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中关于爱情的说法

2024-04-27

1. 《傅雷家书》中关于爱情的说法

1.对选择婚姻伴侣不能太过苛责。
  
 傅雷对于儿子选择伴侣的要求只有三个建议: 要善良、待人宽厚、胸襟宽广;双方要尊重、宽容、谅解;对你的事业感兴趣,能照顾你。
  
 2.对方把你作为她整个的世界固然危险,但也很宝贵!你既已发觉,一定会慢慢点醒她,最好旁敲侧击而勿正面提出,还要使她感到那是为了维护她的人格独立,扩大她的世界观。倘若你已经想到奥里维的故事,不妨就把那部书叫她细读一二遍,特别要她注意那一段插曲。像雅葛丽纳(我注释:与奥利维,均为《约翰·克里斯朵夫》中的人物)那样只知道love,love,love!的人只是童话中人物,在现实世界中非但得不到love,连日子都会过不下去,因为她除了love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无所爱。这样狭窄的天地哪像一个天地!这样片面的人生观哪会得到幸福!
  
 3.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得有意义。未经世事的少女往往会存一个荒诞的梦想,以为恋爱时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在婚后维持下去。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想。古语说,“君子之交谈如水”;又有一句话说,“夫妇相敬如宾”。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义是说,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是我们所谓的终身伴侣。

《傅雷家书》中关于爱情的说法

2. 傅雷家书 - 谈爱情

亲爱的孩子:
  
 很高兴知道你有了一个女友,也高兴你现在就告诉我们,让我们有机会多指导你。对恋爱的经验和文学艺术的研究,朋友中数十年悲欢离合的事迹和平时的观察思考,使我们在儿女的终身大事上能比别的父母更有参加意见的条件,帮助你过这一人生的大关。
  
 首先态度和心情都尽可能的冷静,否则观察不会准确。初期交往容易感情冲动,单凭印象,只看见对方的优点,看不出缺点,便是与同性朋友相交也不免如此,对异性更是常有的事。
  
 感情激动时期不仅会耳不聪,目不明,看不清对方;自己也会无意识地只表现好的一方面,把缺点隐藏起来。保持冷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至于为了谈恋爱而荒废正业,或是影响功课,或是浪费时间,或是损害健康,或是遇到或大或小的波折时扰乱心情。
  
 所谓冷静,不但表面的行动,尤其内心和思想都要做到这点,是很难。人总是人,感情上来,不容易控制,年轻人没恋爱经验更难保持身心的平衡。同时与各人的气质有关。我生平总不能临事沉着,极易激动,这是我的大缺点。幸而事后还能客观分析,周密思考,才不致于使当场的意气继续发展,闹得不可收拾。
  
 我告诉你这一点,让你知道如临时不能克制,过后必须由理智来控制大局;该纠正的就纠正,该向人道歉的就道歉,该收蓬时就收蓬。总而言之,以上二点归纳起来只是:感情必须由理智控制。要做到,必须下一番苦功在实际生活中长期锻炼。
  
 我一生从来不曾有过“恋爱至上”的看法。“真理至上”、“道德至上”、“正义至上”, 这种种都应当作立身的原则。恋爱不论在如何狂热的高潮阶段也不能侵犯这些原则。朋友也好,爱人也好,一遇到重大关头,与真理、道德、正义……等等有关问题,决不能让步。
  
 其次,人是最复杂的动物,观察决不可简单化,而要耐心、细致、深入,经过相当的时间、 各种不同的事故和场合。
  
 处处要把客观精神和大慈大悲的同情心结合起来。对方的优点,要认清是不是真实可靠的,是不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或者是夸大的。对方的缺点,要分出是不是与本质有关。与本质有关的缺点,不能因为其它次要的优点多而加以忽视。次要的缺点也得辨别是否能改,是否发展下去会影响品性或日常生活。人人都有缺点,谈恋爱的男女双方都是如此。
  
 问题不在于找一个全无缺点的对象,而是要找一个双方缺点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此点很重要。有些缺点双方都能容忍; 有些则不能容忍,日子一久即造成裂痕。)最好双方尽量自然,不要做作,各人都拿出真面目来,优缺点一齐让对方看到。
  
 必须彼此看到了优点,也看到了缺点,觉得都可以相忍相让 ,不会影响大局的时候,才谈得上进一步的了解;否则只能做一个普通的朋友。可是要完全看出彼此的优缺点,需要相当时间,也需要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故来考验;绝对急不来!更不能轻易下结论!(不论是好的结论或坏的结论)唯有极坦白,才能暴露自己;而暴露自己的缺点总是越早越好,越晚越糟!为了求恋爱成功而尽量隐藏自己的缺点的人其实是愚蠢的。
  
 当然,在恋爱中不自觉地表现出自己的光明面,不知不觉隐藏自己的缺点,不在此例。因为这是人的本能,而且也证明爱情能促使我们进步,往善与美的方向发展,正是爱情的伟大之处 ,也是古往今来的诗人歌颂爱情的主要原因……
  
 事情主观上固盼望必成,客观方面仍须有万一不成的思想准备。为了避免失恋等等痛苦,这 一点“明智”我觉得一开头就应当充分掌握……
  
 一切不能急,越是事关重要,越要心平气和,态度安详,从长考虑,细细观察,力求客观!感情冲上高峰很容易,无奈任何事物的高峰(或高潮)都只能维持一个短时间,要久而弥笃地维持长久的友谊可很难了……
  
 除了优胜缺点,两人性格脾气是否相投也是重要因素。刚柔、软硬、缓急的差别要能相互适应调剂。还有许多表现在举动、态度、言笑、声音……之间说不出也数不清的小习惯,在男女之间也有很大作用,要弄清这些,就得冷眼旁观,慢慢咂摸。
  
 诗人常说爱情是盲目的,但不盲目的爱情毕竟更健全更可靠。人的雅俗和胸襟器量也是要非常注意的。你自幼看惯家里的作风,想必不会忍受量窄心浅的性格。
  
 以上谈的全是笼笼统统的原则问题……
  
 长相身材虽不是主要考虑点,但在一个爱美的人也不能过于忽视。
  
 交友期间,尽量少送礼物、少花钱:一方面表明你的恋爱观念与物质关系极少牵连;另一方面也是考验对方。
   ——傅雷

3. 《傅雷家书》是一部什么或者什么

《傅雷家书》是一部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或者家信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傅雷(1908-1966),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

《傅雷家书》是一部什么或者什么

4. 又见《傅雷家书》?

好多年前就读过傅敏编的《傅雷家书》。记得当时便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印象最深的除了傅雷每信必有的关于音乐的见解和如何做事做人的教导外,最记得的就是他告诉傅聪,进屋脱大衣时要连丝巾一起拿下来,站立着跟长辈说话时,要身体站直两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裤袋里,是很不礼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则更不礼貌。看到这些文字时,我的惊讶甚至大过了我的感动。这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啊!这样的琐事,也要不远万里点点滴滴地写在信中!为此在当年的笔记里,我写下了一句话:这是博大而精深、感天而动地的一本书。
信中所涉及的内容从艺术到人生,从做人到做事,从生活起居到开会旅游,从亲朋好友到领导同事,从教导子女到反省自己,从婚姻恋爱到养儿育女,从穿衣戴帽到烧饭炒菜,如此等等,凡生活中所遇到的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经历过的,几乎无不入信。因为这个,这本书就没办法用三言两语说得清楚,没办法告诉你,这些信的主题是什么,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因为信无主题也因为傅雷什么都告诉我们了。傅雷对音乐富于穿透力的诠释,对中国文化清澈的认知,对美术作品深刻的理解,对人生几近苛刻的执著,等等,除非你亲去阅读,你亲去感受文字间的深刻和温暖,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本书会教会你很多。它教会你如何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教会你如何生活得雅致而富有品位,教会你如何理解音乐如何对待艺术,教会你去读哪些中国古典图书能更快地吸取其精华,教会你接人待物的礼貌,甚至还会教会你做一两个小菜。最重要的是,它能教会你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中应该怎么样做人……
这本书记录着傅雷这样一个从中国传统中走出,经留学而吸取了西方文化营养的知识分子在十年间的心路历程,记录着他基本的生活状态,记录着他的工作与消闲,记录着动荡的社会对他内心的压力,记录着他努力想要和社会节奏合拍却总也合不上去的尴尬。他对生活认真到古板的地步,对艺术喜欢到热烈的地步,对子女关怀到偏执的地步。他有时会暴躁无常,有时又十分之朴质淳厚;无论是人格情操还是生活细节,他都敏感而且唯美,对自己要求也相当的苛刻,所以,他对自己的反省也无处不在。他既是单纯的也是复杂的,他既是执著的也是超然的。用傅聪的话说,他“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傅雷对于傅聪的这一评价基本认同,他认为傅聪不仅是了解了他的两面性,同时也是了解了中国旧文化的两面性。通过这本书,我们能认识一个真实而正直的傅雷,认识一个善良而温婉的梅馥。读到他们,你就会想,一个人的力量原来是可以这般强大,一个人的境界原来是可以这样纯粹,一个人的学问原来是可以这样丰富,一个人的人格原来是可以这样高尚,一个人对儿女的关爱原来可以这样炽热。
与初读《傅雷家书》的20世纪80年代相比,我现在重读此书的年代虽然比之20年前要繁华和富裕了,但却也更加浮躁和浅薄了。我们在粗糙的音乐和文字的包围中生活,以致我们的情感和知觉也变得粗痞起来,我们的灵魂也开始跟着正在堕落中的文化一起堕落。我们觉得一切都成了游戏,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敬仰和认真的了。我们甚至麻木得已经认不清自己的这种堕落。(方方)

5. 最喜欢的一本书《傅雷家书》

我是上高中的时候读的这本书的,大概16.7岁的样子,2000年左右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看到的这本书,书里的话像极了父亲说话的感觉,只是父亲不会说出来这么整齐的句子。高中时期我在住宿学校,每个月只能回家一次到两次,父亲是村里边没有多少文化却有着前卫思想的人,很少有孩子能够上学的时候,父亲坚持让我们姊妹三个必须要上学。即使是放弃了三个孩子不上学能带来的隐形收益,父亲喜欢看书看报,这关字画,却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想自己的喜欢。父亲对我的影响最大,我应该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父女之间交流也是可以写信的,于是我给父亲写我在学校的生活,写如何不教他惦记,没有手机,这种方式让我记忆好多年。如今我自己有了孩子,再看傅雷家书,更是不一样的感觉,它能告诉你如何教孩子成长,也能告诉你如何做长大的父母。

最喜欢的一本书《傅雷家书》

6. 《傅雷家书》书评

#悦读悦美,书香校园#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其孩子的书信摘编,其中父母对孩子的谆谆教诲和关心满溢其表,不可谓不是当世的教子良篇。书里分有四辑,每一辑都有一个主题,是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告诫,读《傅雷家书》,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关切,也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些真理,丰富及修筑自己的精神世界。
  
 “有些罪过只能补赎”,开篇这第一封信就像是一封告罪书,傅雷先生因孩子的出国而感觉到自己以往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格了,他的信里不是高高在上的语气,他并没有摆出长辈的威严,而是把自己放到与儿子齐平的位置,傅雷先生并不羞于承认先前为孩子成才所做的事是有亏于良心的,这让我想起我爸爸,与傅雷先生不同,我爸就是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说话做事从不肯退让分毫,有时候说话能让人气个半死,小时候不懂爸爸,现在渐渐觉得爸爸的大男子主义未必不是想为我们撑起一片蓝天。
  
 傅雷先生信中所写涉及很多方面,如为人处世、生活细节、学业等,他都能为孩子提供很好的经验建议,比如傅雷先生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业,傅聪在波兰学习时,来往书信多是讨论学业上的问题,傅聪想从波兰转往苏联学习时,傅雷先生并不是直接去信说这样不行,而是做了一个“天平”,提出在波兰学习和去苏联学习的相关问题都放在“秤盘”里,希望孩子能够理智去思考,做出一个总结。《傅雷家书》中有一些是谈感悟的,如“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萧邦的少年时代”等,傅雷先生对关于自己小孩学业方面的总是特别关注,也能够去信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感悟及想法,把孩子当成一个可以与自己讨论艺术的朋友。
  
 傅雷先生很看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书信往来都有一定规律的时间,偶尔延迟一次都会很紧张,担心是不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来信,有时候即使身体不好也没有断了书信往来,因为注重交流沟通,所以傅雷先生与自己儿子是很好的朋友。父子成朋友,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难道天下万千父母,很多时候,父母总会忽略孩子的感受,在现代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普遍的父母心理,但很多父母却处理不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傅雷先生是言传身教,在信中把孩子放到了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以朋友的语气与孩子交流,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其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
  
 《傅雷家书》是一本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书,“家书”一词也能够给人一种亲切感,《傅雷家书》里洋溢着的是浓浓的亲情,傅雷先生有些信中语句也很精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不可谓不是经典。
  
 �

7. 《傅雷家书》中承载了傅雷夫妇的哪些感情?这本书给你的最大感触是什么?

《傅雷家书》这本书激发了傅雷对中华民族,对儿子浓厚的爱。信中特别强调的是一个年青人怎么做人,怎样看待日常生活。傅雷用自身的历经言传身教,文化教育儿子待人接物要谦逊,礼仪知识要得当;遇窘境不怕困难,获奖励的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有造型艺术,人格的自尊,做一个“德艺兼具,人格优异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待,关怀及不容乐观规定,弥漫着浓浓父子情深。它要我觉得像中国戏曲那般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气氛和无限的回味无穷。
傅雷把教导儿女当做了对社会发展,对伟大祖国的一项荣誉的责任和义务。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可以把教导提高到这类人生境界,但对儿女的关心爱惜,则是永恒不变的,不会改变的。

我的父亲学历不高,长期闯荡累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父亲把教导我当做关键任务,他在我身上损耗的时间精力和精力众所周知。每每亲朋好友称赞我突出成绩时,总没忘记夸一夸父亲这一“大忠臣”,而父亲满是丘壑的衰老的容貌上总是会显现出幸福快乐的笑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父亲开始在我耳旁“絮叨”,大约便是些生活哲理,为人处事方法。那就是,不明事理的我总觉得深恶痛疾,经常敷衍塞责。不清楚傅聪是否有抵触过这类“絮叨”?但是要来是没的。他详细的保留了父亲的信件,储存着该笔精神食粮。现如今,我慢慢了解了父亲,也慢慢重视父亲的谆谆善诱。尽管父亲的批评我不能以书信的形式储存下来,但在我的心里,那始终是一笔无价之宝的财富。

父亲仍然繁忙,仍然“絮叨”,仍然用希望而严苛的眼光注目着我。不知不觉看到父亲头顶有星光闪出,细心一看,发觉父亲秀发又白了两根,眼尾的皱褶又深了一些。每每这时,我还想说:“父亲,您不辞辛劳了半辈子,该歇一会了。”可愚昧的我自始至终说不出口。
父亲,在我的心里,您一直是杰出而完成的。在您的以身作则下,我能有较大的信念和力气,去击败各式各样的魔障,踏入个人成长路面。

《傅雷家书》中承载了傅雷夫妇的哪些感情?这本书给你的最大感触是什么?

8. 喜欢《傅雷家书》的理由

读《傅雷家书》,如同品尝一瓶好年份的红酒,打开后要先摇一下,对傅聪的成长经历有个大致的了解;接着要拿起来观察颜色,从日常叙述中走近他们的生活;高潮便是傅雷与傅聪的讨论交流,从练琴之道,音乐之道,学习之道到恋爱之道等,各种味道混杂;后面部分父母隐瞒实情,用以往的口吻叮嘱儿子说话、做人、处事的原则,后劲十足。我很喜欢傅雷重视儿子综合素质的培养的教育理念,我认为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素质发展和快乐成长,给他们多点成长空间。
从傅聪的成长经历中我感受到了傅雷重视素质发展和人格教育的教子理念。傅雷在多个领域都颇有造诣,首先给傅聪提供了一个充满艺术氛围,学术精神的良好环境。在儿子小时候,傅雷就亲自督教,用自己的方式给傅聪传授文学知识,并且培养他的能力。儿子渐渐长大,傅雷让他接受钢琴大师的熏陶,后来又送他去波兰学习。儿子赴波之后,他给儿子写信,同时鼓励儿子多给父母写信,以此锻炼儿子的思想。傅雷觉得自己以前给儿子的教育太过严厉,他不断反省,也在各方面给予儿子经验之谈,指导他,提醒他。傅聪之所以能做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拥有如此优秀的人生,绝对离不开父亲的育子方式——注重素质培养和人格教育。
教育孩子,让他学习文化知识有必要,但对孩子成长感受的关注和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要。当下,太多家长不断占用孩子的周末假期时间,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期望他们赢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家长们是否太重视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14岁登上世界之巅,成为跳水皇后,为此,伏明霞不知经历了多少本该笑靥如花的年纪不该有的磨练;乐嘉带着四岁半的女儿徒步穿越沙漠,殊不知76公里对于一个大人都是极大的挑战,何况一个孩子呢;清华附小的六年级学生就要用大数据分析苏轼并完成论文,这不是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吗?更有甚者,一些家长看重学习,包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导致孩子长大之后都无法自理。前几年,珠海一名“神童”因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被中科大退学。神童光鲜的一面确实让人羡慕,但遗憾的是他没能把自己的神童故事精彩地演绎到最后。人生像是一场长跑,我们不能只关注短跑成绩,要知道完成好人生的长跑才是关键。
古语有云:“智与心长,化与心成。”环境会给个人成长带来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因而家长用良好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方为正道。傅雷在谆谆教导的长辈和谈笑风生的友人身份间转化自如,便是很好的教子榜样。在教育中,孩子尽力即可,家长不必苛责,给他们多点成长空间,如此足矣。