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行业止步不前的原因?

2024-04-28

1. 中国软件行业止步不前的原因?

中国软件行业的悲哀,开发被迫由C语言改为JAVA,性能却在下降

中国软件行业止步不前的原因?

2. 中国民营企业为什么不敢搞软件研发?

主观认识高度不够,以及高科技投资回报不确定,风险较高。中国企业软件不擅长的方面:1、中国在核心技术钻研和创新方面可拿出手的不多。2、全球产业链打造也比较难(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发动了新殖民策略,早就用投资控股的方式控制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核心)。这就是为啥最后崛起的工业强国德国为啥发动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一崛起,发现全世界的好地方都因为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早早就开始了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所以好地方都被占了。新兴崛起的工业强国要打造自己的全球产业链发现到处受阻碍剥削,所以要求重新划分所有权。3、我国金融是国之重器,而且证券市场管理者大多为当年经历亚洲风暴的那帮官员,所以我国金融市场、资本市场都不怎么发达、监管也比较僵化。4、我国民营企业大多还处于创一代皇帝式控制之下,我国央企国企还处于政府行政管理之下,所以我国企业的管理,也很难如欧美企业那样搞企业治理平衡、股权激励。而战略制定也经常受我国政府政策突发影响(政府掌握着大部分资源支配权和所有权、对企业所有权缺乏尊重和保护、大一统集权政府强执行力、制度规定发布不需要通过人大通过容易临时性突然发布突然行动)。5、中国企业同质化严重:不尊重不保护知识产权可以随意模仿甚至盗窃、关系嫡系驱动销售而非主打产品竞争力。中国式关系导致一个软件可以卖10万,也可以卖100万,所以产生了很多奇葩公司。而且中国由于人口多、生产和消费的人口密度集中,所以一旦一个技术被突破攻克,会很快雪崩式的复制、大规模生产、把价格打到全球最低没有利润。6、中国企业管理层又普遍没受过套路教育,所以就喜欢瞎试(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其实明明有桥,非要摸着石头过河。7、而且中国人口多、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太大,事情就变得复杂了。就如同中国研发高铁时,也进口了欧洲的高铁售票系统,一测试就崩溃,就是因为欧洲人少、欧洲人做火车人少。中国人多、中国地大路远、中国还有传统春节情节春运。

3. 软件行业发展怎么样?

在现今社会,计算机软件行业依旧是目前的热门行业,建筑表现大师、Eboss、高级商务、环境艺术设计、软件开发、网络技术工程师、网络传媒等都有很多招聘职位,人才需求很大。在未来,合格软件人才的需求将远大于供给。而且目前这个行业的薪水比较高。

软件行业发展怎么样?

4. 软件行业真的不行了吗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化投入的逐年增加,我国软件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当前,全球软件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的阶段,而我国的软件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成长期。未来随着我国软件行业的逐渐成熟,我国软件及IT服务收入将持续提高,行业市场容量潜力巨大。
据《2017-2022年中国软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软件业务收入增速平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9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比2015年回落0.8个百分点。2016年利润总额同步增长,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6021亿元,同比增长14.9%,与收入增长同步,比2015年回落4.6个百分点。
总之,国内软件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市场的巨大推动力都预示着中国软件产业光明的前景。通过对软件行业前7个月的业绩收入的整理,我们预计年内行业仍然能够维持行业高景气度。

5. 中国软件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吗?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据中国工信部负责人在会上透露,2017年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已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软件产业能力显著提升。未来将强化创新,推动新时代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新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软件业百强企业的门槛由2000年的不足1亿元提高到超过13亿元,软件从业人员达到580多万,且供不应求,行业薪酬水平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列第一。
中国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在年会上评价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2000年整个软件产业规模是586亿元,增长到2017年突破5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了14.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从2000年的5.8%增至28.8%,2017年将超过30%,大概达到电子信息产业的三分之一左右。”
中国软件产业能力也不断提高,集聚效应明显。谢少锋说:“2017年中国的软件自主版权登记量突破七十万件,去年同比增长超过85%,软件研发的投入和全球软件五百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水平在逐渐缩小。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非常明显,东部软件业务收入占全国总收入比重是80%左右,八个中国软件名城的整个的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超过60%。”

中国软件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吗?

6. 我国软件业发展现状如何?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软件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国务院《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文),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作出了全面的规划,有力地指导了软件产业的发展。为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有必要进一步认清我国软件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把握国际软件共享运动带给我国的机遇,充分调动我国拥有的各种资源,提出兼具可行性和理想性的软件产业发展战略,走出一条既适合国情又能占领知识经济制高点的软件产业发展道路。
    
一、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形势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必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为抢得发展先机,树立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的有利地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定了立足本国国情的软件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例如,美国走的是“全面主导”的发展道路,占据全球软件产业链的最上游位置,以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规范和引导位于中下游的软件产业门类,瞄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赢得了巨额的产业利润。日本和韩国充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走的是“国内优先”的发展道路,主要针对国内市场,出口在国内整个软件产业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少。以色列重点强调软件产业开发,充分发挥俄罗斯移民的智力资源,将全球领先的军用软件技术知识转化为民用,在数据、信息安全和无线通讯领域等软件细分市场取得了领先地位。爱尔兰利用其很低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在爱尔兰本土建立生产基地,逐渐成为软件跨国公司在欧洲的运营中心和软件集散地。印度规避了国内市场狭窄、信息化基础薄弱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大力发展软件外包服务和离岸开发业务,大型软件企业为跨国公司承包价值链高端产品和服务,中小型软件企业提供诸如解码、编程和测试等价值链低端服务,创造了比较庞大的软件出口额。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明确清晰的软件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在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方面还没有真正到位,发展环境还没有实现优化,再加上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国产软件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还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足够的支撑,使得我国在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处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夹缝”之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未见缩小,反而有日益扩大之势。长此以往,如果不从根本上加快软件产业的发展,我国将痛失占领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大好时机,形势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可想而知。
    
(一)在全球软件产业中的地位低微,与周边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2000年,全球软件及服务业市场总收入为5960亿美元,其中,我国软件产业销售额为71.7亿美元,占全球软件产业总额的1.2%,相当于美国的1/40,日本的1/8,也低于爱尔兰的1.5%,印度的1.48%,韩国的1.39%(见表1)。
    表1 中国在全球软件产业中的地位
                          (单位:亿美元)  
      中国  美国  日本  爱尔兰  印度  韩国  全球
1999年   53.2  2200  540     84   67.5  59   5274
所占份额  1.0%  42.0%   10.2%     1.6%    1.3%  1.1%  100%
2000年   71.7  2400  572     89   88.5  83.2  5960
所占份额  1.2%  40.2%   9.6%    1.5%    1.48%   1.39%   100% 

  
  资料来源: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编:《2000年度中国软件产业研究报告》,2001年4月。
  从总量以及所占比例来看,2000年,我国软件产业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虽然与周边国家如印度、韩国所占的份额相差不多,比爱尔兰略低0.3个百分点,似乎差别不大,但是考虑到软件产品质量、软件开发的规范程度、软件出口或满足国内市场的程度等方面,我国与这些周边国家以及爱尔兰相比则存在很大差距。例如,单从出口来看,2000年我国软件出口约4亿美元,仅是印度的1/15。我国软件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差距,与我国作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很不相称。
    
(二)软件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较低,发展速度不能适应国家信息化的要求
  2001年,我国软件产业总额占GDP的比重为0.78%,远低于发达国家6%的平均水平,也低于韩国的1.96%,印度的16.7%,与国家信息化对软件产业的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1996~2001年,我国软件产业国内市场增长速度分别为46.8%、31%、26.4%、27%、33%、34%,年均增长率约为30%,虽然高于世界软件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但比印度软件产业起飞时期低20个百分点,比爱尔兰低50个百分点,难以满足国家信息化建设对软件产业的要求。
    
(三)软件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但国产软件的市场份额十分有限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行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建设,这无疑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软件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但是,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并没有形成对国产软件有效的需求,反而有助于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如微软公司的在华业务,两年内增长了2.5倍,是微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最快的部分,而国产软件的市场占有率仅维持在30%左右的水平,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软件产业几乎全面处于全球软件产业链的中下游地位,在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发展方面受制于人,在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另一方面,目前的政府采购从尽量节约财政资金方面考虑得多,而在通过启动政府采购为国产软件创造市场空间方面考虑不够,未能给国产软件以有力的实质性扶持。
    
(四)缺乏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核心竞争力薄弱
  为了保障安全,有些国家如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在军事部门中完全使用自己独立研制的操作系统。但是,在我国,国外软件产品占据了2/3的国内市场,其中在系统软件方面几乎没有我国自主版权软件的立足之地,国产支撑软件只是凤毛麟角,应用软件同样面临剧烈竞争。缺乏基础和核心技术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弱,不仅使得大量利润流入外国企业,严重影响我国软件产业的积累和再循环能力,而且还严重威胁着我国的信息安全。一个国家的信息产业在别国提供的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长此以往,对于国家利益、国防安全都是非常危险的。
    
(五)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无力与跨国公司抗衡
  据CCID(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统计,至2000年底,我国从事软件开发、研制、销售、维护和服务的软件企业有3,000家左右,加上兼营软件的企业,总数大约有5,000家。
  我国软件产业规模结构的特点是以中、小企业为主,50人以下的企业占55%左右,50~200人的企业占42%左右,1,000人以上的仅有中软总公司、东大软件、用友软件、北大方正等十几家公司。2000年,我国软件产业人均产值平均不到15万元人民币,而微软每年人均产值高达62万美元,这表明我国软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市场竞争力不强。
  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软件技术人员约有19万人左右,此外,还有30万人在从事计算机应用、科研与教育工作。但是,我国软件技术人员中绝大多数是从事程序开发、技术支持和服务的人员,软件产业发展所急需的系统分析师、架构设计师、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和技术工人的数量非常匮乏,无法满足软件产业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在典型的知识型产业中缺乏急需的专业知识型人才,再加上“一低两高”(劳动生产率低,人力成本高,开发成本高)的现状,发展速度之慢也就不足为怪了。
    
(六)国家软件产业政策在落实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国务院《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在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将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该文件规定的政策并没有完全得到落实,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在落实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
  例如,在投融资方面,该文件规定的由国家扶持的软件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至今尚未组建。由于软件企业固定资产少、无形资产比重大,缺少可供抵押或质押的资产,很难争取到银行贷款。在软件企业上市方面,国家各部门制订的政策法规相互矛盾,现行的政策法规阻碍了软件企业的上市融资之路。同时,由于软件企业的规模较小,前期研发投入过大,而且研发费用很难转化为固定资产,与传统制造业的盈利模式有所不同,同时发行股票的规模也无法放大,因而,在目前实行股票发行核准制的情况下,证券公司在推荐软件企业发行股票方面积极性不高,软件企业上市存在实际的困难。另外,国务院18号文件中关于软件企业在资产评估中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以及软件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等规定缺少实施细则。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现有的软件产业政策是从软件产品销售收入比例和自产软件产品销售收入比例等方面来界定软件企业,而将软件服务业、软件产业孵化器、软件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国产软件的代理和分销商排除在外,实际上使软件产业链条上各环节、各要素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导致有些环节发展滞后,成为整个软件产业发展的“掣肘”。
  关于软件采购方面,目前政府采购主要是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设计,对通过政府采购为国产软件发展创造市场空间的政策目标考虑不够,缺乏指导政府采购的标准规范和产品、服务目录。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目前版权法的执行仍未取得预期效果。据美国SIIA(软件与工业信息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越南和中国是世界上盗版率最高的两个国家,1994年两国的盗版率分别为100%和97%。随着政府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近几年两国的盗版率已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98%和91%左右。据统计,1999年,中国软件业因盗版而损失的金额高达6亿多美元。盗版率居高不下,不仅严重制约了国内软件企业的发展,损害国家形象,也严重影响了跨国公司和风险投资进入中国的积极性。
    
二、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我国软件产业处于软件发达国家和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夹缝”之中,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软件产业这个国际竞争的前沿领域将无所作为。20世纪90年代末期,印度在相对贫瘠的国内经济基础上实现了软件产业的腾飞,在高科技产业和知识经济的核心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印度在不具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尚且实现了软件产业的跳跃式发展,而我国呢?拥有印度无法比拟的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信息产业规模、国内市场潜力以及综合经济实力,这无疑增强了我国在发展软件产业方面的决心和信心。

  考察软件产业在美国、日本、韩国、印度、以色列、爱尔兰等国家成功的发展道路,我们可以发现软件产业具有与一般制造业不同的规律。很多以资金密集型为特征的制造业,如机电、汽车等,在世界各国之间的转移基本上呈现“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规律。但是,软件产业完全有可能同时在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这主要是因为推动软件产业和传统制造业成功的关键资源不一样,传统制造业的关键成功资源是资金,而软件产业的关键成功资源是知识型的人力资源。所以,发展中国家完全有可能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再加上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与发达国家在这个领域一争高下。
  同时,以Linux为代表的开放源代码运动的兴起以及网络计算机(NC)的推广,为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Linux是一种将源代码完全开放的UNIX类操作系统,由于它的开放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并宣布遵循自由软件联盟(CNU)的GPL协议,赢得了一批富有市场经验的软件开发厂商的支持,从而使Linux能快速传播和发展,开始对微软造成直接威胁。目前Linux在全球已有约1,000万用户,在因特网服务器上所用的操作系统(OS)上已居首位,占有率达28%。IDC(国际数据公司)预计,五年后Linux将跃居全球操作系统市场的第二位。
  以Linux为代表的源程序公开软件,给现有的软件产业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其必将影响世界软件产业的发展。例如:开放源码可能成为软件发展的重要模式;以网络为核心的开放式的崭新开发模式逐渐形成;改变软件产业的“游戏规则”。
  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NC(网络计算机)已成为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特别适合中国国情,具备大力推广的条件。目前NC已从单一的瘦客户机扩展到便携、移动、无线的网络访问终端,其用户群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推广NC的条件已逐渐成熟。NC对CPU的性能要求不高,我们可以大力推动基于Linux的CPU芯片的开发,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CPU设计产业。
  另外,软件已成为各行各业企业管理、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商业竞争的有力工具。软件行业也不再仅局限于计算机行业之内,而已渗透和分布在其他行业之中,软件的产品形态呈多样化。嵌入式软件市场正在升温,一种是面向消费者的市场,如移动电话、手持设备和信息家电;另一种是面向工业应用的市场,如工业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仪器。这是一个相当分散的市场,由于嵌入式软件往往在专用微处理芯片上运行,因而不易形成统一的独占性市场。
  因此,我国要改变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的地位,尤其是改变在系统软件市场中的被动局面,存在很多难得的机遇。重要的是我国要抓紧时间,不能再沉湎于于事无补的过多的争论。目前,最紧迫的事情是,尽快确定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战略,充分调动发挥我国拥有的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唯其如此,我国软件产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跨越式发展,达到国务院18号文件中规定的目标,跻身于世界软件大国之林。
    
三、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道路
  前面我们考察了美国、日本、韩国、印度、以色列和爱尔兰等国的软件产业发展道路,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我国软件产业今后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一个明显的结论是,我国绝对不可能照搬别国的模式。我们自有我们的国情,自有我们独特的优势资源,因而,在发展软件产业的道路选择问题上,我们要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国家行为和企业行为互动
  这里的“国家行为”并不仅仅是指国家要制定合理的软件产业扶持政策,主要是指要通过国家投入、组织和引导来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我国的信息产业基本上是建立在美国提供的核心技术的平台上,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使之产业化,并为之提供市场空间,这是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不能把发展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希望寄托在软件企业的身上。这是因为,第一,发展具有自主版权的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不像软件服务业那样,单靠优秀的人才资源就可以做得很好。操作系统和支撑软件等系统软件产品,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行业门类,只有国家才能集中大量的资金资源和人才资源,以国家为主导,统一组织和协调,才能有可能取得成功,指望单个的企业或企业之间的联盟就可以解决软件的核心问题是不现实的。第二,目前我国软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不雄厚,根本无力解决发展系统软件所需要的庞大资金和面对巨大风险,同时,资本的逐利性也不可能要求软件企业主动站在国家的角度上为国家“排忧解难”。第三,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形势逼人,只有动用国家的力量,集中国家的资源,像我国当年研制“两弹一星”那样,采取非常规的运作方式,迅速缩短我国软件产业在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方面与软件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才能摆脱长期以来我国在国际软件产业链中的被动地位和尴尬局面。
  当然,在发展软件产业方面要体现国家行为,并不意味着国家直接用行政手段来干预,而是以国家为主导,采取市场运作和商业化的形式,比较可行的操作办法是:国家投入巨资,以国家为主导,同时吸收社会各界包括软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甚至跨国公司的资金,直接组建实体,从事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在该实体内容形成从研发到产业化的“一条龙”,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研发和产业化脱节的“痼疾”。
    
(二)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并重
  有人认为,目前我国应侧重发展软件产品,提高我国在全球软件产业中的地位,而让软件服务业保持自然增长状态。又有人认为,目前我国软件产品与软件强国相比落后一大截,无法在短时间内超越,与其在系统软件领域内从事没有多少成功几率的拼搏,还不如侧重发展服务业,这既可以锻炼人才,又可以创造就业,还可以为将来侧重发展软件产品奠定基础,同时还顺应了目前出现的软件服务业领先的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均有失偏颇,没有全面地考察问题的实质。笔者之所以提出“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并重”的观点,是与“国家行为和企业行为互动”的看法一脉相承的。国家与企业在发展软件产业的道路上既有分工,又是互动的。国家可以运用国家的意志,集中投入,采取实体经营的形式,将来自国家和社会的优势资源整合在一起,集中攻克软件产业中的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建立自己独立的产品体系。同时,国家在信息化建设中,给软件企业创造市场机会,推动软件服务业的成熟壮大。而企业呢?主要集中于软件服务领域,大力发展信息系统集成、ASP、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数据中心与资源外包、数据加工与处理、软件测试、信息系统咨询与评估、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软件与信息系统管理人才工程化培训等业务,为软件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积累专门知识和软件人才。国家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软件企业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以此来提升企业素质。同时,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软件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定制软件和服务市场,学习和掌握国家软件市场运行规则和业务流程,积极参加CMM认证,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促使软件企业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化素质。
    
(三)重在开发国内市场
  毫无疑问,我国软件产业的国内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我国应当以电子政务、电子金融、企业信息化、社会保障为重点,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我国自主版权的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产品,通过巨大的内需来拉动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电子政务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各种产品和技术,推动行业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所采用的技术和产品对社会具有广泛的示范性和引导性。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具有的安全性、个性要求、本地化等特点,国产软件企业将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尽快制订统一的电子政务标准规范,提出推荐政府采购的产品或服务目录,避免各级和各地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的实施方面“一哄而上”,各自为战,削弱电子政务对国产软件的拉动作用。
  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迅速,截至2000年底,银行系统已拥有大中型计算机700多台套,小型机6,000多台套,PC及服务器50多万台,自动柜员机(ATM)近3万台,销售终端(POS)22万台,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5%以上,金融电子化的硬件建设将带动金融领域应用软件的大发展。数字化电子货币、网上支付、安全认证等电子金融的功能将直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目前,我国拥有15,000家大中型企业和1,100多万家小企业,这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需求急迫,同时,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需求将日益旺盛,企业信息化潜在市场规模日益庞大,同时,加入WTO也将要求我国企业按照国际规则开展商务活动,这必将加大对企业管理软件的需求。现在管理软件开发出来的有效用户只有中小企业总数的5%左右。企业信息化将直接带动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软件的发展。
    
(四)建立产业自主体系
  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建立产业自主体系,需要从国家层面上来加以组织、协调和引导。目前,Linux在全球的兴起为我国逐步打破WINTEL体系,建立基于Linux的系统软件产业体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我国软件产业自己的标准体系,占据全球软件产业链的最上端,最终发展成为可与美国抗衡的软件强国。

【参考文献】
  [1]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编.2000年度中国软件产业研究报告[R].2001,(4).
  [2] 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全面推进我国信息产业的改革与发展——吴基传部长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R].2002-01-28.
  [3] 王文京谈软件产业和软件企业经营[DB/OL].新浪网站,2001-12-09.
[4]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软件业“十五”专项规划思路[DB/OL].www.ccidnet.com,2001-09-30.

7. 如何看待中国软件行业的未来

我们都知道现在是互联网的世界,人们对对于智能化的机器设备依赖性越来越高。尤其是生产管理软件,对于大多数生产型厂家都使用到的。那么中国软件开发行业的未来方向在哪儿?他又将以何种方式去发展?

  目前我国的软件开发技术整体的核心技术并不是特别先进,尤其是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的智能化水平还远远不够!很多人认为我国软件开发行业缺乏自身的核心技术,都是引进国外方法,我们应该重视底层技术,能够做到研究型的开发。
  所以我国的软件开发行业主要还是以三个方面进行发展,分别是硬件系统、企业信息化智能化、行业软件新兴。工业生产线设备管理系统

  硬件系统,其代表是Win-Tel联合以及Linux联盟。跨入21世纪,我们发现许多超级硬件厂商越来越“软”了,Intel搞起了编译器,IBM力挺Linux;反过来是软件大鳄们越来越“硬”了,最具代表的是微软又是搞机顶盒,又是搞手机移动平台,忙得不亦乐乎。一方面,硬件开发厂商希望通过涉足软件来增加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软件企业希望通过软硬结合,来替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于是,硬件系统方面必将成为未来软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生产设备管理软件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其代表是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软件,比如ERP、CRS、MIS、网络设备、财务软件等。代表企业如SAP,国内的用友、金碟、华为等等。这和行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外包,由于企业软件的规模庞大,许多大企业通过将部分模块外包给其他企业来降低开发成本,印度正是做外包的头号种子。企业信息化软件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信息化的实施和服务上,如ERP实施、搭建网络环境等。由于企业信息化,尤其是服务和理念等方面尚需要完善,因此可以预见,这也将是软件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行业软件,其代表如AotoCAD、PKPM、3DsMax等等,这些软件结合了特定的行业知识,如PKPM结合了结构力学和有限元计算的专业知识,3DsMax结合了三维图形学的专业知识,它们在特定的行业拥有极强的竞争力,同时行业往往也反过来以来这些软件。可以想象,如果让今天的建筑师放下AotoCAD,用绘图笔去做设计,将会是怎样一个可怕的场面。另外,单片机、嵌入式开发以及自动化设备,是行业软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不起眼的设备,通过嵌入了智能化程序,往往能身价百倍。随着计算机进一步渗透到各个行业当中,以行业知识为基础的行业软件,必然成为软件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所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我国的软件行业发展前景还是非常明朗的。苏州点迈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也在不断的引进高端技术,同时也在招聘高端的技术型人才,帮助点迈开发定制更好的生产管理软件,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如何看待中国软件行业的未来

8. 现在软件行业怎么样?

2018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分析
2018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收入和效益保持较快增长,吸纳就业人数稳步增加;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步伐加快,结构持续调整优化,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服务和支撑两个强国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智慧社会演进的重要驱动力量。
一、软件业保持较快增长,为促进稳增长、稳就业发挥重要作用
1、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力拉动了经济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软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8年底,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3.78万家,比上年增加2881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3061亿元,同比增长14.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0.7%,增速居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占GDP比重达3.6%,已成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2011-2018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备注:2013年增速为23.4%)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显。经初步统计,2018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8079亿元,同比增长9.7%。从重点监测的龙头软件企业看,利润总额增长19.6%,销售利润率9.2%,全行业正在形成具有实力的大企业和充满活力的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3、从业人数平稳增加,为稳定就业做出贡献。2018年末,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为643万人,比上年增加25万人,同比增长4.2%;占我国城镇就业总人数①的1.47%,比2017年末稍有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13.4%,人均工资增长8.8%。
2011-2018年中国软件行业从业人数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4、出口保持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出口554.5亿美元,同比增长0.8%,占全行业业务收入的6%左右,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增长5.1%。全行业业务收入中,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比例为31:55:14,结构与上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6%,快于行业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
2011-2018年中国软件业务出口金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软件业集聚发展效应进一步凸显,布局合理调整
1、东部地区稳步发展,中西部地区软件业加快增长。2018年,东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9795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79.0%。中部和西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为3163亿元和7189亿元,分别增长19.2%和16.2%,高于全国增速5.0和2.0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5.0%和11.4%,同比均提高0.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914亿元,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4.6%。
2018年中国分区域软件业务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主要软件大省保持稳中向好,海南及部分中西部省市快速增长。软件业务收入居前5名的广东(增长12.2%)、江苏(10.7%)、北京(16.8%)、山东(15.9%)、浙江(21.1%)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0192亿元,占全国软件业比重的63.7%。软件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19个,其中海南省同比增长达89.9%,西部的广西、青海、云南和贵州增长分别达77.0%、50.3%、23.7%和23.4%,中部的江西、安徽增长达37.7%和27.7%。
2018年中国TOP10分省市软件业务收入主要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重点城市在软件业发展中的作用突出。2018年,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1237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达81.2%;其中有15个城市软件业务收入超千亿元规模,北京、深圳、上海软件业务收入超过或接近5000亿元规模;软件业务收入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中心城市和直辖市共9个,其中杭州、宁波市增速超过20%。重点城市立足人才、创新、资源等方面优势,形成各自的软件产业发展特色,获得质量效益双提升,并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2018年,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利润总额占全国软件业比重为86.2%,同比增长1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三、新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培育新动能发挥积极作用
1、新兴业态拉动软件业加快发展,已成为新的增长点。我国特有的人口基数庞大、互联网普及程度高、基础数据资源丰富等特点,有力促进了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落地和应用发展。2018年,云计算相关的运营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1.4%,在信息技术服务中占比达30.0%;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1.9%,占比13.9%,两项收入直接拉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9个百分点,成为产业增长的最重要动力来源。同时,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也全面影响到传统软件开发领域,使开发、交付和盈利等模式转型,引发计算平台重构并带来新的市场空间,使平台软件、APP软件等快速兴起,软件产品实现收入增长12.1%。
2、新兴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加深,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开展广泛应用和模式创新,支撑制造业、农业、金融、能源、物流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传统产业“赋智赋能”,出现越来越多的典型应用案例;特别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加快,2018年工业软件收入增长14.2%,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焦点;支持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建设,帮助解决社会管理和民生问题的同时,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据对重点龙头软件企业的监测显示,交通、安防领域的信息技术需求增长明显。
四、软件业科研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1、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发呈现“龙头领先、中小微跟进”的趋势。对重点龙头软件企业的监测显示,2018年企业研发投入增长达20.4%,高于其业务收入增速13.3个百分点,研发强度达10.4%。在持续研发投入的推动下,国内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呈爆发式增长,部分企业国际专利申请量已居于全球前列。
2、应用拉动型的创新体系正在形成和完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逐渐成熟和落地,已成为大多数软件企业创新发展和业务应用的主流方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开了新的创新路径,初步形成多种创新应用成果,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引领发展;开源社区改变传统开发模式,正在成为新的创新原动力;以应用拉动创新的体系,催生出大量新兴业态,吸引了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投资和资源,不断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倾斜。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