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学大师到万人唾弃,遭北大学生赶下台的于丹,到底是为啥?

2024-05-14

1. 从国学大师到万人唾弃,遭北大学生赶下台的于丹,到底是为啥?

《新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奉献自己,培养更多人才的人。一个老师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很高的德行,我们的小孩子会从老师那里一步一步学习,因此老师需要德才兼备。近几年,我国传统文化再次兴起,国学再次被回到大家的生活中,一些专门研究国学的大师也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比如钱钟书等老一辈国学大师,还有曾经火及一时的于丹。

大家大多是通过电视节目知晓于丹,但这两年于丹却渐渐消失在荧幕上,而且她这位国学大师还突然被万人唾弃,遭北大学生赶下台,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为啥?
于丹,我们大多从电视荧幕上知道这个曾经的国学大师,受到她的国学大师父亲所影响,于丹在一个充满国学氛围的家庭中长大,她从小便开始接触《论语》,因此和其他孩子相比,她有许多自己独到的看法。而且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她可以很轻松的同父亲交流,从父亲的见解中得到启发。从小她便体现出在国学上的天赋,因为后来不断的研究,更是取得很大的成果。

而她并没有止步于家庭环境的学习影响,而是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继续她的国学研究之路。在不同的老师的指导下,她受到更多的启发,古典文学一直伴随着她,在1995年,她成为北京大学讲师,终于自己多年的热爱初有成果。
但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太差,那几年,于丹也的确很努力的研究国学,而且做出一定的成就。《百家讲坛》在2006年邀请她做客,讲国学搬上银幕,让她替观众讲解《论语》和《庄子》。大家多是从这档节目中认识她的,后来她还受邀到《文化访谈录》等节目,经常出现在荧幕上的她,也逐渐被观众所熟知,短短的时间里她一跃成为观众眼中的国学大师。

生活看似一帆风顺的于丹,不仅出现在公益宣传片中,还出现在国际文化交流场合中。但“人红是非多”,她出现在大众眼前的机会越多,大家就越会去监督关注她的小细节。在她以第二名登上“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时,大家就开始对她议论纷纷。后来质疑的声音不断出现,终于在2012年11月18日,北大的学子将她轰下讲台。
国学大师有义务传播国学,而于丹的初心也是让更多的中国人可以了解国学,热爱国学,让国学不断的传承、发扬。但于丹出名后,越来越活跃于大众视野中,大家质疑她在谋生中压根没有时间研究国学,追求名利的她初心不再。

让人们提出这样的质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在这几年几乎没有新的思想创作成果。虽然她也继续出书,但其中的内容大多都是以前的,大家认为她在靠出版敛财,并没有将真才实学创新创造。失去创新,意味着她在国学研究中止步,那她便不再拥有资格享受国学大师的称号,而且还利用自己的名气赚钱。
质疑的声音一直存在,但最终将她推向风口浪尖的是在2012年11月17日,她的穿着打扮引起大家的反感。当时观赏完昆曲表演后,于丹便被邀请上台讲话,可她却穿着一身与整体艺术气息十分不符的服装,脸上也是浓妆艳抹。学子们认为她在名利中失去那份真实,不配站在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舞台上,纷纷将她赶下台。

于丹被赶下去的,不只是她现实的身躯,还有她被利益蒙蔽的内心。她可以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取得成就,却也因为在利欲中蒙蔽双眼,让人赶下台。她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功或许经过努力就可达到,但要一直站在顶端,维持这份成功却是极其困难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保持初心,一直奋斗的人很可贵。但如于丹一样,达到目的后就沾沾自喜,放弃提升自我价值,妄图靠自己曾经的成就活一辈子的人,终究会失败。所以于丹从国学大师到遭受万人唾弃,还遭北大学生赶下台,都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结果。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初心可贵,一个人的成功不只是一时的成就,至少还有他为保持这份成就不断创造的努力。

从国学大师到万人唾弃,遭北大学生赶下台的于丹,到底是为啥?

2. 从国学大师到万人唾弃,遭北大学生轰下台的于丹,背后真相如何?

曾经,还未从新一代国学浪潮之巅跌落,从国学大师到万人唾弃,遭北大学生轰下台的于丹,背后真相如何?
在各个领域,能够被称作“大师”的人一定有着卓尔不群的能力。于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本身就是国学界的大师,她从小就接触着国学经典,深受家庭的影响。她在《论语》对精辟解读获得了父亲的关注,于是重点培养起她在国学上的兴趣,于丹后来能够在国学上获得颇高的造诣与其父亲的悉心培育是息息相关的。

顺理成章,拥有超越同龄人造诣的于丹成功入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正式进入了国学的行列深入研究,知道她毕业之后也从未停止对于国学的追求。这样潜心国学使得她在国学界开始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年仅三十岁便成为了北京大学的讲师。
就业后的于丹开始活跃在一线的影视传媒里,著名的国学经典讲解节目《百家讲坛》就曾邀请她作为嘉宾,为观众解读《论语》和《庄子》等经典学说。《百家讲坛》这档节目虽说是对经典学说进行解读,但是一点都不枯燥,观众数量还是十分可观的。

参加这档节目的于丹也用这种方式获得了观众们的认可,一时之间,大家都知道了一个叫做于丹的国学讲师。趁热打铁,紧接着《百家讲坛》的热度,于丹又出现在了《文化访谈录》节目中。由于反响不错,于丹在2007年又来到《百家讲坛》中继续讲解《论语》。在一年的时间里,于丹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与努力经营,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国学大师。
除了一线媒体,于丹还会在许多公开交流的场合针对传统文化进行自己的思想解说,公益事业也不曾落下,甚至还凭借写作荣获“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第二名。这些事情普通人只做到其中一个就很不容易了,她却能够多者兼得,不难想象这其中肯定是放弃了一些东西的。
2012年,于丹的思想开始遭到学术界的质疑,甚至在同年11月18日那天,被北大的学子们轰下了讲台,一时之间名声扫地。

她在国学上成就是凭借自己多年的刻苦钻研得来的,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从之前的国学大师到遭人唾弃,其实跟她的一些作为有很大关系。
首先,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很少有人能够在获得名利之后还能坚守初心,这位年少成名的国学大师也不例外。原本于丹专注于学术研究,但是她名利双收后便更多地将心思花在了这些东西上,外界人士看出来之后发出评论说,“于丹将谋生放在了首位,她也成为了被市场经济所耽搁的知识分子”。初心已改,不得始终。
其次,不再用心研读的于丹已经失去了国学解读的新意。因为之前写作的成功,于丹随后也出了几本书,粗略一看是有些道理,但是仔细推敲之后不难发现,这些书都有之前思想的影子,没有了初看时的惊艳了。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她之后推出书籍不过是想沽名钓誉罢了。

还有一点就是,朴实无华的学者成为了虚荣心的傀儡。经常出现在镜头前的于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形象问题,原本朴实无华的她开始过分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当这一点凌驾在了更重要的事情上时,就有点不知轻重了。国学界对于这种表演一般的“大师”表现出了不屑,北大学子甚至直接将其轰下讲台,最终于丹苦心经营的大师形象轰然倒塌。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于丹没有经历住考验,我们普通人何尝不是如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到底,不忘初心得到始终的人才会成为永远的“大师”。

3. “国学大师”于丹为何后来会被万人唾弃,还被北大学生轰下台?

国学一般情况下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学说的统称,比如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再广义一点就还要包括中国古代的历史哲学、人文政治,甚至还有书画乐器、易学星象、术数建筑等方面了。
因此,在国学上的研究是没有尽头的,但是有的人能够将“国学”中基本定义的部分进行深刻地鑚研,基本上就可以算是当代国学大师了。曾经,还未从新一代国学浪潮之巅跌落,从国学大师到万人唾弃,遭北大学生轰下台的于丹,背后真相如何?

于丹为中国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更是不少热爱文学的女子的人生目标。
于丹的一生其实是非常顺遂的,她出身于书香世家,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于丹刚好对国学文化也有所兴趣,于是最终走上了深研的道路。在2006年的时候,于丹凭借自己对《论语》的深刻认识为人们所熟知,后来又因为对《庄子》的解读而为人们所追捧。

于丹,我们大多从电视荧幕上知道这个曾经的国学大师,受到她的国学大师父亲所影响,于丹在一个充满国学氛围的家庭中长大,她从小便开始接触《论语》,因此和其他孩子相比,她有许多自己独到的看法。而且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她可以很轻松的同父亲交流,从父亲的见解中得到启发。从小她便体现出在国学上的天赋,因为后来不断的研究,更是取得很大的成果。
但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太差,那几年,于丹也的确很努力的研究国学,而且做出一定的成就。《百家讲坛》在2006年邀请她做客,讲国学搬上银幕,让她替观众讲解《论语》和《庄子》。大家多是从这档节目中认识她的,后来她还受邀到《文化访谈录》等节目,经常出现在荧幕上的她,也逐渐被观众所熟知,短短的时间里她一跃成为观众眼中的国学大师。

顺理成章,拥有超越同龄人造诣的于丹成功入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正式进入了国学的行列深入研究,知道她毕业之后也从未停止对于国学的追求。这样潜心国学使得她在国学界开始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年仅三十岁便成为了北京大学的讲师。
其次,不再用心研读的于丹已经失去了国学解读的新意。因为之前写作的成功,于丹随后也出了几本书,粗略一看是有些道理,但是仔细推敲之后不难发现,这些书都有之前思想的影子,没有了初看时的惊艳了。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她之后推出书籍不过是想沽名钓誉罢了。

“国学大师”于丹为何后来会被万人唾弃,还被北大学生轰下台?

4. 从国学大师到万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轰下台的于丹,究竟怎么了?


5. 从国学大师到被万人唾弃,被北大学子轰下台的于丹,背后有隐情?

前言:“初心”,多么美好的一个词语,一听到这个词,我的第一反应是美丽,其次是害怕。其实,大多数人在开始踏荆棘迈向热烈的太阳的时候,都是满含“初心”的。头顶的正前方顶着一个大大的光芒四射的太阳,看着它,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向着自己的目标进发。害怕的是,终究抵不过暗夜来临,不知道再抬起头,还看不看的见头顶的光(月亮)。“初心”何意?做事情的最初初衷和最初原因。有时候在想,大多数人完成的目标、理想、愿望亦或是梦想,真的是他们最初的祈愿吗?亦或是,他们也忘记了行动最开始的模样,渐渐地悄无声息地变了梦想的样子,却还是追逐着似是而非的目标。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中有“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意即时时不忘记最初的发心,最终一定能实现其本来的愿望。所以,“初心”何解?答: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一,一代国学大师于丹,惊才艳艳传承国学美名远扬
  
 于丹,国学大师,能得此称谓,可谓必定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者。1965年出生,父亲就是国学大师,因此,从小耳濡目染,浸游于国学。“国学”之广大,采于中国大江南北,“国学”之深远,立意于中华上下五千年。她并没有像伤仲永中的主角一样,小时候天赋展露,之后变停滞于当时年岁,天赋变平庸。相反,她除了自己有天赋之外,有父亲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外,她自己还非常努力上进,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并且加入了研究国学的行列。从此,“国学”的光明大道为她开启。年仅30岁就成了北京大学讲师,之后更是在影视界打入了“国学精粹”,并因此名利双收,之后更是有接连不断的媒体采访,节目邀约和书籍出版。
     
 
  
  
 第二,名利双收后双面的暗面显,被学生公然轰下台自此淡出
  
 就像其他很火的明星之后必有黑料,于丹也不例外。人只要一火、一出名,就会被随之而来的各种东西缠绕,一不小心就会被克出血。先是有“于丹伦敦撒泼”,后有于丹刁难酒店的工作人员,刁难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所有的所有,都将成为站下她名望之下楼梯的锋利的剑。所以,自然而然的,有了她被被学生公然轰下台的场面。
     
 风向杆不能歪,看不见太阳也要找到月亮。

从国学大师到被万人唾弃,被北大学子轰下台的于丹,背后有隐情?

6. 从当年的“国学大师”到被人唾弃,曾经被北大学子轰下台的于丹经历了什么?

如今的现代传媒科技发展迅速,任何人和事都可能一夜之间爆红。有的人会因为某些热点突然进入大家的视野,迅速走红;也有的人因为各种言语不当,慢慢得消失不见。网络就是这样,任何信息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下面我想介绍的就是一比特著名的文化学者,于丹。原本风光无限的于丹,却在一场演讲中被大学生轰下了台。从国学大师到众人唾弃,这其中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国学大师”于丹
于丹在2006年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做客热门节目《百家讲坛》,为全国的观众们的讲述深入浅出的《论语》知识。温暖且易懂得“心灵鸡汤”的讲课管道,让于丹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与好评。
于丹更是借着电视传媒的余威,开始出版《于丹论语心得》等宣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书籍,不仅扬名国内,还向国外三十多个国家进行文化外宣,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国学大师”,风光无两。
先贤的书籍,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思想,海外学者在拜读于丹出版的书籍之后,确实对中国经典文化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于丹本人,更是荣获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彼时刚刚成名的于丹,有些受宠若惊的意味,面对大家的称赞,她也会谦虚地说“自己是国学小师”。

于丹的口碑下滑
之后,她在全国各地办讲座,解读昆曲,上课时候的于丹,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语言妙趣天成。而于丹也将《于丹〈论语〉心得》出版成书,同样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然而在几年之后,于丹的名声却江河日下。有人发现,于丹虽然讲述的是论语,然而她并不属于文学院,而是艺术与传媒的老师,对于众多读者而言,于丹的魅力在于她声情并茂的演讲,但是于丹演讲的论语内容是否正确呢?京城名嘴周孝正评价于丹讲论语:漏洞百出,一分钟一个硬伤,“她对于论语的理解,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肆意解读。”这是不少网友的观点。
2007年,北大清华等知名大学的十个博士,签署联名文章,抵制于丹,他们认为其“极其无知”,要求于丹从《讲坛》下课,人们也开始了对于于丹所讲内容的反思。在讲台上,于丹努力强调“真善美”,然而北京主持人认为,于丹完全是在说“正确的废话,孔子活过来都得给她鞠躬。”在给人们灌百无一用的心灵鸡汤。

失败只能归咎于自身
一年的时间,声名大振。收获了鲜花和掌声,似乎就忘了自己的本质,与本职工作。她已经将自己追求的本质由交流思想转变为提高生生活质量、谋生。周围的一切过于奢华,让她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自己家族的期望,忘记了起初研究国学经典的初衷。
一切皆由心生,一个人对生活与学习的心态都变了,行为上也会变得过于不和文学界清素相符合。作为一名学者,最起码的穿着要得体,尤其在众多大家出现的场合,不应该出现超短裙和高跟鞋。一位国学大师,在严谨研究学术的同时更应该对自身有较高的要求。不应该以此来博人眼球,引人反感。

随着声名大振,心态也不再平和,于丹对文章名著的研究就不再深入。在成名以后,她出版过几本书,但是大都没有自己的创新思想,都是抄录古人思想,并没有什么创新。她随后在公共场合演讲的内容多是心灵鸡汤,虽然很走心,却没有任何新意。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似乎是众人的生存法则,更何况是一比特老师呢!传授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品德。被名利诱惑的可以是任何人,但绝不能是老师,因为他们为人师表,是给学生做的表率。

7. 从国学大师到万人唾弃,被北大学子轰下台的于丹,经历过什么?

人在利益的熏陶下终究是会变化的,于丹成名以后,沉迷于各种商业活动,为了赚钱而展开讲座,为了赚钱而大谈国学文化。在生活上她变得越来越奢靡,追求高档华丽的衣着,出门工作必须要吃最好的住最好的,享受最高级别的待遇!甚至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不懂得尊重别人,她的所作所为让她失去了一大批的支持者。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于丹的名声越来越差,很多人开始质疑于丹的为人,她的个人生活与夸夸其谈的大道理完全不合符,甚至很多国学爱好者开始质疑她演讲的含金量,很多知名人士也开始谈论她的国学言论没有任何营养。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粉丝们也开始渐渐醒悟,认为于丹其实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只是把别人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讲一遍,乍一听无比美妙,但是仔细琢磨,似乎不堪一击。终于,于丹在北大的一次讲座中被学生轰下了台,颜面尽失的她似乎没有任何悔改之意,依旧是我行我素,认为自己始终是正确的,自己的成功也是理所当然的!于丹这样的做法粉丝们自然是不会买账,只能让粉丝更加唾弃!就这样,于丹走下了曾经属于她的神坛!

从国学大师到万人唾弃,被北大学子轰下台的于丹,经历过什么?

8. 从国学大师到万人唾弃,遭北大学生赶下台的于丹,到底是为啥?

《新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奉献自己,培养更多人才的人。一个老师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很高的德行,我们的小孩子会从老师那里一步一步学习,因此老师需要德才兼备。近几年,我国传统文化再次兴起,国学再次被回到大家的生活中,一些专门研究国学的大师也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比如钱钟书等老一辈国学大师,还有曾经火及一时的于丹。

大家大多是通过电视节目知晓于丹,但这两年于丹却渐渐消失在荧幕上,而且她这位国学大师还突然被万人唾弃,遭北大学生赶下台,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为啥?
于丹,我们大多从电视荧幕上知道这个曾经的国学大师,受到她的国学大师父亲所影响,于丹在一个充满国学氛围的家庭中长大,她从小便开始接触《论语》,因此和其他孩子相比,她有许多自己独到的看法。而且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她可以很轻松的同父亲交流,从父亲的见解中得到启发。从小她便体现出在国学上的天赋,因为后来不断的研究,更是取得很大的成果。

而她并没有止步于家庭环境的学习影响,而是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继续她的国学研究之路。在不同的老师的指导下,她受到更多的启发,古典文学一直伴随着她,在1995年,她成为北京大学讲师,终于自己多年的热爱初有成果。
但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太差,那几年,于丹也的确很努力的研究国学,而且做出一定的成就。《百家讲坛》在2006年邀请她做客,讲国学搬上银幕,让她替观众讲解《论语》和《庄子》。大家多是从这档节目中认识她的,后来她还受邀到《文化访谈录》等节目,经常出现在荧幕上的她,也逐渐被观众所熟知,短短的时间里她一跃成为观众眼中的国学大师。

生活看似一帆风顺的于丹,不仅出现在公益宣传片中,还出现在国际文化交流场合中。但“人红是非多”,她出现在大众眼前的机会越多,大家就越会去监督关注她的小细节。在她以第二名登上“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时,大家就开始对她议论纷纷。后来质疑的声音不断出现,终于在2012年11月18日,北大的学子将她轰下讲台。
国学大师有义务传播国学,而于丹的初心也是让更多的中国人可以了解国学,热爱国学,让国学不断的传承、发扬。但于丹出名后,越来越活跃于大众视野中,大家质疑她在谋生中压根没有时间研究国学,追求名利的她初心不再。
让人们提出这样的质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在这几年几乎没有新的思想创作成果。虽然她也继续出书,但其中的内容大多都是以前的,大家认为她在靠出版敛财,并没有将真才实学创新创造。失去创新,意味着她在国学研究中止步,那她便不再拥有资格享受国学大师的称号,而且还利用自己的名气赚钱。
质疑的声音一直存在,但最终将她推向风口浪尖的是在2012年11月17日,她的穿着打扮引起大家的反感。当时观赏完昆曲表演后,于丹便被邀请上台讲话,可她却穿着一身与整体艺术气息十分不符的服装,脸上也是浓妆艳抹。学子们认为她在名利中失去那份真实,不配站在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舞台上,纷纷将她赶下台。
于丹被赶下去的,不只是她现实的身躯,还有她被利益蒙蔽的内心。她可以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取得成就,却也因为在利欲中蒙蔽双眼,让人赶下台。她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功或许经过努力就可达到,但要一直站在顶端,维持这份成功却是极其困难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保持初心,一直奋斗的人很可贵。但如于丹一样,达到目的后就沾沾自喜,放弃提升自我价值,妄图靠自己曾经的成就活一辈子的人,终究会失败。所以于丹从国学大师到遭受万人唾弃,还遭北大学生赶下台,都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结果。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初心可贵,一个人的成功不只是一时的成就,至少还有他为保持这份成就不断创造的努力。
参考资料:
《新竹》
《贡院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