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4-05-19

1.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会计
  
 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实现会计专业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它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就业的接口,是学生养成良好会计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它的成功与否是直接关系会计专业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
  
   如何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实践教学体系是由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它能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笔者认为,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铺开两个层面 
  
 作为能对社会经济管理的发展产生实际作用的会计专业,社会对其人员要求的基本标准是具有会计手工和电算化的双重操作能力,具有会计和会计电算化职业资格证书。在此基础上,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培养具备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1、校内实训  
  
 作为会计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内实训室通过实时安排,在指导老师带领下通过校内会计模拟实训,比如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审核和传递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实现人机并行,进行财务分析和以学生所做会计业务为基础实现学生之间相互审计等多项实践内容,可以有效缩短会计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培养学生对所学会计理论及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提高其相应的专业技能,为将来顺利完成校外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并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2、校外实践  
  
 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可以安排学生在第六学期到校外进行实践,通过参加校外各个实习基地会计专业岗位实习、会计专业毕业实习、会计制度设计、企业会计岗位主要业务流程设计和调查研究等多个实践环节,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掌握真实的会计业务,熟练运用各种会计处理、分析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相互交融为一体,并在完成任务的活动过程中将二者自然、和谐地结合起来。同时,在此过程中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二、强化三方面建设    为保证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高效性,根据实践教学规律及其特点,必须强化三个方面的建设: 
  
  1、实训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最重要实施者,教师水平的高低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实践教学专业技能的确定、计划的安排、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或选取、教学过程的组织等都离不开教师。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训教师队伍培养模式,不断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具备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的“双师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显得尤其重要。 
  
  2、实训教材  
  
 实训教材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物质保证,它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承载主体,也是施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依据。实训教材的选取应将职业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放在首位,根据实践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涵盖本专业各项核心技能的基本内容,实现层次性、整体性和有效性的和谐统一,以满足会计实践教学的需要。 
  
  2、实训教学条件  
  
 实训教学条件具体是指在实践教学运行过程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把实践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它是决定实践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应从职业性、整体性、开放性、先进性和服务性等方面提高建设层次,实现实训教学效益最大化。  三、坚持四个统一  
  
  1、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会计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制定与组织,都是从专业培养要求、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的。因此,一方面,会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必须相互结合和渗透,实践教学应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要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孤立、形式化地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或只片面强调会计理论教学的倾向;另一方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必须统一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础理论教学达到“必须、够用”,实践教学达到“必须、实用”。 
  
  2、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统一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过程实质上是在传授专业知识,加强实践能力训练的同时,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结合在一起,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反映企业的实际需要,在满足基本技能培养的前提下,重点突出会计实务处理、会计软件应用、审计、财务分析等核心技能的训练。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加强对学生在为人处世、团队协助、会计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3、硬件和软件相统一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然涉及到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统一,实践教学体系不仅需要有硬件的物质支撑,而且更需要软件的充实。硬件建设相对简单一些,其建设应在满足客观需要的前提下重点突出特色;软件建设则是难点和重点,其核心是体系的文化内涵建设。例如,我校在进行实训硬件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了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按会计工作流程组织教学,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过程的结合、校企合作等先进文化内涵建设。可以想象,只有好看的教学硬件而没有内涵先进的“软件”,只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4、课内和课外相统一  
  
 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践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内实训是实践教学主体,课外实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课内各种会计实训同时,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加大课外实践的分量。如,通过成立会计兴趣小组、举办会计竞赛等多种模式,积极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空间,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分析、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四、抓好五个环节  
  
 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以会计职业活动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和会计规范为标准,重点突出核心技能、体现完整的内容体系。 
  
   1、课堂实训  
  
 课堂实训是指在进行理论课学习的同时边讲边练,当场指导的实训。其设置是按照“必须、够用、实用”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重点围绕会计基本应用能力、财务软件应用能力和财务分析应用能力等课程,有计划地设置报表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商业会计、审计、财务软件应用、财务管理等课堂实训课程。通过课堂模拟学习,巩固知识,培养具体的操作技能。 
  
  2、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是学生从事会计职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属专业共性技能,主要包括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企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基本技能训练,强化会计专业学生对基本技能熟练应用和掌握。 
  
  3、专业技能实训  
  
 专业技能是会计从业者在会计工作中应具备的技能,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根据学生就业的岗位需求而设计的专业技能,属于专业方向性技能。例如,可在教学中安排商业会计模拟、纳税申报、审计、财务软件等1—3周不等的专业技能实训,实现从实训模拟到实际应用的过渡。 
  
  4、专业综合实训 
  
   专业综合实训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素质以及专业后续发展能力而将几门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所进行的实训,它属于专业拓展性技能实训,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例如,融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知识为一体的企业会计实训,集会计实务和电算化为一体的人机并行实训等,通过一整套会计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际会计职业岗位中的会计处理、操作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职业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 
  
  5、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最能体现工学结合、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等教育特色,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专业技能人才的最好方式。学生带着毕业设计任务进行校外顶岗实习,提供真实情境下的技能演练机会,实现技能运用的“零距离”。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如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等),有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可使他们熟悉工作环境,及早融入企业。 
  
 总之,构建一个完善、有效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完成必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助于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促进会计专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鉴于财会专业的特殊性,在中专学校的会计教学中,必须以“职业需求、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实用性和应用型。这就要求中专学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实践”“应用”两个中心点,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实践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比如,学校积极与中小型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这种有效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其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1]。
一、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实践教学理念支持
目前,多数中专学校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片面地追求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教师在讲台滔滔不绝地讲授,但没有实践操作平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使学生得到实践锻炼,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缺乏真正意义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般成功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要求相对较高。就目前而言,国外优秀成功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其教师队伍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多是企业中身经百战的“老员工”。但就我国来说,虽然部分教师属于“双师型”教师,但真正具备实践经验的却非常少。还有部分教师虽然会计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受到课时重、任务多等因素影响,几乎很少参与实践调研,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以至于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三)实践教学模式僵化
一方面,目前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具体的会计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设置较多,而实践课程安排较少,这种不科学的课程安排,不能上体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无法满足社会中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但就目前而言,我国中专学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讲解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足够的机会真正进行实践操作,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多数仍然采用卷面考核的方式,并且考试的题型固定、呆板,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这种片面的实践教学评价模式下,教师很难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全面的评定,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4]。
二、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一)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企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中职学校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的体格点,不断更新传统的会计教学理念。同时,结合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力求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其次,鉴于会计这一岗位的特殊性,学生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必须结合市场的人才需求特点,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操守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端正其工作态度[5]。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鉴于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都对教师队伍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采用激励措施,鼓励理论知识较强、实践经验较少的教师努力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鉴定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证书”,更要看重其是否拥有企业工作的履历;其次,学校可以与企业、会计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到企业里进行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最后,不断扩充教师队伍[6],学校必须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师资队伍,积极从企业中吸取优秀的人才,使其走进课堂,以加强中专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方式
首先,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在具体的理论知识教学活动中,增加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让学生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以便学生进入岗位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适应岗位的需求;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中,学校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并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必须要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两个环节有机结合到一起。其次,丰富实践教学方式。首先,充分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采用“引导—探索—实践—掌握”的模式,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某中专学校在进行会计实践教学活动中,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并通过顶岗实习完成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其次,学校可充分利用仿真教学模式,通过设置典型的仿真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训练。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使得学生在情境操作中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最后,在具体进行实践教学中,学校还应充分结合市场的需求,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课程,以加强实践教学。
(四)完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模式
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模式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才能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学校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评价中,不仅要看重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充分结合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评价;在具体实践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考评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动手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评。其次,学校要与合作实习单位建立良好的结果反馈机制,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准确的考评。
三、结语
中专学校在进行会计教学的过程中,鉴于会计人才的特殊性,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中,必须以企业的需求为目标,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但目前中专学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戴圣姝.论实践教学模式在中职会计课堂的运用[J].成才之路,2018(12):54.
[2]郭洁.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3]高塬.中专会计教学适应企业需求探讨[J].智能城市,2017,3(3):130.
[4]张洁.如何提高中专学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2):183.
[5]邹剑珍.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252-254.
[6]阳春芳.中专学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学周刊,2014(15):15.
作者:樊勇涛 单位: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

3. 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主要专业实验:会计模拟实验。

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4. 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

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经济法、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企业审计、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手工会计分岗综合模拟实训、电算会计综合实训、企业实践、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5. 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关键词: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校企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
目前,高职院校在不断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践环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大多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多在课程内设置实践教学部分,内容也大都是模拟某一家企业的经济业务所设计的会计分录的训练,缺乏综合性、系统性,与实务也有着一定的差别。但是,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很多财务数据涉及商业机密,企业很难愿意与学校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也确实无法提供大规模的财务岗位供学生顶岗实践,所以,会计相关专业的校企合作陷入困局,缺乏实质性的进展。但同时,各行各业在招聘财务人员时,又青睐于有着工作经验的人员,因此,探索针对会计专业的实习实践模式日益迫切。
(二)实践教学师资欠缺
大多数会计专业的任课教师往往理论教学丰富,但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因此所讲授课程的内容往往与实务脱轨。随着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目前,职业院校在积极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但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内涵往往趋于表象话。有些教师通过参加某一次培训而获取了“双师型”证书,有些教师通过拥有某一个领域中的职称证书而成了“双师”,但实际上都缺乏相关工作岗位的实操经验,导致在教学中无法提升个人的实践教学质量。
二、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的内涵与特征
(一)内涵
VBSE是综合了多门专业知识的实训平台,其通过模拟现代制造业及服务业的经营管理,可实现多名学生在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锻炼自身的执行能力和决策能力。
(二)特征
(1)开放性。虚拟商业社会环境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变成了指导者。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在VBSE实践教学平台当中设计符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教学内容。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实现“学中做,做中练,练中学”。(2)仿真性。VBSE实现了机构、环境、业务的全仿真性,这种全仿真性弥补了会计专业的学生无法实现大规模集中实习的缺陷。其中不仅包含了制造业、服务业等不同组织中的关键职能部门和核心工作岗位,而且实现了账务处理从手工到信息化的完整设计,同时,针对岗位中的重要业务流程设有详细的执行指导。(3)对抗性。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以绩效考核为目标,员工个人、部门以及企业整体的绩效相关联,每一个岗位任务的完成与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率相关联。平台通过设定多个相同性质的组织,模拟了真实的竞争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自身的潜能。
三、VBSE创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企业”进校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由于会计岗位的涉密性,“校园走出去”的策略不易实行,因此,把“企业”搬进校园,构建全景仿真的企业运作平台能够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训项目的完美融合。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不仅能够实现对真实的制造业、商贸企业等社会组织的模拟,还能包括其外围组织,如银行、税务部门、工商部门、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在岗位设置上也很全面,包括出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经理等关键岗位,以及部分外延性岗位。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在,有针对性地选择岗位竞聘上岗。同时,学生被分成不同的小组代表不同的企业,能够充分感受到现代商业社会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个人的职业使命感也会油然而生。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都会有显著的提高,这些能力的锻炼为职业院校培养懂理论、强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教学环境,转变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大都是校内开设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校外安排学生顶岗实践,无论哪种形式都不能满足会计专业发展的需要。而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是从上课的形式、环境的布置、文化氛围的创造上都高度模拟企业所处的真实社会环境,以达到真实顶岗实践锻炼的目的。通过线上线下两套资料,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财务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业务操作流程,而且可以以点带面,通过多学科的融合,促进经管各学科的综合发展。
(三)加强对师资的培训
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的引入对任课教师是极大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还要具备掌控全局的能力,要足够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因此,担任VBSE授课的教师大多是青年骨干教师,这些教师的特点往往是具有高学历,理论扎实,从学校毕业就进入学校工作,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缺乏实践教学能力。所以,职业院校应加大对青年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空间去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的真实业务运转。
四、结语
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是对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其通过对真实企业环境的高仿真,实现了会计专业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的无缝对接,为学生日后从容应对工作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职业院校进一步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指明了道路。
参考文献
[1]聂守艳.基于VBSE平台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科学与财富,2017(15).
[2]李玉倩.基于VBSE平台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2016(16).
[3]曹小林.“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平台建设初探[J].职业教育,2017(3).
[4]张卫平.VBSE视阙下高职会计品牌专业“二三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教研探索,2016.247-250.122
作者:聂玺 单位: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6.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问题研究是研究什么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实践需要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为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而迫使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要与之相适应地进行一系列的变革。

  一、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力量较弱,能力有待提高师资队伍是会计电算化教学实施的保证和基础,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的高低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都较为年轻,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都较低,其整体能力有待提高,对于会计所需的知识和操作方法都不甚了解,而这一问题只有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积累实际经验才能得到解决。

  2.会计实务所需技能与学校教学内容相脱节现阶段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内容仅限于实验室模拟操作,而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实践操作,或是深入实际到单位中进行实习,因而也就很难了解到会计实务的需要,获得直观的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对于会计实务流程了解较少,也更加不懂得如何实现其他部门与会计部门之间业务的联系。

  3.学校教学质量较低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使用的是单用户版的会计软件,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只适用于单机的模拟操作,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使用的陌生,而会计实务中所使用的却恰恰都是网络版软件,这一问题也提高了学生市场的难度。

  4.学习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实践通常仅仅局限于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单项核算,会计电算化实验通常以总账系统为主,教学层次与教学要求一般仅限于会计核算教学中,如何使用计软件进行编表、记账、审核、制单和建账等的学习上,教学的内容也以一般的工业企业为对象。由于现有的教学实践只关注报表编制和财务核算,因而,教学范围较小,对于如何进行会计决策和预测、财务分析和与其他学科联系的教学较少。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1.单项的模拟教学实训在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所涉及的所有专业进行种类划分,设置不同的教学单元,对各个不同的教学单元进行相对独立的课堂教学实训。例如,可以将会计实务按照费用、收入、所有者权益、负债和资产等进行划分。可以将会计电算化划分为库存、销货、进货、固定资产、工资、报表和总账等各个单项进行分别处理。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对学生进行各个单项的强化教学,这也是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2.校内的综合模拟实训通过对各个单项内容的教学和训练,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基本的会计实践知识,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单项知识是十分零散的,难以形成知识体系,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知识进行加强教学。学校可以设置综合实训课程,从而帮助学生将原有的零散分散的知识整合成为体系,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3.校外综合训练基地的实习经过校内综合模拟实训的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够形成对于会计实践业务的综合理解和把握。然而,仅仅具备校内所学的知识还是不够的,学生还要进行有效的课外实践,从而了解企业中会计实务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例如,在企业中,会计部门的各项业务要与其他部门实现有效联系,包括数据的输出和输入等,此外,学生还要了解相应的系统故障的排除和检验。这就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实践的机会,将在校内学到的知识应用的课外实践中,从而实现岗位需要与会计知识的良好集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学年的社会实践在系统化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例如,在每个学期教学内容完成以后,组织学生到工作岗位上进行社会实践。虽然进行社会实践的时间较短,且参与的过程也不十分深刻,但这种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实践和岗位需要形成最为直观的感受。学校还应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完成后对实践的经验和进行总结,从而有利于日后更加系统的学习,对岗位需要形成深刻认识,明确了解日后的学习目标和自己欠缺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5.毕业学校要在学生毕业之前要求其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这种方式既能够有效衡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也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和知识的升华,让学生在掌握和深化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论文的形式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撰写毕业论文,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检验,还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的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时,要从会计实务和会计电算化知识应用的实际出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实践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实际和市场需要的新型会计电算化人才,但这一教学实践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高校教师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会计人才为最终目标进行教学体系建设。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