李克强总理提到: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 “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 “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 “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要看到,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要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据了解,在2015年及以前的年份,政府工作报告对经济发展一般设置具体数字作为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从2016年开始设置弹性目标,2016年GDP增长预期目标定位在6.5%-7%,2017年、2018年均设置在6.5%左右,2019年的GDP预期增长指标设定在6%-6.5%。
如何看待今年报告对经济目标的表述?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GDP总量达到99.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符合6%-6.5%的预期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突破1万美元大关,实现了新的跨越。
今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
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对于今年下一阶段的工作,4月17日、5月1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报告中,也将“六稳”“六保”置于突出位置。
“六稳”和“六保”是什么关系?“稳”和“保”有什么区别?“稳”是有幅度,有弹性的;“保”则强调底线,是偏刚性的。经济工作中有一个表述“稳中求进”,保、稳、进三者的关系是:首先要保住,保住才能稳住,稳住了就为今后的“进”打下了基础。
此前,国务院会议也解密“六稳”和“六保”的关系。5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越是不确定性增加,“保”的意义就越大。“六保”针对的都是当前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必须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和支撑,保住了就业、基本民生和市场主体,就有收入,就会拉动消费、扩大市场需求。守住“保”这一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就能为渡过难关赢得时间、创造条件,实现稳中求进。
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未设具体经济指标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因新冠疫情延误召开两会的多个地方,近日召开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没有设置具体的经济指标。
在5月9日召开的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四川省长尹力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未设置具体增长指标。
报告提出: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根据多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走势基本一致的情况,我们提出: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5%左右,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5月14日召开的成都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成都市市长罗强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也未设具体经济指标。报告提出,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不确定因素较多,“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继续保持高于全省态势、继续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位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速与经济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降低”。
5月14日召开的大连市人大十六届三次会议上,大连市代市长陈绍旺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没有提出具体经济指标。报告提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与全国同步,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多知道一点
特殊时期两会:政府工作报告40年来篇幅最短 时间跨度最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时间跨度最长的。
此前各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字数一般都在15000字以上。以李克强担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所作的各次政府工作报告为例,2019年的报告20225字、2018年的报告20561字、2017年的报告19275字、2016年的报告20039字、2015的报告18181字、2014年的报告17006字。
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字数约10556字,系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报告。篇幅虽短,全是干货、实货,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报告起草过程中最大限度体现务实、体现实干。
改革开放后,全国两会的会期逐渐固定,每年3月3日召开政协会,3月5日召开人代会。人代会开幕后的第一项议程,就是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会对过去一年的工作作出总结。
今年的全国两会推迟两月召开,2020年已接近过完了一半,因此,今年的报告,不仅回顾了2019年的工作,还报告了今年以来抗击疫情、经济运行等工作,相当于报告了去年以来的社会经济情况,时间跨度超过以往。
与时间跨度相呼应的是,今年报告的起草时间也远超过往年。往年的报告起草组,成立时间基本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起草组同步,春节前后报告初稿基本形成。但是今年,由于报告的时间跨度超过以往,加入了今年以来抗击疫情、经济运行等情况,所以今年的报告起草时间也长于往年。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王姝

首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年经济增速不设具体目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