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是不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2024-05-09

1. 上官婉儿是不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没有上官婉儿
四大才女是:蔡文姬、卓文君、李清照、班昭 
【蔡文姬】 
汉朝末年,各诸侯拥兵自重,最后被董卓控制了朝政。 
后来,曹操假借汉献帝之口,伪造了密诏,杀了董卓,并将他的尸体扔在了光天化日之下,让过路的老百姓羞辱唾弃。 
蔡邕是当时的名士,以前和曹操及董卓的关系很好。如今,他见董卓人已经死了,而且亲离朋散,想到旧日的交情,不免难过。他不顾曹操的禁令,一个人趴在董卓的尸体上放声大哭,这一举动吓得周围看热闹的人四散奔逃。 
曹操得知以后,不由勃然大怒。心想,蔡邕呀蔡邕,你真是不长眼神,我刚刚夺过大权,还没稳定,你竟敢当众和我唱对台戏。于是,他下令赐蔡邕一死,并且命人到他家里把人都抓起来,发配到边远荒凉的地方。 
蔡邕有个女儿,叫蔡文姬,名琰,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学识渊博,能言善辩,而且精通音乐。当时她的丈夫刚刚去世,而她又没为夫家生下一儿半子,正在娘家修养。她父亲出事的时候,蔡文姬正在家里弹琴。听到下人来通报,说父亲去哀悼董卓之后,她不由得仰天长叹了一声,心想,大难就要来临了。 
果然,曹操的大兵飞奔而来,将蔡府团团围住。全府上下,不分男女,不论老幼,全被捆了起来,被推到了前院,稍有怠慢,就被乱棍打得皮开肉绽。 
当时,汉朝北方边境极不太平,胡人经常兴兵前来侵犯。他们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将里面的老百姓残杀殆尽,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一队队胡兵的马背边上悬挂着一串串男人的脑袋,而马后面驮着他们抢来的女人。 
蔡文姬在被发配到北方的路上,遇到了胡兵,被抓住成了俘虏。在和其她被俘的女人一起被押向北方的时候,一路上,她们看到到处都是尸横遍野,恶臭熏天。 
到了匈奴以后,因为蔡文姬能文善琴,被南匈奴王看中,当了他老婆,在那里一住就是十二年,生下了两个男孩。蔡文姬人在匈奴的时候,日夜思念着远在中原的亲人,整天以泪洗面,写出了流传后世的凄惨哀绝的《胡笳十八拍》。该曲广为流传,最后流入了中原,其忧怨哀伤的曲调让曹操听了以后也深受感动。曹操回想起自己当年对蔡家的绝情,不由得羞愧难当。他派人来到了匈奴,想用金璧把蔡文姬赎回来。 
南匈奴王一方面希望与曹操保持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贪恋那些金璧,考虑再三,最后答应将蔡文姬送回中原。 
蔡文姬在临走的时候,她的两个儿子跪倒在地上,抱住文姬的双腿,放声大哭:“娘,您要去哪里啊?大家都说您要回中原,您还回来吗?您平常是那样仁慈,今天为什么就这么狠心?我们还没有长大成人,您怎么就撒手不管我们了呢?” 
听了这些话,蔡文姬只觉得肝肠寸断,神情恍惚,她抚摸着两个儿子的脑袋,痛苦流涕,“为娘又能如何呢?当初你父亲强行把我抢来,今天又是他强行将我送回去,为娘又如何能作得了主呢?” 
这时,那些和蔡文姬一起被从中原抓来的姐妹们来给她送行,她们跪在地上,哀嚎着哭道,“为什么只有文姬你一个人可以回到中原,而我们却要老死在这荒凉的异乡,永远没有机会再见亲人一面了。”此情此景,连马都悲伤得忘记了走路,车夫赶车都忘记了转弯。围观的人更是互相抱着痛哭起来。 
回到中原以后,曹操将蔡文姬好好安慰了一番。看到她孤身一人,曹操下令要将文姬嫁给一个叫董祀的读书人,并征求她的意见。 
文姬冷冷地说道:“当初你和我父亲是至交,为了悼念董卓一事,你杀了我父亲,发配了我家人,至今我还不知道他们究竟还在不在人间。十二年后,我已为人母,你又用金璧强行将我们母子拆散,把我接回了中原。我已经不是我了,还有什么事情能由我自己决定呢?既然你意以决,又何必来征求我的意见呢?一席话说得曹操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后来蔡文姬一直老死在了中原,她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只能以书信往来,一生再为谋面。 
【卓文君】 
卓文君,西汉临邛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 
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流传于世的还有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头吟》:“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和凄怨的《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是文学家李格非,母亲是状元王拱 辰之女,也工文章。李照清早年生活在文化空气浓厚的家庭里。 18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 著有《金石录》,李清照写了《金石录序》,详细的记载了夫妻共同生活和对书画金石的爱好。他前期的 词章,多数是描写闺中的生活情趣及大自然的绮丽风光,风格清新明丽。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夫妇仓皇南 渡。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今南京市)病故,她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因此后期的作品多反 映战乱痛苦的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风格沉郁凄怆。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主要在于运用朴实的白 描手法,善于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明白如话。在宋代词人中,卓然自成一家。有《漱玉词》。 
【班昭】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 
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 
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 
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 
十分美满。 
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现在帮她的哥哥班固修前汉书,这部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 
传体断代史,是正史中写的较好的一部,人们称赞它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全书 
分纪、传、表、志几类。还在班昭的父亲班彪的时候,就开始了这部书的写作工作,她 
的父亲死后,她的哥哥班固继续完成这一工作。班固,字孟坚,九岁能作文,稍大一点, 
博览众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前汉书时,却因窦宪一案 
的牵连,死在狱中,班昭痛定思痛,接过亡兄的工作继续前进。 
好在班昭还在班固活着的时候就参予了全书的纂写工作,后来又得到汉和帝的恩准, 
可以到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 
前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前汉书中最棘手的 
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 
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 
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 
班昭还有一个兄弟是班超,我们现在常用的两个成语“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 
得虎子”就是他的口语演化而成的,反映出他的智勇过人,他出使西域,以功封定远侯, 
拜西域都护,扬汉威直至中亚细亚三十年之久。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儿子班勇随安恩国入贡的使者回到洛阳,带回他给 
皇帝的奏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人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西献物入塞,及 
臣生在,令其目见故土。”表达出一种浓郁的叶落归根的思想,然而奏章送上去之后, 
三年后朝廷仍不加理会。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对年已七十,客居异乡的哥哥班超, 
产生一股强烈的的依恋、怜悯心情,于是不顾一切地给皇帝上书: 
妄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得蒙重赏,爵列通候,任二千石,天恩 
殊绝,诚非小臣所当被蒙。超之始出,志捐躯命,冀立微功,以自陈效。会陈睦之变, 
道路隔绝,超以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固其兵众,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 
夷,不避死亡,赖蒙陛下神灵,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骨询生离,不复相识; 
所与相随时人士众,皆已物故;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 
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虽欲竭其全力,以报答天恩,迫子岁暮,犬马齿索,为之奈 
何? 
蛮夷之性,悼逆侮老,丙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好究之原,生逆乱之心。而 
卿大夫感怀一切莫肯远虑,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 
下弃忠臣竭身之用,诚可痛也!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逾望,三年于今,未蒙 
省禄。 
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 
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候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乞超余年,一得生 
还;复见阙庭,使国家永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猝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 
哀老之急。 
班昭代兄上书,说得合情合理,丝丝人扣,汉和帝览奏,也为之戚然动容。特别是 
文中的最后两句,引用周文王徐灵台,掘地得死人之骨,而更葬之。魏文侯之师田子方, 
见君弃其老马,以为少尽其力,老而弃之,非仁也,于是收而养之。两则故事明讽暗示, 
汉和帝认为不再有所决定,实在愧对老臣,于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 
班超。 
班昭以她的文采和才情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 
任尚抵达任所,班超一一予以交代完毕,任尚对班超说:“任重虑浅,宜有以海之。” 
希望班超对他治理西域一些忠告,班超语重心长地说:“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 
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 
严苛,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但班超走后,任尚私下对亲信说:“我以 
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任尚不能借重班超的经验,竟以严急苛虐而失边和, 
这是后话。 
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阳,拜为射声校尉,他离开西域疏勒时本已有 
病,来不及和妹妹好好地聊聊,加以旅途劳顿,回家一个月就病逝了,班昭无言以对。 
班昭以她的文采,完成了哥哥班固的前汉书打动汉和帝的心,使哥哥班超回归 
洛阳。班昭的文采还表现在她写的女戒七篇上。 
七戒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本是用来教导 
班家女儿的私家教课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 
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诗经·小雅中的说法:“生男曰弄漳,生女曰弄瓦。” 
以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 
易。”才能克尽本份。 
在“夫妇”篇中,认为丈夫比天还大,还须敬谨服侍,“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妇不 
事夫则义理坠废,若要维持义理之不坠,必须使女性明析义理。” 
在“敬慎”篇中,主张“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无论是非曲直,女子 
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一刚一柔,才能并济,也才能永保夫妇之义。 
在“妇行”篇中,订定了妇女四种行为标准:“贞静清闲,行己有耻:是为妇德; 
不瞎说霸道,择辞而言,适时而止,是为妇言;穿戴齐整,身不垢辱,是为妇容;专心 
纺织,不苟言笑,烹调美食,款待嘉宾,是为妇工。”妇女备此德、言、容、工四行, 
方不致失礼。 
在“专心”篇中,强调“贞女不嫁二夫”,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却绝对不可以再嫁, 
在她的心目中下堂求去,简直是不可恩议的悖理行为,事夫要“专心正色,耳无淫声, 
目不斜视。” 
在“曲从”篇中,教导妇女要善事男方的父母,逆来顺受,一切以谦顺为主,凡事 
应多加忍耐,以至于曲意顺从的地步。 
在“叔妹”篇中,说明与丈夫兄弟姐妹相处之道,端在事事识人体、明大义,即是 
受气蒙冤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万万不可一意孤行,而失去彼此之间的和睦气氛。 
班昭主要生活在汉和帝时代,汉和帝在班超死后不久就驾崩了,皇子刘隆生下来才 
一百天,就嗣位为孝帝,邓太后临朝听政,不到半年,帝又死,于是以清河王刘祜 
嗣位为孝安帝,孝安帝才十三岁,邓太后仍然临朝听政。 
东汉皇帝短命,只有开国的光武帝刘秀活过“花甲”,六十二岁时死,其次就是明 
帝,四十八岁,再次是章帝三十一岁,其他多在二十岁以下,包括一大批娃娃皇帝,造 
成外戚专权局面。 
邓太后以女主执政,班昭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予机要,竭尽心智地尽忠。邓坞以大将 
军辅理军国,是太后的兄长,颇受倚重,后来母亲过世,上书乞归守制,太后犹豫不决, 
问策于班昭,班昭认为:“大将军功成身退,此正其时;不然边祸再起,若稍有差迟, 
累世英名,岂不尽付流水?”邓太后认为言之有理,批准了邓坞的请求。 
班昭年逾古哮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 
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中国古代女性,她是位史学家,也是位文学家, 
还是位政治家。她在曹家有一个儿子,几个女儿,儿子曹成被封为关内侯。

上官婉儿是不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2.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有哪些诗词?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祖籍陇西上?,唐代女官、诗人、皇妃。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一、【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洞庭湖边秋叶刚刚落下的时候,想念万里之外的你,秋初露水很浓了,我睡觉的被子倍感寒冷,月亮落下去了,色彩斑斓的屏风因为没有月光的照耀已经看不见了,想要演奏一曲江南的曲子,但是却是非常喜欢写信给在蓟北的你,信中也没有别的内容,满满的尽是独居的惆怅以及对你的思念。
二、《游长宁公主流杯池其一》
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游鲁馆,陟秦台。污山壁,愧琼瑰。
上官婉儿的《游长宁公主流杯池》有二十五首,为其现存的主要山水诗。诗句从不同的侧面抒发了上官婉儿的情怀,山水林木的气息浓郁,读来使人忘却婉儿宫廷诗人的身份,闲情雅趣,大自然的美好由她的诗文中显露。婉儿对初唐宫庭诗歌题材及审美趣味的超越,无不流露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与礼赞之情。
三、【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本诗为上官婉儿的唱和之作,诗的前两句写皇帝与群臣一齐来到慈恩寺共庆重阳节的浩大场面,皇帝给从行的官员提供翔麟马、黄衣等。最后一句赞扬皇帝登高赋诗,文词如同日月高悬,光耀万丈长,使得众人久久瞻仰。
四、【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这是首咏物应制诗,应制诗是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命所作或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是七言、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婉儿的这首诗旨在咏物,在应制诗中是不多见的。
五、【驾幸三会寺应制】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驾幸三会寺应制》是唐朝上官婉儿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为应制诗,辞藻华丽,却大气恢弘。整首诗大气恢弘,很难看出是出自一个女子之手。特别是在遣词造句上,每一句都有一字定音,让人读来也觉得心中坦荡舒畅。

3. 唐代才女上官婉儿


唐代才女上官婉儿

4.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 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 ,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 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上官婉儿为何会被列为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又有何长处?  引领文风上官婉儿深得李显、韦皇后信任,专秉内政,祖父一案也被平反,上官仪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上官庭芝追赠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李显,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 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每次都同时代替李显和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作之诗,李显又令她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上官婉儿酷爱藏书,曾藏书万余卷,所藏之书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后,其书流落民间,依然芳香扑鼻且无虫蛀。  文学贡献上官婉儿在诗歌方面继承和发展了祖父上官仪的文风, 重视诗的形式技巧,对声辞之美较为看重,擅长体现事物图貌的细腻、精巧。中宗年间,因其政治地位的影响,“绮错婉媚”的诗风逐渐影响了宫廷诗人乃至其他士人的创作方向,“上官体” 也成为了上流社会的创作主流。王梦鸥在《初唐诗学著述考》中记载“尤以中宗复位以后,迭次赐宴赋诗,皆以婉儿为词宗,品第群臣所赋,要以采丽与否为取舍之权衡,于是朝廷益靡然成风” 。上官婉儿设立修文馆,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婉儿在这期间主持风雅, 与学士争务华藻,写诗赛诗,对文人提拔奖掖。近代文艺理论家谢无量称“婉儿承其祖,与诸学士争务华藻,沈、宋应制之作多经婉儿评定,当时以此相慕,遂成风俗,故律诗之成,上官祖孙功尤多也” 。此外,上官婉儿还在开拓唐代园林山水诗的题材方面多有贡献,如《游长宁公主流杯池》,突破了以往写景状物的宫廷诗歌形式,寓情于景,却更具有自然山水味。清代文人陆昶在《历朝名媛诗词》中称赞道“昭容才思鲜艳,笔气舒爽,有名士之风”。   《全唐诗》中现存诗三十二首,按内容可分为三类:抒情述怀、应制奉和、出游纪胜。 抒怀之作《彩书怨》: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日常应制即使是宫廷诗的最为普通的形式,即日常的奉和应制之作,上官婉儿也以或清新隽永,或气势壮大等格调气度倾洒其绝代才华。如其《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山水清音婉儿的一些山水之作,已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相去不远。如其十三:策杖临霞岫,危步下霜蹊。志逐深山静,途随曲涧迷。渐觉心神逸,俄看云雾低。莫怪人题树,只为赏幽栖。 称量天下士相传婉儿将生时,母亲郑氏梦见一个巨人,给她一秤道:“持此称量天下士。”郑氏料想腹中,必是一个男子,将来必能称量天下人才,谁知生下地来,却是一个女儿,郑氏心中甚是不乐。 这婉儿面貌美丽,却胜过她母亲,自幼儿长成聪明伶俐,出世才满月,郑氏抱婉儿在怀中戏语道:“汝能称量天下士么?”婉儿即呀呀地相应,如今果然。因此,朝廷内外,吟诗做赋,靡然成风。韦后本不工诗,即由婉儿代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她自制,格外称扬,韦后遂把婉儿宠上加宠。红梅妆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 ”上官昭容即上官婉儿。段成式之子(或其侄)段公路在《北户录》里叙述得比较详细:“天后(武则天)每对宰臣,令昭容(上官婉儿)卧于案裙下,记所奏事。一日宰相对事,昭容窃窥,上(唐高宗)觉。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许拔。昭容遽为乞拔刀子诗。后为花子,以掩痕也。 ”此说来自于上官婉儿同时代的陈藏器撰写的《本草拾遗》,故较为可信。——这是史料记载。玉簪花神传说上官婉儿常喜花前读书,尤爱在夏日的傍晚,伴着玉簪花的幽香,细细品味书中的辞章妙句。以上官婉儿为司玉簪花神是合适的。木门寺题诗公元684年,上官婉儿前去巴州看望李贤,行至此地,闻太子被害,就在木门寺旁李贤曾经翻晒经书的“晒经石”上修建亭子,题写《由巴南赴静州》:“米仓青青米仓碧,残阳如诉亦如泣。瓜藤绵瓞瓜潮落,不似从前在芳时。”的诗句于亭上,怀念李贤。   总体评价婉儿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左冲右突,成为盛唐时期的“无冕女皇”。智慧、灵气、才华……婉儿凭借这些法宝,穿梭于朝中重臣之间,谱写了一篇美丽、凄婉的人生华章。 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子,其人品功过颇具争议。有人赞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极度推崇者有之,轻视鄙视者有之。而她与武则天长达二十七年的共处亦让后人津津乐道。《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都对上官婉儿有记载,但较为体现她奉承权贵、淫乱宫闱,并操纵政治,控制朝纲的负面事件。但与上官婉儿同时代的文人,如张说、武平一等对其人其事评价很高,至近代以来,愈发被学者推崇。《起复上官氏为婕妤制》:”而贤明之业,经济之才,素风逾迈,清辉益远。“《景龙文馆记》:“自通天后,建景龙前,恒掌宸翰。其军国谋猷,杀生大柄,多其决。”“至幽求英俊,郁兴辞藻,国有好文之士,朝无不学之臣,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旧唐书》:“婉儿在孕时,其母梦人遗己大秤,占者曰:“当生贵子,而秉国权衡。”既生女,闻者嗤其无效,及婉儿专秉内政,果如占者之言。“《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婕妤懿淑天资,贤明神助。诗书为苑囿,捃拾得其菁华;翰墨为机杼,组织成其锦绣。”名人评价王昱:“上往囚房陵,武氏得志矣,卒而中兴,天命所在,不可幸也。三思虽乘衅,天下知必败,今昭容上所信,而附之,且灭族!”张说:“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独使温柔之教,渐於生人,风雅之声,流於来叶。非夫玄黄毓粹,贞明助思,众妙扶识,群灵挟志,诞异人之资,授兴王之瑞,其孰能臻斯懿乎?”张鷟:”博涉经史,精研文笔,班婕妤、左嫔无以加。“吕温:”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许顗.:”计之必一英奇女子也。“袁枚:”论定诗人两首诗,簪花人作大宗师。至今头白衡文者,若个聪明似女儿?“

5. 唐代才女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664年出生,复姓上官,又称上官昭容。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封为“内舍人”,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兼内舍人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p>

唐代才女上官婉儿

6.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有哪些诗词?

中国人很有智慧,也善于总结。自从五行与风水理论成熟之后,古人就将它应用于各个方面,把方位、物体、形状、颜色、材料、行业等等都赋予了五行属性。看到本文,大家也不要贴上迷信的标签,只不过是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好的心理暗示可以产生更积极的心态。
在古人眼里,任何东西都具备五行属性,在《徐氏五行命相学》也说过,“阳命金相人”所喜的颜色是黑色、绿色或者红色,那么选择黑色、绿色、红色的装修风格,将可能会带来好运,而“阴命水相人”则喜白色和黑色。颜色方面,白色、乳白色、金银色系列五行属性为金;青色、碧色、绿色系列五行属性为木;黑色、蓝色系列五行属性为水;红色、紫色系列五行属性为火;黄色、土黄色系列五行属性为土。
由此房主可根据这些形状和颜色的五行属性,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家具、物品或者装修风格,配出利于房主相生发达的家居环境。住在符合五行相生的房子里,相信会产生积极的心态。
墙壁的装修结构也有很大影响。在五行中,墙壁属木。假如在墙上撞嵌木板,木就更多。缺木的人能够在客厅墙壁上加之木条装潢,既方便打理,也可吸纳木运。墙面上涂抹的乳胶漆属土。云石更是极土之物,一块云石墙壁会为家居制作大量土的磁场。家中采纳大量运势或瓷砖做墙壁装潢时,最佳先用罗盘找出住宅的坐山,然后找出二黑星与五黄星所处的位置。这两个方位要避免采纳大量土的装潢,以免催旺二黑病符及五黄煞。土生金,在运势上镶铜片,铝片或镀金装潢,可发生极金之五行。玻璃也是金,要金的人能够采纳这些装潢。镜子虽然极金,但会制作反射,用得不恰当反而会发生影响。土克水,命卦要水的人不宜采纳云石,家中成员若要水也要木,墙纸便是最佳的抉择。还可配合玻璃、金属等装潢品,取金生水。

7. 你知道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的一生,到底有多么传奇?

我知道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的一生十分传奇,让后人惊叹不已,拍案叫绝。
一代才女,她穷其一生展现自己过人的智慧,在诗文上以称量天下,在政治上以权谋地位。从掖庭的阶下囚到权倾天下的才女,她做到了一个平凡的女人能做到的极致,一生传奇,让后人为之惊讶。让我一起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看看上官婉儿传奇人生。

一、从罪臣掖庭女到机要秘书,打开传奇人生之门
未成年的上官婉儿跟随母亲进入掖庭为奴,好在母亲出身名门望族,虽然落魄为奴,但是从未放弃女儿高贵的教育,加上上官婉儿天资聪颖,绝世美貌,出落亭亭玉立,她还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武则天破格提拔为才人,做了机要秘书。
二、从一生耻辱的印记到风靡一时的花钿妆传奇
从掖庭出来之后,她把额头刺面修饰为一朵娇艳欲滴的梅花,从此梅花般花钿妆在长安盛传。

三、一介女流之辈,游弋政党传奇
武则天称帝之后,上官婉儿贴身服侍,小到生活琐碎小事,大到朝堂之争,她是后宫之中,武则天唯一个允许议论朝政的女子,样样精通,对武则天进谏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发展文化等等建议,均被采纳。武则天到了无力回天的时候,上官婉儿组织宫中女性参与政变,让武周还政于唐朝,她功不可没,被李显皇帝册封为“昭容”,摇身一变成了妃子。

可不幸是新皇帝李显太过于羸弱,为皇后模仿武周超时代,垂帘听政,上官婉儿痛定思痛之后,她投奔韦皇后,接近武三思,韦皇后距离皇位一步之遥,受到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阻挠,她随机应变投靠太平公主,成为太平公主得力干将,即使被李隆基所杀,太平公主下令厚葬,如此殊荣,如此传奇,真是无人能及。

你知道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的一生,到底有多么传奇?

8. 上官婉儿简介?

一、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唐代女官、诗人、皇妃。
二、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上官婉儿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
三、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上官婉儿与韦后同时被杀。

扩展资料:
上官婉儿墓文公布:曾嫁多位皇帝为妻,是武则天政治生命的延续者
上官婉儿是唐朝历史上有名的女官,因其才华横溢而被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唐中宗时期被封为昭容,后在李隆基发起的唐隆政变中,因投靠韦后一派而被李隆基所杀。
以上便是史料记载中人们对于上官婉儿的全部了解。历史上上官婉儿是唐中宗的嫔妃,且只侍奉过这一位皇帝,可在新公布的墓志文中却又这样一句话:“年十三为才人。”意思是上官婉儿十三岁时便已成了后宫中的才人。可上官婉儿出生于公元664年,她十三岁这年,当政的却是唐高宗,这也就是说,唐中宗又娶了父亲的妃子!
其实这件事在唐朝是不足为奇的。朱熹就曾评价说:“在唐朝,‘闺门失礼不以为异’。”在草原游牧民族有这样一种婚姻形式,叫做“收继婚”,即儿子或者弟弟可以娶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后母或嫂子。
关于上官婉儿嫁给两任皇帝还有第二种说法,是武则天要求唐高宗将上官婉儿立为才人的。武则天赏识上官婉儿的才华,想要将她留在身边做政治秘书,可上官婉儿只是一个宫女,身份不足以成为秘书,因此武则天便要求将唐高宗将上官婉儿立为才人。
上官婉儿身上最大的谜团便是她的政治立场。她的经历十分复杂,祖辈因为得罪武则天被杀,自己也被没入掖庭,身份极其低微,直到被武则天看中。在武则天在位期间,上官婉儿无疑是向着武则天的,可当武则天去世后,上官婉儿便成了一个武则天政治生命的延续者。
武则天力挺女人主政,因此上官婉儿接近韦皇后,想要完成武则天的心愿。然而这个决定,却是导致她最终悲剧下场的根本!
为了保护武家的命脉,上官婉儿将武三思引荐给韦皇后。两人却产生了私情,一同排挤当时的太子李重俊,想要废太子而立韦皇后的女儿安乐公主为皇太女,最终逼得李重俊发动兵变,杀死了武三思。
上官婉儿虽逃过一劫,却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最终她决定划清和韦皇后的界限,转而投靠太平公主。
在出土的墓志文中提到:上官婉儿曾与韦皇后发生了激烈的斗争。韦皇后想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却遭到上官婉儿的激烈反对,多次劝告唐中宗未果后,竟以自杀来逼迫!可如此重要的事情史料中居然没有过任何的记载,墓志文所提到的故事是否真实,还有待后人考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官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