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道德经

2024-05-13

1. 孙子兵法道德经

孙子兵法取胜之要为道、天、地、将、法。
道德经之本在于贵无。
《孙子》在运用上:得道多助,故须寻正道行正道;天地为客观因素影响成败,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为主观能力,须努力学习、文武双全;法为具体的方法行为合宜。
而道德经贵无,意为有有有之用、无有无之用。揠苗助长反而不如无为。再如邦无道则隐,一夫难挽狂谰,实不得以而为之,事若明知不可为,不如无为无知,倒乐得个无忧无虑,也是无之用。

孙子兵法道德经

2. 同时学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矛盾吗?

这个一般也会懂得一些道理。简单说点儿高杆的吧。
1、人类大脑,基本上就是微不足道;学习什么,也就是一点点。
通过修炼,可以提高境界!就能够根据情况,再进一步学习提高。
就是境界问题。比如现代科学:基础学科、理论应用、乃至交叉学科……
虽然是五花八门,掌握了,也就那么一点点而已。高度提炼!精华!大师。
2、诸子百家,可能常人几辈子,也就只能够明白一点点、一些些;
我们早就修习,根本不是什么。五千言道德经,十三篇孙子兵法。
诸子百家……乃至历代以降,各种思想,都不是事!统称【国学】。
古今中外,还有无数思想!就说这个孙子兵法,一般人学习是兵家;
诸子百家,融会贯通,皆是一体。孙子兵法,也是哲学。与易经、老庄、法墨……
并无二致!从而融会贯通。当然,这是承蒙本人师尊,数十年之前指点!
我辈众弟子,皆只仅仅,学习得师尊一丝;但是放眼天下,足以傲世。
——而在师尊面前,那也就是管窥蠡测!师尊,才是学冠古今中外!

3. 道德经孙子兵法和鬼谷子在网上买那个版本好

《道德经》,建议你购买贵州版的《老子全译》(即贵州人民出版社编撰的《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本书的特点是:注释和译文不但规范而且详细。
《孙子兵法》,建议你购买《孙子兵法新解》(即施芝华著,学林出版社出版)。本书的特点是:由军人施大校著写,是按原文的字句点评并解读。
《鬼谷子》,建议你购买《鬼谷子》(即王克平译评,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本书的特点是:2011年的版本,书中废话不多,只有12万字,而且价格合理,网上折扣价才4元多。

上述书籍均可在当当网购买,全是正版,而且可以享受折扣。

道德经孙子兵法和鬼谷子在网上买那个版本好

4. 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还是论语。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原文】 子曰:“衣敝縕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释】 縕(运):绵。狐貉(和):狐皮貉皮。忮(至):嫉妒。臧:好。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衣服,与穿着狐皮貉皮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惭愧的人,大概只有子路吧?‘不嫉妒不贪婪,有何不好?’”子路终身记着这话。孔子知道后,又说:“这是应该做到的,怎值得满足?”    
  【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注释】 后凋:最后凋谢。  
  【译文】 孔子说:“天冷时,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    
  【原文】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注释】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害怕。”     
  【原文】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注释】  
  【译文】 孔子说:“共同学习,不一定能共同进步;共同进步,不一定能共同创业;共同创业,不一定能共同开拓。”    
  【原文】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注释】 唐棣(地):一种花。尔:你。  
  【译文】 有一首诗这样说:“唐棣开花,翩翩摇摆,我能不思念吗?只是离



  


 
 
得太远了。”孔子说:“不是真的思念,如果真的思念,再远又有什么关系?”   
  · 乡党篇第十  
  【原文】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注释】 恂恂(旬):恭顺。便便(篇上声):口齿伶俐。  
  【译文】 孔子在乡亲面前,温和恭顺,象不会说话的人;在宗庙朝廷里,口齿清晰,只是很谨慎。    
  【原文】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注释】 侃侃(坎):温和快乐。訚訚(银):言谈正直。踧踖(促急):恭而不安。与与:小心谨慎。  
  【译文】 上朝时,同下大夫说话,轻松快乐;同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在国君面前,恭恭敬敬,仪态安详。    
  【原文】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注释】 摈(宾的去声):接待宾客。躩(决):走路快的样子。襜(搀):整齐。  
  【译文】 国君召孔子去接待来宾,孔子表情庄重,脚步迅速;与两旁的人作揖,左右拱手,衣服前后摆动,很整齐;快速向前时,步伐轻快;来宾走后,必定回报说:“客人走远了。”    
  【原文】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注释】 阈(玉):门坎。齐(兹):衣服的下摆。  
  【译文】 进入朝廷大门时,走路象鞠躬一样,如同无处容身。不在门中间站立,脚不踩门坎。从君主的座位前经过,表情庄严,脚步轻快,说话好象气不足。提着衣边上堂,象鞠躬,憋着气象没有呼息一样。出来时,每下一个台阶,神态舒展,心情舒畅。下完台阶,步伐加快,如同长了翅膀。回到自己的位置,



  


 
 
又显得恭敬谨慎。    
  【原文】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注释】 圭(归):代表国家的玉器。蹜蹜(宿):小步走路。觌(敌):偷看。  
  【译文】 拿着圭时,象鞠躬,如同拿不动。向上举好象作揖,放下来好象交给别人。脸色凝重,战战兢兢,脚步细碎,象沿着一条线走路。献礼时,和颜悦色。便访时,轻松愉快。    
  【原文】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注释】 绀(干):深青透红。緅(邹):黑中透红。袗(诊):单衣。絺(痴):细葛布。綌(西):粗葛布。  
  【译文】 君子不用深红色做衣边,红色紫色不可做内衣。夏天,穿单衣,外出必套外套。黑色内衣,配黑色的外套;白色的内衣,配黄色外套;黄色的内衣,配黄色外套。内衣较长,右袖较短。一定要有睡衣,长一身半。坐垫要厚。丧事结束后,无所不佩。不是正式场合的衣服,一定要裁边。吊丧时不穿黑衣、不戴黑帽。每月初一,必穿朝服去朝见。    
  【原文】 斋,必有明衣,布。斋必变食,居必迁坐。  
  【注释】  
  【译文】 斋戒沐浴时,必有布做的浴衣。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时的饮食,一定要改变住处。     
  【原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释】 脍(快):切细的肉。饐(义):陈旧。餲(爱):变质。馁(内的上声):鱼腐烂。脯(府):熟肉干。  
  【译文】 粮食尽量精,肉类尽量细。变质的东西不吃;变色的东西不吃,



  


 
 
变味的东西不吃;烹饪得不好不吃;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吃;切的不好看不吃;调味品不好不吃。肉类虽多,但不要吃过量。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从集市上买来的酒肉不吃;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    
  【原文】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释】  
  【译文】 参加国家的祭典,分得的祭肉不留过夜;家里的祭肉,不留过三日。过了三日,就不吃了。    
  【原文】 食不语,寝不言。  
  【注释】  
  【译文】 吃饭时不说话,睡觉时不说话。    
  【原文】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  
  【注释】 瓜祭:饭前的祭祀。  
  【译文】 即使是粗茶淡饭,饭前也要祭一祭,象斋戒一样严肃。    
  【原文】 席不正,不坐。  
  【注释】  
  【译文】 坐席没摆正,不坐。    
  【原文】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注释】  
  【译文】 乡亲们的饮酒仪式结束时,要等老人出去后,才能出去。    
  【原文】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注释】 傩(挪):阼(做):东面的台阶。 



  


 
 
 
  【译文】 乡亲们举行驱鬼仪式时,要穿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原文】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注释】  
  【译文】 托人给外国的朋友送礼时,一定拜两次送行。    
  【原文】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注释】  
  【译文】 季康子送药,孔子拜受了。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    
  【原文】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注释】  
  【译文】 马厩烧了。孔子退朝回来,问:“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    
  【原文】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注释】 荐:供奉。  
  【译文】 君主赐的食物,孔子一定要摆正先尝;君主赐的鲜肉,一定要煮熟供奉祖先;君主赐的活物,一定要养起来。陪君主吃饭,君主祭祀时,自己先尝。    
  【原文】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注释】 绅:束在腰间的宽带子。  
  【译文】 孔子生病,君主来探问,孔子面朝东迎接,盖着朝服,拖着带子。    
  【原文】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太多了,先这么多吧

5. 《道德经》之兵法

七月份,参加了 天盾神卯 组织的圣贤书友会活动。一小本《道德经》反复研读后,竟发现里面藏有不少兵家学问。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通篇短短五千余字,“无”字出现最频繁,比如无为、无名、无欲......
  
 许多人误以为老子的思想消极,不适合一心入世的有志之士。殊不知《道德经》最后八个字“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一语道出了老子思想的精髓。
  
 《道德经》一书,是有为,不是无为。书中所有的“不为”,都是为“为”字准备。 老子的清静无为,应用到军事上,就成了绝妙兵法。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可见老子反对战争,用兵是出于自卫,出于不得已,以慈为主。
  
 慈有两层含意:一是不忍我的人民被敌人所杀;二是不忍敌人的人民被我所杀。因而,我不会主动挑起事端,若敌人执意要来攻打我,才会应战,即所谓“不敢为主而为客”。
  
 “轻敌几丧吾宝”,这个宝字,就是“吾有三宝”的宝字,慈为三宝之一,轻于开战,即是不慈,就失去了一宝。故我虽应战,却不会主动开战。
  
 我不开战,敌人却来攻击,该怎么办?老子的办法是守,故曰:“以守则固”。
  
 万一敌人进攻猛烈,我实在守不住了,又该怎么办?老子就向后退,宁可退一尺,不可进一寸。
  
 万一退到无路可退,敌人还要进攻,再不开战,我的军士将有性命之忧,就是不慈至极,即失了一宝。到了此刻,我就不得不开战了。
  
 我军步步退让,收敛到了极点,一旦爆发出来,势不可挡。这个时候,我的军士,处处是死路,人人悲愤,唯有奋勇杀敌,才有生路,故曰“哀者胜矣”。
  
 敌人的军士,遇着这种拼死抵抗的人,向前冲必死无疑,后退才有生路,出现这种情形,我军当然能够获胜,故曰“以战则胜”。
  
 “坚强者死之徒”,敌人的兵,恃强者极,当然要失败。《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样是这个道理,故曰:“以奇用兵”。韩信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即采用了这个作战策略。
  
 老子“以慈用兵”,一守二退三攻,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是正义战争,故“柔胜刚,弱胜强”,侵略战争“是以兵强则不胜”。
  
 老子兵法包含盈虚消长之理,即人以虚字为立足点,不动则已,一动则只有发展,这即是长了;如果到了盈字地位,则消字即随之而来。
  
 《道德经》所谓“柔胜强,柔胜刚”,“功成身退天之道”,“飘风不终朝,昼雨不终日”,“高者抑之,下者举之”种种说法,都是事物发展到极致,朝着相反方向转变的例子。
  
 
  
  
  老子兵法“慈故能勇”“以弱胜强”的哲学思想,让人们在逆境中看到希望的曙光,胜不骄败不馁,坚持不懈,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勇士!

《道德经》之兵法

6. 为什么说得先读懂《道德经》才能理解《孙子兵法》呢?

这个说法有误。
读懂《道德经》自然对理解《孙子兵法》大有裨益,这毫无疑问。就如同读懂《孙子兵法》对理解《道德经》大有裨益一样。

《道德经》的核心是太极与阴阳,《孙子兵法》的核心也是太极与阴阳,不同的是,《道德经》侧重于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孙子兵法》侧重于军事战争,他们都是易经思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而已。

我们说易经是六经之首,群经之始,诸子百家之源,既然诸子百家同根同源,必然一脉相承,思想相通,因此在读《孙子兵法》之前多看看其它各家的典籍,都有助于我们学习和理解孙武的军事思想。
《道德经》中有关于军事战争的论述,《易经》中也有关于军事战争的论述。正如清代思想家魏源在《孙子集注序》所说“《易》其言兵之书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所以动而有悔也。”吾于斯见兵之情。《老子》其言兵之书乎,“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吾于斯见兵之形。孙子其言兵之书乎,“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无智名,无勇功”。吾于斯见兵之精。故夫经之《易》也,子之《老》也,兵家之《孙》也,其道皆冒万有,其心皆照宇宙,其术皆合天人、综常变者也。”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被后人尊为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说孙武是兵圣、百世兵家之师都没有问题,但说他是东方兵学的鼻祖就有问题了。我看本问题的回答中就有人说《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这种说法同样是不对的。
在《孙子兵法》之前,有西周开国国师姜太公(约公元前1156年—约公元前1017年)的《六韬》(又称《太公兵法》),比《孙子兵法》早了500多年。《孙子兵法》中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观点、理论和章句都能在《六韬》中发现踪迹,具体内容在此就不一一罗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可见孙武受太公的影响非常大,《六韬》的价值并不低于《孙子兵法》。

另外,老子、孔子、孙子大致是同一时代的人,老子生卒时间大概是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1年,孔子是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孙子是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也就是说老子可能只比孙子大20岁左右,孔子比孙子大6岁左右。所以很难说孙武在创作《孙子兵法》时受到《道德经》的很大影响。

7. 《孙子兵法》与《道德经》思想的不同之处

老子战争思想如此深刻地在中国兵学长河中打上自己的烙印, 与老子高屋建瓴地在他
所说的“道”的立意下论兵有直接的关系。老子正是依据他的哲学思想, 所阐发的独
具特点的战争论及一系列的军事谋略思想和战争指挥艺术, 才为中国历代兵家所推崇
。我们没有理由不正视《道德经》用与影响, 倒不如说是老子“ 道” 的思想在军事
领域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所以我们从来没有把老子当作一个军事家, 而把他当作哲学
家, 原因就在于此。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开篇就讲“ 道” , 而且反复使用:“ 以
道佐人主者”、“ 有道者不处 、天下有道、不道早已” 等语言。孙子则是直接为言兵而言兵。《孙子兵法》一开篇就讲:“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
不察也。” 这些都充分说明两者的主旨、立意之区别。前面说老子为“ 俭武” 论者也就是老子提出的“恬淡为上”, 老子的这一主张是直接从其“天下有道”的社会
理想出发的, 是直接反映其哲学思想的。而孙武则是一位慎战论者, 他极力反对轻率
用兵。他一再要求“ 明主慎之, 良将警之, 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很明显, 孙子是
从具体交战国的角度出发的, 是以用兵制胜为目的的。从字面上看, 老子认为“ 兵者
, 不祥之器” , 而孙子则认为“ 兵者, 国之大事” , 有人据此就说两人对于战争的
态度有原则区别, 认为前者是消极反对之, 后者则是积极对待之。这种观点并不准确, 
我们只能说这是缘于两人论述的主旨思想不一样, 立意角度不一样。老子论兵是依据
其哲学思想在论兵, 其论兵内容渗透着其独特的社会理想, 重在强调“ 俭武” , 以
求“ 天下有道” 。而孙武论兵则是就战争本身而具体地论述制胜韬略, 所以他把“ 
兵” 作为“ 国之大事” , 重在强调慎战, 以求全胜。《道德经》所体现的用兵思想
显然不是其主旨思想, 而只是对其主旨即“ 道” 的一种辅助说明和在军事这一领域
的展开和表现罢了。而《孙子兵法》 通篇是以研究军事及其战略战术诸问题为主旨, 
所有论述都围绕此主旨而展开。因此, 孙武在老子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军事思想多有发
挥, 而且具体得多、完整得多, 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在战略论上, 孙武发挥老子的
“不争而善胜”的思想, 创造性地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选择论。他把用
兵之道分为“ 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 , 指出“善用兵者, 屈
人之兵而非战也,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 百战百胜, 非善之
善者也” ; 只有“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 。这较之老子的善战者“ 不武”
、“ 不怒”、 不之说, 要具体得多、完整得多。在战术论上, 孙武在《孙子兵法》
《势篇》中全面地发挥了老子的思想, 主张“ 奇正相生, 以奇制胜”等。老子的思想
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和人生深刻洞察和体悟的基础上的, 老子具有独特的宇宙观, 独
特的对生命、人类的观点, 老子谈战争的目的自始至终是把它作为其.. 天下有道.. 
的社会理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谈的。老子在《道德经》 七十章中也讲: “ 言有宗, 
事有君” 。有人认为由于老子哲学中带有个人理想化的成分, 因而使其论兵思想也带
有理想化的特点, 从而使其有些论述过于理想化、绝对化, 而孙武在这方面则客观得
多、具体得多, 也好把握好理解。实际上两者立意不同, 角度不一, 是不应该作这种
简单比较的。我们说老子是哲学家也正在于老子并不是站在哪一个具体交战国的立场
从纯军事的角度来看问题, 老子的立意是从对人类终极关怀的角度来探讨问题的。而
孙子是从交战国之具体立场来看问题的, 所以对他讲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 、.. 知
己知彼, 百战不殆.. 、.. 避实击虚、出奇制胜.. 等思想我们就好理解得多。有人说
老子是一味反.. 武.. , 是理想主义者等等, 诸如此类的思想实际是对老子思想的误
解。总之, 理解老子战争思想必须上升到老子.. 道.. 的立意, 紧扣老子.. 天下有道.. 的情怀来理解。老子并不是一味反.. 武.. 、不用.. 武.., 因为老子知道这在现实中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在遭受外敌入侵的情况下, 老子赞同.. 不得已.. 而进行御敌自卫战争, 倡导要.. 善胜.., 并且由此提出一系列用兵治军原则, 
而这些原则无不体现和渗透着老子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和重视生命本身价值的人生态
度。同时, 我们还看到追求健康与长寿也是老子思想的独特之处。老子重视生命本身
的价值, 主张在稳定、平静中颐养天年, 反对摧残生命, 这也是老子思想中非常鲜明
的观点。总之, 老子的立足点在于使 天下有道 , 认为天下无道是产生战争灾祸的根
源; 孙子的立足点在于用战, 强调道对于战争胜负的作用。四、老子谋略思想的精神实质道德经..具有特殊的语言方式, 其中有些语言很容易使一些初读者无视老子情怀、不
明本末地把这一类话当作纯粹的谋略来解读, 如果再加以曲解甚至自以为得其意而把
这种心得也当成..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时, 这时候就真的会把《道德经》 当成讲阴
谋的书来读了。近人章太炎也说: 老聃为柱下史, 多识故事, 、《六韬》之旨, 著五
千言, 以为后世阴谋者法。 当然还不能说章太炎也认为老子是讲阴谋的, 但章太炎在
这里确实揭示出了这种早已存在的对老子误读、误用的现象。可是老子提出“ 天下有道” 的社会理想, 开出“道” 治社会的良方, 希望人们通过自身“ 德” 的修养回
到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中去正是针对“ 人多利器, 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
”.“智慧出, 有大伪”。 等后世所谓的阴谋现象的。老子讲.. 绝巧弃利, 可谓非
常明确直接地表明了对搞阴谋的态度。司马迁在其《史记》中认为, 老子修道德。本
来是讲修养的书, 被当成.. 后世阴谋者法.. 的书, 这真是对老子的大冤枉和大曲解
。正如必须从老子之特定情怀和社会理想着手, 才能从实质上理解老子言兵之用意一
样, 我们也只有理解老子之博大情怀和特定动机, 才能从根本上理解老子所讲谋略思
想的精神实质。我们在前文中曾分析老子讲的“ 道” 不仅体现为一种情怀, 而且也
表现为一种规律。老子希望人们..“知足” 、“ 恬淡”等不仅是作为一种德的要求, 
而且本身也是顺应“ 道”的规律的表现。《道德经》 中所讲谋略, 正如我们前面讲
“柔弱胜刚强” 的道理一样, 实际上是老子对道..的规律在应事上的揭示。理解..道
德经.. 之真义, 必须透过这些表面的语言方式, 看到其思想情怀和精神实质。老子讲
的功成而不居、 上善若水、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大丈夫处其厚, 不居其薄; 处其
实, 不居其华 等, 这些都是伟大高尚心灵的体现, 老子谈治国、用兵, 乃至处世中的
谋略, 都是希望人们如“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 通过身体力行老子德的要求, 从而
做到按“ 道”的规律办事, 进而实现老子“ 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这才是老子的
本意。《老子》 通篇都渗透着其博大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和“ 天下有道” 的社会理想。在这样一种伟大情怀之下, 怎么能说老子是阴谋家, 是讲阴谋的呢? 谋略和阴谋是
一字之差, 离开老子.. 道.. 的情怀, 就会导致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规律是客观存
在的, 老子的谋略思想是规律和情怀的统一。离开老子的情怀, 离开老子主观动机来
谈老子的谋略, 就失去了其根基和本源, 也就不可能准确理解并运用老子在《道德经
》中所讲的规律, 而且也实际上造成了对老子思想情怀的根本背离。

《孙子兵法》与《道德经》思想的不同之处

8. 有人称《道德经》也是一部兵书,这部著作与《孙子兵法》有相同之处吗?

有人称《道德经》也是一部兵书,这部著作与《孙子兵法》有相同之处。《道德经》出版2500年,其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局限于对《道德经》的源头考证和古代理解,而忽视了《道德经》与现代观念的结合。如果我们运用现代科学和哲学的概念,我们会发现《道德经》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部科学著作。老子不仅是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位物理学家。


老子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目的,是为自己的政治理论——以道治国、以人为本、无为而治——提供客观依据。我们可以看到《道德经》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完美结合,这也是东方道德文明繁荣的重要原因。道是世界万物遵循和重复的客观规律的古老表达。《道德经》全面表达了对道的本质的理解,这与现代科学和哲学是一致的。

它为《道德经》提供了科学、严谨、合乎逻辑的理论依据,是《道德经》成为科学著作的关键,也是理解《道德经》的基础。现代科学和哲学认为,自然规律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自然法则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高于具体事物。它具有客观性、抽象性、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特点。《道德经》的相关章节描述了自然法的特征,这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表述没有什么不同。
《道德经》第25章说独立而不改变,旅行而不危险,可以是天地之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道”一词很强,“大”一词很强。越越越远,越反对”。道是思考世界的智慧。《大道》是阴阳八卦理论的完善和升华,是对世界万物的概括和总结。“有”与“无”的辩证关系是最大的,涵盖了一切。“存在与存在”的“道”是终极的、最大的“道”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